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招投标风险管理 彭聚荣

发表时间:2020/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6期   作者:彭聚荣
[导读]
        八冶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甘肃  730000
        建筑工程招投标的风险管理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影响到企业的重大决策,更直接决定了企业综合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只有做好工程项目初始阶段即招投标的风险管理,才能保证整个建筑工程阶段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以下就建筑工程招投标的风险管理进行简要分析。
        一、建筑工程招投标的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即在存在风险的环境中,通过采取有效措施来对风险进行有效防控,确保将风险带来的影响降至最低水平。建筑工程招投标风险管理,即是在建筑工程以招标和投标方式实现工程承包过程中,通过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有效识别、估测、评价,并缺乏具有的措施,以此来对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有效防范和规避,确保实际效益与预期效益的相符,从而完成工程项目的总体要求。
        二、建筑工程招投标的风险分析
        自我国招投标法实施以来,一些规章和地方性法规共同构成了招投标法律体系构架,进一步规范了工程承包行为。但在招投标实际操作过程中还存在许多不规范行为,从而导致建筑工程招投标风险发生,给工程项目带来较大的损失。因此针对建筑工程招投标风险进行分析,掌握各种导致风险发生的因素,从而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强化建筑工程招投标风险的管理。
        1、招投标流程的角度分析
        (1)招标阶段。在招标阶段施工单位存在规避招标的行为,不仅存在议标发包,而且还存在对招标肢解的行为,通过降低规模标准来逃避招标,或是在实际工作中只对部分工程进行招标,而其他部分工程则直接发包。存在少批多建及未批部分擅自招标的行为。而且在实际招投标过程中,存在招标方和投标方暗中勾结及串通投标的行为,另外,还存在招标文件和招标过程不规范及不合理的情况。
        (2)评标阶段。在评标阶段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不仅开标过程存在许多纰漏。而且还存在标的泄露或不准的问题,造成评标过程中缺乏公平性和公正性。同时评标方法还存在不科学的现象,在实际评标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计相应的评标方法进行,评标整体过程中缺乏透明度,对于评标结果不当场宣布。另外,评标委员会还存在结构不合理及评标人员业务水平不高等情况。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导致了风险的增加。
        (3)中标阶段。在中标阶段没有推荐合格的中标候选人,而且中标通知书及公示也不及时发布,所签订的招投标合同缺乏严谨性,部分合同条款甚至存在与招标文件相背离的情况。对于中标人来讲,不仅存在不严格按合同约定履行的问题,还存在私下将中标项目擅自进行分包及转包的现象。
        2、从招投标主体的角度分析
        招标方和投标方作为参与招投标活动的主体,因此招投标风险也基本会围绕这两个主体产生。


        (1)招标方方面:对于招标方而言,在其主观故障导致风险发生的基础上,在招投标过程中由于招标方存在过失也会导致招投标风险发生,这主要体现在招标方由于自身业务能力及方法等方面存在欠缺,从而导致所选择的投标方不符合条件,或是没有选择最适宜的投标方,从而造成风险增加。
        (2)投标方方面:对于投标方而言,由于主观上存在严重的高估冒算等现象,不仅扰乱了正常的招投标秩序,而且挂靠现象十分普遍,这就造成施工资质和能力得不到有效的保证。同时投标方还存在串通、陪标及轮流中标等现象,导致公平竞标秩序被破坏,一些不公平现象时常发生。
        (3)对于招投标风险的分析过程中,还要考虑到政策环境、市场价格、环境保护及国防建设等一些客观条件的制约,影响建筑工程招投标的内容和流程,从而增加招投标双方的风险。
        三、提高建筑工程招投标风险管理水平的方法和途径
        1、招标方的风险管理
        (1)确保所选择的招标代理机构的适宜性。通常在招标开始之前即要对招标代理机构进行选择。这主要是由于建设单位单位往往明确招标方对工程质量和进度的要求,但却对于招标市场的一-些情况及规则了解的并不全面,因此在招标开始之往往会选择招标代理机构,从服务、信誉及费用等诸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从而选择适合的招标代理机械,这不难有利于实现招标成本的降低,而且对提高招标工作效率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招标文件编制要具有较好的规范性,并做好招标合同的管理工作。在编制招标文件过程中,要针对可能存在的风险在招标文件中做出明确的约定,明确双方需要承担的权利和义务,确保投标文件的规范性。并进一步强化对招标合同的有效管理,确保合同条款及内容的公正性和合理性。
        (3)遵循公平、公正及公开的原则进行开标和评标,强化行业自律性,对于评标人员的配置要确保其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并以工程质量作为评标的出发点及立足点,运用科学的评标方法,针对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涉及的各项内容进行综合评定。
        (4)定标需要以工程质量及企业效益的最佳平衡点作为依据,在中标人评定后,要及时签订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同时还要建立协调机制,使投标人对于招标文件及合同的相关条款能够准确解读,从而更好地保证招标方和投标方的利益。
        2、投标方的风险管理
        (1)对于投标方来讲,需要对招标文件进行有效掌握,特别是对于招标文件中关于资质、技术和信誉等方面的要求在全面掌握和理解,然后与自身实际情况有效结合,从而对投标策略和投标价格进行合理确定。了解相关计价的规范及法律法规,构建与自身相符的报价体系,并能够熟练对各种投标方法和技巧进行运用,以此来增加中标的可能性。另外,还要制定完善的风险防控机制,有效地对风险进行防范,做到风险转移工作。
        (2)投标方在招投标工作中所做的一切工作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中标,获得招标文件中的施工任务。也正由于投标方这种急于中标的心理,再加之激烈的市场环境,从而导致投标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发生,并进而给投标方带来经济和名誉上的损失。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投标方需要强化自身的自律性,规范投标过程中的行为,合理竞争,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外部形象,为赢得中标增加更多机率。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