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是保障国家经济建设及人民日常生产生活的重要前提。电力作为我国最主要的能源供应,对国家的国防、医疗、教育、交通、商务等众多涉及国家根本利益的部门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保障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保障电网传输的有效性及可靠性是电力部门十分重要的工作。文章从变电站检修关键工艺的质量控制措施着手,通过分析检修施工中的风险辨识、预控措施及施工后的验收标准,研究电力系统安全角度下的变电检修技术。
关键词:变电检修;安全问题;对策
1 引言
电力需求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而扩大,电力企业面临更大的挑战。为了满足经济的发展需求,推动社会生产,需要从全社会的角度做好电能的供应,保障电力供应的稳定和安全。电力系统的运营和运维技术有十分密切的联系,要推动电力系统的发展,必须对变电运维技术的应用进行全面研究。
2 强化变电检修工作的必要性
(1)为变电站的安全运转保驾护航。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工业用电和民用电需求不断增加,给变电站的安全运行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如果检修工作不到位,一旦发生安全事故,不仅仅是财产的损失,严重者还会危及现场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电力检修要从基础抓起,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小的问题,排除一切安全隐患,从根源上杜绝安全事故发生。(2)降低资金重复投入,避免浪费。设备发生故障势必会引发停电,给变电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大部分企业认识到检修环节的重要性,多安排技术过硬的人员进行操作。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设备也在不断更新换代,应用较广的检修设备能够自动识别出变电设备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部分检修人员在工作中过分依赖工具,就难免出现疏忽,因检修不到位引发安全事故,因此要加强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的提升,从基层抓起,将损失降到最低。
3 出现安全问题的原因
3.1 人为因素
1)相关的人员并没有很好的管理意识,电力在实际进行运行的时候,有一部分运维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十分欠缺,相关安全管理意识不强,整个过程中没有足够重视变电运维管理。另外还有很多人员在进行操作的时候方式方法并不是十分准确,也没有按照相关的规范标准去严格的进行作业,这些情况一定程度上对变电运维工作的质量产生十分严重的影响。2)现阶段我国中很多电力企业并没有制定比较完善的管理制度,即使有这些制度,落实也不到位,并不能有效发挥约束作用。实际管理的时候,相关流程以及环节都十分混乱,甚至还会产生各种事故。
3.2 客观因素
1)很多设备的线路都发生了老化,设备是电力运行的基础,所以想稳定运行必须保证设备可以连续运转。在恶劣的环境中电力线路和设备都容易发生老化,导致整体的性能出现下滑,如果这些情况没有及时发现那么很容易引发相关故障。2)很多电力设备的负荷在不断增加,电量的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也在不断增加,电力线路和设备的负荷在这样的背景下也在不断增加,对电力系统的运行产生十分严重的影响。3)受到环境的影响,复杂的工作环境,比如暴雨雷电和泥石流等都会对其产生影响,甚至严重的时候还会形成一定破坏,导致局域断电停电。
4 变电检修安全管理有效措施
4.1 构建电网大数据一体化平台
平台的主要作用包括:①提高变电大数据收集的流程化管理;利用电网大数据一体化平台,能够切实提高变电大数据收集的效率,同时平台规划设计的数据上报、计算、校核、统计,因此大幅减少了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并从根本上提高了变电数据的精确性。不仅如此,借助流程化上报,实行多环节管控,能够精确获取所需数据信息,确保了数据源的一致性、完整性以及时效性,从而为变电检修高质量、高效率落实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②完美融合多源数据;借助电网大数据一体化平台能够强化电网变电检修数据的高度共享、统一维护与集中管理;③结果全信息细化管理;变电检修的结果借助大数据平台基于电网数据进行分析与诊断,能够及时发现变电检修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制定针对性的防控措施,以提高变电检修的效率与质量。
4.2 高压断路器在线监测
(1)对电力系统操作运行特征的监测。针对目前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而言,具有的科技水平和技术水平的不提升,特别使在电力设备开关的监测方面,相比较于传统人工监测的模式,新型的监测模式无论在便捷性还是安全性方面。都有巨大的进步。在电力设备运行的过程中,在线监测技术能够对设备开关的闭合展开详细、实时的记录,其中涉及时间、速度等要素,还能结合断路器运行的时间和具体行程的特点,合理的选取机械动作参数,在此基础上,对机械动作参数的变化轨迹进行分析,能够判断高压断路器是否存在安全故障隐患。在此过程中,高压断路器的变形问题、磨损问题、老化问题等都能够被逐一排查出来。(2)对电力系统操作线圈电流的监测。对于高压断路器而言,闭合闸的操作线圈是对其进行控制的决定性原元件,很多电力企业对此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为了使自身电力系统具有的运行效率进一步提升,将霍尔元件电流传感器运用到电力系统操作线圈中,从而,有效的分析闭合闸形成的电流波形具有的信息,并通过与正常情况进行有效的对比,准确判断操作线圈电流是否存在安全故障隐患。
4.3 带电检修时需要注意的相关事项
第一,工作人员需要带电检修操作时,一定要安排经验丰富、专业技术水平较高的专家进行监督指导,并做好保护措施。防护措施得当,不但会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以降低安全事故,提高检修质量。人员招聘要把好关,除了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要过硬外,还要具备国家认证的相关职业技能安全操作证书,一旦入职,要做好设备操作培训工作,考核过关后方可上岗就业。此外,企业也要重视人员素质培养,做好身体检查,使每个工作人员具备良好的精神面貌和过硬的身体素质,以积极地心态去面对工作,工作中细心大胆、仔细认真,不漏掉任何一个可能引发安全问题的故障。第二,变电检修工作前,要提前做好天气考察,雷电阴雨天气避免开展带电检修工作,以免引发触电现象,给操作人员带来生命安全隐患。设备使用必须要严格按照相关操作指导进行,不能擅作主张,铤而走险,要有效提升带电检修工作的质量。
5 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变电检修中,主要安全风险的辨识及相应的检修应对技术的描述,结合变电检修主要的验收标准,分析了电力系统安全角度下的变电检修技术,但是在实际检修施工过程中,变电检修的难度和施工复杂程度都比较大,因此,需要针对具体的变电检修环境,对检修中的危险点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才能在保障检修人员安全的前提下,做好变电检修工作。
参考文献:
[1] 曾礼刚.变电检修现场危险点分析及安全控制策略[J].科技资讯,2018,16(17):28+30.
[2] 张国灿,刘煌煌.大型变电检修项目全过程安全管理组织措施[J].电世界,2018,59(05):20-23.
[3] 杨海燕.变电检修中常见的安全问题及改进对策[J].通讯世界,2017(24):192-193.
[4] 熊凯明.变电检修现场作业安全管理的优化思路分析[J].通讯世界,2017(23):194-195.
[5] 姚笛.变电检修现场作业安全管理的强化路径分析[J].低碳世界,2017(32):1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