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建设的趋势与问题孙小杰

发表时间:2020/6/17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第5期   作者:孙小杰
[导读] 建设档案文化是文化强国战略下的重要内容
        摘要:建设档案文化是文化强国战略下的重要内容。本文阐述了档案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对档案文化建设的发展趋势展开分析,认为全面提升档案管理意识、正确看待档案文化建设;建立专业档案管理团队、为档案文化建设注入活力;深度研究档案文化建设现状、总结有待提升方面;充分运用档案文化成果、控制档案文化发展方向等方式能够有效提升档案文化建设质量,希望其价值得到彰显。
关键词:档案文化建设;发展趋势;档案文化成果;档案文化发展方向
引言:提及“档案”,人们几乎下意识地想到包裹在棕色文件袋内的有关资料,其中记载的信息与个人、集体息息相关,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决定其命运。时至今日,随着意识的转变、思维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正确地看待档案,发现除了文化教育功能之外,档案还能作为一种不可或缺的文化资源,为个人、国家、民族的发展做出特殊贡献。因此,建设档案文化已经成为大势所趋。
一、档案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当前,档案文化建设存在如下问题:
        第一,在“文化强国”战略背景下,档案文化的概念虽然早已提出,但其究竟代表什么?如何做才能成功建设档案文化?缺乏统一的认证标准。很多企业虽然具备一定的思维,但建设过程远远达不到“摸着石头过河”的程度。由此,直接导致档案文化意识缺失,有关人员仍然将档案作为一种记录载体,无法发挥其文化价值。
        第二,正如上海市全面推行“垃圾分类”政策一样,习惯了原有生活方式的成年人不仅普遍“无法适应”,还会不自觉地加以抵制(内心很可能支持,但调整过程痛苦而漫长)。而接受了系统性教育的中小学生,能够轻易实现垃圾分类,并未觉得对日常生活造成何种负担。档案文化建设正面临与“垃圾分类”同样的困扰,即负责档案管理、文化建设的工作人员普遍缺乏专业的理论知识与思维认知,在日常工作中遇到困难时,无法在短时间内制定出解决方案。因此,渴望建设档案文化的单位必须内外“双管齐下”,培养相关人才。
        第三,“档案”具有悠久的历史,人们普遍将之与“传统”划等号,故而建设档案文化的方式往往过于死板、缺乏变通。在信息时代,陈旧的档案文化建设、运用方式,不仅不会给单位发展带来新的思路,反而会造成诸多限制,从而引发人们的反感情绪。因此,深入探索档案文化的价值所在,采用灵活多变的运用形式,从根本上改变档案文化的建设方式,对于各级单位的发展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
二、档案文化建设的发展趋势分析
        尽管档案文化建设暂时遭遇了挫折,但时代发展要求各级单位,必须尽快调整,将档案文化作为单位整体文化的重要部分,应用于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故而,档案文化的建设工作必将成为大势所趋,任何行业都必须客观看待,促使档案文化早日建设完成。
        首先,档案文化、单位总体文化均属于行业文化。比如个人取得的成就、单位整体参与的成功项目等,均为行业的“巅峰时刻”。档案的主要价值在于,既可以作为承载观念、意识等精神力量的物质载体,又可以作为衡量标准。在未来的发展中,结合档案文化的物质、精神力量,能够极大地改善与创新行业整体认知,因此必将受到推崇。
        其次,档案文化是一种与能够人们现有的认知水平、行为能力等产生共鸣的对象,可以作为一种平台,帮助人们想象、感知到广泛的事物。单位领导、企业决策者在档案文化的建设过程中,能够充分运用档案文化,将与其具有互相影响关系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层面的价值观念进行整合,融合为一个整体,最终达到促进文化价值理念有机统一的目的[1]。
        再次,档案文化建立在高度自信的个人文化、企业文化、国家文化、民族文化基础之上。当一个企业真正形成了完善的档案文化时,说明其内部矛盾已经得到根本性的解决,真正成为了一支具有超强凝聚力、战斗力的团队。此类企业不惧怕挑战、不惧怕考验,敢于面对一切。其信心、力量正是来源于档案文化的成功建设。
        最后,以文化体系为框架进行档案管理,能够极大地提升管理效率。此外,在文化力量的引领下,逐渐发展为特定的文化产业,有助于企业提升内部运转效率。随着时间的累积,长时间堆积的问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解决,反过来,更加有利于档案文化的建设。
        综上所述,档案文化建设并非某些个体的“心血来潮”,而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所以,无论是事业单位,还是私营企业,都必须重视档案文化建设,否则将会在历史发展的浪潮中,遭到无情地淘汰。
三、提升档案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全面提升档案文化管理意识,正确看待档案文化建设
        很多企业缺乏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多由技术人员临时充任,致使对档案缺乏系统性的了解。在应对重大事件时,往往只能“临时抱佛脚”,甚至出现忽视、遗漏重要档案的情况。

基于此,若要成功建设档案文化,首要工作在于全面提升档案文化管理意识,使企业自上而下都能够正确地看待档案及其文化。首先,企业管理者必须重视档案工作,如果依然采用“流于形式、浮于表面”的方式,必然出现“换汤不换药”的局面,从而让企业职工产生错误的判断。只有改变档案工作现状,使员工感受到良好的档案工作会为企业整体发展创造前所未见的机遇时,档案文化方可算是初步建立。其次,档案管理工作涉及多个方面,几乎与企业内部所有部门均会产生联系,故而档案文化建设成功前后,需要重点调整的工作范围非常多。如不同部门人员之间的协作、经费的使用、围绕档案文化开展的试点工程等,必须经过摸索、论证的过程。最后,宣传工作必不可少,只有造成一种声势,配以系统性的培训,逐渐提升企业档案文化对日常工作的影响力,让每个人都能以争取的方式对待档案,进而养成“下意识收集、保管、重视档案”的良好习惯,才能使档案文化建设具有相应的土壤[2]。
(二)建立专业档案管理团队,为档案文化建设注入活力
        前文提到,当前档案文化建设的最大难点在于缺乏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遑论建设档案文化。以国家电网江苏省电力公司为例,其下属的市级供电公司中,专门负责人事档案、项目档案、数据资料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平均数值为2.5人、更低一级的县级供电公司中平均人数仅为0.85人。供电公司对相关技术、知识拥有严格的要求,日常运转中产生的数据资料可以用“庞大”来形容,依靠少量人员完全无法负荷如此巨大的工作量。此外,档案管理人员的认知水平、专业能力已经无法满足供电企业的发展需求,亟待提升。基于此,企业必须建立专业的档案管理团队,为档案文化建设注入新鲜血液。首先,必须确认人才战略。解决人员问题的紧迫性虽然较高,但务必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赶鸭子上架”的结果必然是“欲速则不达”。其次,明确主攻方向之后,企业可以从内外两个方面同时开展工作。一方面,面向社会招聘专业档案管理人才,特别是具备丰富经验、熟悉计算机操作与维护、拥有较强逻辑思维能力的人,将之重金引入后,全面负责企业档案管理、档案文化建设工作;另一方面,想方设法提升现有档案管理人员的技术能力和思维认知,帮助其找到新的工作动力,从而将长期工作过程中积累的经验与先进的思想完美融合,能够档案文化的建设提出实质性建议。最后,除了专业人员之外,企业其他职工也需要在日常工作培养档案文化思维,提升对相关业务的熟悉程度,在特殊情况下,能够临时肩负起档案管理工作[3]。
(三)深度研究档案文化建设现状,总结有待提升的方面
        根据对江苏省多地市、县级供电企业档案文化建设现状的调查结果,发现除了部分市级供电公司设置了陈列室、展览与企业多年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里程碑时刻有关纪念物,号召企业内部职工参与《电力工业志》等内刊的编写之外,其他形式的文化建设均处于起步阶段,缺乏实质性的成果。很多县级企业由于可调用的资金不足、人手有限等,档案文化建设陷入停滞状态。此种现象并非个例,必然在各行各业中普遍存在。由于档案文化建设尚缺乏统一标准,且在短期内无法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运转体系,因此,企业必须充分考虑实际情况。首先,如果从事档案管理的专业人员较少,可以从“现在”开始,以企业日常运转中的重点业务作为档案文化建设的“支撑”,构建“档案文化衍生产品”。其中包含“企业发展记忆”、“企业文化力量”、“企业文化传承”等内容。其次,当人员得到补充后,一方面,应该继续维持已经初步建成的档案文化成果,使其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可以“追本溯源”,沿着企业历史发展脉络,开展整理工作。当“企业发展简史”出现之后,员工必将产生强烈的自豪感和自信心,进而充满干劲,希望凭借自己的努力,有朝一日将自己的姓名、成就镌刻其中[4]。
(四)充分运用档案文化成果,严谨控制档案文化发展方向
        当“企业发展简史”等文化建设成果出现之后,说明企业的档案文化建设工作已经取得了成功。然而,登顶之后,往往面临着万丈深渊。如何长期处于顶峰,取决于对档案文化的运用及其发展方向是否能够得到严谨地控制。比如某些企业领导存在不良心思,妄图使档案文化与个人诉求产生非正常联系。在此种思想的影响下,很可能导致“企业发展简史”过度强调个体、忽视集体努力的情况。如果无法对此种情况加以控制,档案文化阵地一旦失守,想要重塑堪比“登天”。因此,企业必须从制度上予以限制,规定不得过分夸大个体的贡献程度。此外,企业还应该对拥有“进步”思想的职工传达“天下为公”的观点,使其意识到,只有踏踏实实做事,档案文化中的记载方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结语:在“文化强国”战略背景下,档案既能够作为记录个人奋斗、时代发展的重要载体,其本身也可以成为具有特定价值的文化资源。对于企业来说,重视档案,将之形成一种文化是必要的。通过不断的总结、回顾,找出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制定出针对性的应对措施,有助于企业抓住实质性问题展开工作,最终全面提升各方面的条件,从而以崭新的面貌面对发展道路上的未知挑战。
参考文献:
[1]赵红霞.新时代档案文化创新建设研究[J].档案管理,2020(03):72-73.
[2]胡鸿杰.再论档案文化及其建构[J].档案管理,2020(02):5-9.
[3]赵运龙.文化强国战略下档案文化建设的路径探索[J].兰台世界,2020(03):64-66.
[4]董敏.文化自信战略下档案文化建设的反思研究[J].办公室业务,2020(05):41+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