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窃电手段分析及反窃电装置设计

发表时间:2020/6/17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第5期   作者:王扬
[导读] 现如今,人们的生活生产水平不断的提高,居民用电和工业用电不断增长
        摘要:现如今,人们的生活生产水平不断的提高,居民用电和工业用电不断增长,人们对电能的需求不断扩大,部分企业和个人把窃电作为企业和个人降低生产生活成本的手段,在利益的驱使下,违法窃取电力资源,给供电企业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关键词:窃电手段;反窃电装置设计
        引言
        能否有效防治窃电行为,关系到企业的切身利益和社会形象。在日常工作之中较为常见的窃电行为主要可以划分有意破坏供电单位的计量设备,使得计量设备失准或者失灵;私自接通电线用电;绕过或者越过供电公司的用电计量设备用电;打开用电计量的封印;其他一些类型的窃电行为,例如对计量设备的箱体钻孔,然后实行窃电等。对窃电方法进行分析,旨在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和查处手法,进一步提高反窃电的效率,防范窃电行为。
        1反窃电装置设计
        1.1反窃电装置的工作过程
        反窃电装置的工作原理是通过高压无线采集器、多功能电能表分别从用户的一次侧和二次侧采集用户的电量数据,装置把获得的一、二次侧电量信息实时分析对比找出用电信息的异常,从而从原理上对用户的实时用电情况进行监测。其具体工作过程包括:(1)将高压无线采集单元安装在用户的高压侧,对未经过用户电能表的用电情况进行监测。通过ZigBee无线技术将无线采集单元采集的信息传输回数据记录仪。(2)将数据记录仪安装在用户的智能电表旁,两者间通过RS-485通信线进行数据的通信,即智能电表将其记录的电能信息传输给数据记录仪。(3)数据记录将两者的用电信息进行综合计算。将两者的用电信息通过GPRS无线通信技术传输回控制端。控制端如发现用电信息异常则对该用户进行稽查。
        1.2反窃电装置的工作结构
        反窃电工作流程是控制室发出采样指令信号后,高压端和低压端开始同时采样,并将采样的结果通过GPRS天线反馈给控制室,控制室通过计算机对高压端和低压端的采样结果进行分析。在考虑线损的因素下设定一个误差范围,对比两组数据差值是否在该组数据内。如在该组数据内,就没有发生窃电;反之,则发生窃电行为。该装置主要由控制室、高压侧测量端和用户侧测量端组成。
        1.3装置调试
        在窃电嫌疑用户处安装反窃电装置,通过采集高压侧和用户侧用电信息比较用户在同一时段用电情况,从而可以直接判断该用户是否存在实际窃电行为。通过装置获得的数据结果准确直观,能够使工作人员及时发现并制止窃电违法行为,可有效避免因窃电而给供电公司带来的经济损失。
        2窃电手段分析
        窃电手段多种多样,但最常见的就是从计量装置的基本原理着手,电能表计量电能主要取决于电压、电流、功率因数这三个要素,只要改变这三个因素中任何一个,就能使表计慢转、停转甚至反转,从而达到窃电的目的。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窃电手段:(1)无表窃电。违法人员在较隐蔽的地方直接从低压配电线路接线窃电,该方法具有较强的隐蔽性,且不对电能计量装置做任何改动,窃电后也很难发现窃电痕迹,是一种简单但很难发现的窃电手段。这种窃电手法常出现在偏远地区,窃电户私接导线与配电线路接触部分电阻较大,在电流热效应下容易发生跳火断股甚至断线,具有较大的安全隐患,严重威胁用户人身安全和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2)欠流法窃电。通过改动计量装置电流线圈,分流流经电流线圈的电流,从而使电量少计或是不计。用电阻片插入电能表或将电能表内部的电流短接,电阻片与电流线圈并联,负载电流大部分流过电阻片,只有少量电流流经电流线圈。电阻片电阻值越小,流过电能表电流线圈的电流就越小,电能表电能计量值就越小,窃电量就越大。(3)欠压法窃电。改变计量装置电压线圈,方法是在电压线圈上串联电阻片,电阻片电阻值越大,电压线圈两端电压值就越小,电能表电能计量值就越小,窃电量就越大。(4)移相法窃电。通过改动电能表线圈中正常电压、电流相位,即改变电能表计量用电设备的功率因数,从而使表计慢转,比如在三相三线电表负荷侧A相接入电感进行移相。(5)扩差法窃电。

通过外部因素影响电能表正常计量,致使表计本身误差扩大,如在电能表旁边放置强磁场干扰电能表的CPU正常工作,影响电能表的正常计量,导致电能表不工作或间歇性工作,达到不计量或少计量的窃电目的。
        3反窃电措施
        在计量电力的时候,一旦电力计量装置内部元件发生故障,或者有人刻意实施窃电行为都有可能使得其无法准确计量电能,怎样对上述两种原因加以区分,是保证反窃电工作顺利进行的核心要点。
        3.1使用专用计量箱
        装设专用计量箱以及专用电表箱能够有效处理以上五种窃电手段,而且对于全体电力用户而言均十分适用。依照用电类型来采取多种电力计量手段,主要分为以下三类:一是高压供电、高压侧计量:使用专用变压器的电力用户采用高压计量箱;二是高压供电、低压侧计量:使用专用变压器的电力用户采用专用的计量柜或计量箱,即:对于容量较大的电力用户,使用低压配电柜进行供电的,采用专用计量柜;对于容量较小的电力用户,没用使用低压配电柜进行供电的,采用专用计量箱;三是低压供电:使用专用计量箱或者专用电表箱。对于容量较大的电力用户,使用专用计量箱;普通三相电力用户则使用专用电表箱。
        3.2封闭变压器低压出线端至计量设备的导体
        这一技术手段可以用于防范无表窃电行为,并且也能适用于二次接线法之中的欠压法和欠流法移相法。大致使用下述两种措施:配置变容量加大低压测的电力计量装置。通常情况下,电能表、CT和PT都被装于计量柜之中,而且对于低压出线端以及安装在计量柜之中的导体加以封闭处理;配电容量低。对电能表以及计量互感设备加以封闭处理,若是电能表和互感设备能够装在其他计量箱之中,那么可以额外对互感器以及低压出线端做封闭处理,而配有互感器的电能表的接线则利用铠装电缆加以封闭处理。
        3.3采用防撬铅封
        该方法对于扩差法这种窃电行为而言较为适用。利用在铅封帽上添加代表数字以及特定的防伪标志,以此实现对窃电加以预防和辨别的目标。
        3.4窃电可疑对象判定
        窃电是导致线损异常的一个重要因素,尤其是对公线专变用户较多的线路,因此,通过线损能够更好地得知窃电的具体位置。当前使用营销系统存在的线损统计数据或者自动计量系统的线损模块的管理功能,对线路每月出现线损的数据进行分析。首先需要对线路损耗大以及线损率突然出现变动大的线路进行判定筛选,然后对这些线路的线损因素加以分析并处理,如果线路之后依然存在异常状况,那么应当对此线路进行进一步地数据收集和分析处理。现以某供电所10kV佰利线为例进行分析查处,因该线路线损率一直高居不下(长期大于30%),现纳入重点怀疑对象,下一步对该异常线路进行数据分析。
        结语
        由于科技化、隐蔽化窃电手段层出不穷的现状,反窃电任务必然是长期而艰巨的。反窃电工作应充分了解窃电者利用的计量原理,从根本上监测用户的用电情况,准确有效地筛选出异常用电情况。本文提出的反窃电装置可以有效监测用户的用电情况,及时向工作人员反馈异常指标,一定程度上可以保障正常的用电秩序。但相关技术仍需要不断的改进和优化,从而进一步保证供电公司供电的经济性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1]余小燕,罗逸敏.几种常见的线损异常案例分析及管理措施[J].中国电业(技术版),2019,(11):180-182.
        [2]张波,朱泽厅,卢鸣凯,金超.营配贯通台区线损异常数据治理方法探讨[J].浙江电力,2018,34(02):9-11+19.
        [3]何仲筠.线损异常管理措施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10):17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