摘要:以各种新兴技术为支持,推动了配网技术的更新换代,使得配网自动化不断提高,为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提供了巨大的保障。就配电网整体建设效果来看,配网自动化技术在开发以及建设方面还存在一定不足,会对电力系统配电质量产生部分影响,还需要在现有基础上做更为深入的研究,争取能够将配网自动化优势完全发挥出来。
关键词:配网自动化;供电可靠性;配电网
1配电网自动化对供电可靠性的作用
在传统的电网运行故障定位过程中,如果由于故障问题导致停电,对于产生故障的原因就不能准确定位,就不得不采取停电检修的措施,导致配电网不能正常运行,而且企业的经济效益也会受到影响。配电网自动化系统不仅具有遥测功能还具有遥信功能,对故障电流信号实时采集,将采集到信息向后台的自动化主站传输。对于故障的判断采用了逻辑判断的方式,经过计算确定故障所在位置,提高维修人员的工作效率,配电网的运行中更加安全可靠,电能供应质量也有所提高。在隔离故障以及对配电网的控制中,采用了远程控制的方式,而且处于自动化运行状态。“遥控”自动化开关将故障单元隔离,可避免大范围停电。配电网自动化可加快故障处理的速度,包括故障报告,对故障的准确定位以及隔离故障时间都会相应地缩短,对所获得的实测数据信息整合,能够及时定位网架结构中的薄弱环节,找到其中的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使得配电网处于持续稳定的运行状态。自动化系统运行的过程中,运行和维护的效率也大大提高,配电网运行的各种状态都可远程测量并据所获信息远程控制并解决问题。从变电站围墙外延伸至用户都可实时监测,系统管理方式也会根据实际需要不断完善,管理效率提高,实现了配电网系统的全面管理。在配网的规划设计中将运行数据作为参考将配电网规划制定出来。与传统的方法相比较,采用遥测技术可以收集大量数据信息,而且从配网运行的实际出发对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发挥其指导作用,使得配电网规划设计更加切实可行。
2 配网自动化应用模式
2.1 故障定位系统
故障定位系统作为配网自动化的重要一部分,对提高供电可靠性至关重要。其主要包括故障警报器与故障指示器两部分,当配电线路出现运行异常后,系统会根据指示器的提示信息对故障区域做针对性排查,并将结果反馈给控制部门,使得相关人员能够及时发现故障并安排技术人员处理解决。现在故障定位系统已经比较成熟,并且在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支持下,还可以拓展出配电网监控与故障信息上报等功能,为配电网供电管理提供重要支持。
2.2 就地馈线自动化系统
此系统的主要功能就是对配电网中出现故障的部分及时进行隔离,以免故障影响范围继续扩大,降低故障造成的损失。当配电网运行过程中出现供电故障,通常需要由专门的技术维修人员对故障区域进行排查与隔离,不仅工作量大且难度高。而就地馈线自动化系统则可以在线路故障后自动判断与隔离,即利用自动化开关设备,将故障线路进行隔离处理,避免故障部位对其他区域的正常供电造成不良影响。且在故障消除后可以自动恢复供电,为故障维修争取了更多时间,配电线路故障造成的影响也就更小。其基本原理即在快线出口安装断路器或者重合器,与相应接电保护装置相配合,对故障电流进行切除隔离。对线路分段以及联络处应用负荷开关配套相应的继电保护控制器来实现故障区段的隔离和判定,并通过合理整定参数实现继电保护控制器对区段开关的闭锁,通过各部分的相互配合,来实现故障区段的隔离以及正常区段的供电恢复,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
2.3 集中馈线自动化系统
该系统模块功能的实现,是以计算机系统和数据收集终端为支持,实现对整个配电网络的运行操作与监管,任何情况下管理范围内配电网络出现故障,系统均能够立即准确检测,然后通知相关工作人员做针对性处理即可。以该系统作为支持,在最短时间内隔离故障区域,可以有效预防故障区域的持续蔓延,确保正常供电区域不受其干扰。
集中馈线自动化系统模块可实现对配电运行过程的动态监测,以实时信息数据作为支持,为配电网可靠供电提供保障。
3配网自动化建设提高供电的可靠性
3.1 对配电网的网络结构予以优化
企业在配网自动化建设中,要提高配电网的运行质量,保证供电的安全可靠性,就要改造接线模式,还要根据配网的运行需要进行自动化改造,采用这种方式优化网架结构。如某地区在对配网改造中对接线方式进行了改造,采用“两供一备”的方式,符合单一故障安全准则,使得各项设备在使用中充分利用起来,线路负载率超过了60%,用户供电需求得到满足。
3.2 配套通信光纤建设
在配网自动化建设中还要配套通信光纤建设。将配电自动化系统按照两层体系结构构建,发挥光纤的通信作用,即主站层与终端设备层之间数据信息传输过程中光纤发挥重要作用,也可使用无线公网来完成数据传输工作。对通信系统合理运用,除信息传输外还可采集信息,对数据信息分层应用。这种管理模式促使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安全可靠运行同时,还能予以技术维护而不需设置单独的自动化系统并独立维护。在构建10千伏电缆线路过程中配套通信光纤建设,与当前的电力通信网连接起来。光纤要使用 PE保护管套上,与电缆线路同步敷设好。光纤通信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不仅网络数据信息传输的可靠性提高了,而且多芯光纤之间不会干扰。如果单根光纤产生问题,其他单元的数据信息传输不会受到影响。光纤的信息通信容量非常大,能够满足海量信息传输的需求。
3.3 采用技术先进的设备
在配网自动化建设中对设备要及时更新,陈旧设备或技术已经落后的设备要及时淘汰。传统配电网设备多为户外开闭所,如果线路运行过程中产生故障或设备因故障问题停止运行时,需专业人工现场操作,切断电源或者恢复用电,配电网运行的安全可靠性降低。某变电站10千伏电缆线路工程中建设了三遥自动化工程户外开闭所,不需人工现场操作,采用遥感技术就可对设备以及线路运行状态进行监控,实施远程传输、远程控制,配电设备的数据传输是通过电动操作机构来完成,实现配电终端单元与配电自动化主站之间的传输。对故障所在位置的确定以及隔离故障的问题都可通过遥控方式解决,可防止主干线路开关跳闸,避免扩大停电范围。
3.4 配网自动化运维要进一步加强
配网接线模式有很多,配电设备有很多种类,各项性能参数也存在不同,都会对配电网的技术维护造成影响。配网自动化运行中,可对各项设备以及线路远程监控,诸如配变、开关以及线路等被实时监控。监控对象不仅数量多,种类也非常多,管理工作量大,而且程序复杂。户外安装的设备很容易受到环境影响,如二次设备在运行中很容易受到磁场的干扰,振动也会对设备的运行产生影响。要使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做好运行维护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结束语
配电网自动化建设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尤其是在各项新型技术的支持下,近年来整个电网系统的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通过配电网自动化技术的支持,可实现对整个供电过程的动态监管与控制,在不断的调整优化下,保证在第一时间定位故障点并将其解决,以最小的代价来恢复正常供电,使得系统供电可靠性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黄义.基于配网自动化技术的供电可靠性分析研究[J].电气开关,2018,56(06):48-50+55.
[2]朱思杰,蒲建宇,曹薇薇.基于配网自动化的供电可靠性提升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18(18):190-191.
[3]胡一书.配网自动化建设对供电可靠性影响分析[J].南方农机,2018,49(16):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