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造林绿化后的林业技术工作

发表时间:2020/6/17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2月4期   作者:梁峰
[导读] 现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摘要:现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因此我国愈加重视造林绿化工程项目的建设。造林绿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美化环境,更有效地保持生态平衡,尽可能避免水土流失的产生。在开展造林绿化工作之后,要注重林业技术工作的开展,不仅仅需要充分保障造林成果,还需要能够有效维护生态环境的平衡,进而促进当地经济效益得到合理提升。本文主要围绕造林绿化后林业技术等相关工作的开展进行探讨。
         关键词:造林绿化;林业技术;探究

         目前,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这就需要加强绿色植物的种植,不仅仅利于空气的净化,还能够美化环境。所以,为了能够有效加强环境绿化的效果,就需要注重植树造林工作的开展,维护生态环境的平衡,为人类的生存创造更加稳定持续的生态环境。基于此,在开展造林绿化工作之后,需要加强对林业技术的研究分析,促进当地生态环境与自然环境能够更加的协调发展。
1 造林绿化概述
         目前状态下,我国的林业面积及树木种类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都不处于劣势地位,可以说,林业的发展前景相对较好,能够为社会提供很多就业机会。但从林业的技术发展来看,其技术水平还存在问题。如今国家为了加强生态建设,每年都开展对应的造林绿化工程,树木的增长和消耗相对比情况下,明显呈现出正比状态。在森林资源不断丰富的情况下,其对林业技术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分析国内树木的利用效率数据,能够明确人们并没有重视树木的价值,在林业技术方面也没有深入研究。因此,在高质量树木不断消耗的情况下,国家的林业产品出现生产资源匮乏情况,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生产成本提升,林业产品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低位。造林绿化不仅仅是对生态环境起到改善作用,在林业产业发展阶段,其也成为林业产业发展的基础。造林绿化为林业产业提供了大量的原材料,高质量的树木更是成为林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2 造林绿化后林业技术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性
2.1 提升造林绿化工程的建设质量
         重视造林绿化后林业技术工作的有效开展,最直观的作用就是能提升我国园林绿化工程的建设质量。我国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进行植树造林,其最根本的目的就是扩大我国的绿化面积。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仅要注重造林绿化工程数量的增加,更重要的是造林绿化工程质量的提升。植树造林最终呈现出来的效果以及林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是衡量绿化水平的关键,只有存活下来且能得到利用的林业资源,才可以算作有效的绿化,才能将其增加到绿化总面积中。这就要求在完成基础的植树造林工作之后,必须对其进行后续的养护和管理,应用先进的林业技术提高树种的成活率,并且运用科学的技术方法来逐步改善我国的林业结构,更好地发挥造林绿化工程的生态价值。
2.2 确保林业资源得到合理利用
         重视绿化造林后林业技术工作的开展还能实现对林业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提升资源利用率,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要想实现我国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改变传统的粗放型生产方式,利用科学的抚育间伐技术来进行林业资源管理。在完成基本的植树造林工作之后,需要应用相应的林业技术对树种的生长及林业结构进行有序的调整,在以自然恢复为主和人工抚育为辅的林业发展理念的指导下,探索多元化和立体化的绿化工程建设方式,从而形成绿色、可持续的林业经济发展模式。
3 林业资源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3.1 林地存在的问题
         城市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林业的发展速度,在城市化建设的各个工程项目当中,都会广泛的应用林业产品。而随着政府加大耕地同林地的保护力度,使得当前社会中出现了大面积开荒的情况,一定程度上为林地保护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更大的困难。


3.2 林产质量存在的问题
         林业发展与进步,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群众就业难的问题,但是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林业资源生产环节的问题与不足逐渐凸显出来,进而阻碍了我国林业整体的建设与发展,最终导致林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有所降低。
4 如何做好绿化后的林业技术工作
4.1 引用更科学的林木管理方式
         在落实各项林木管理工作过程中,对于死树、枯树要给预定期更换,以此来确保苗木扶正。在抚育上,要定期对土壤进行松土施肥、清理。林木间植除了要体现出合理性,还要定期作出适当修剪,落实好各项病虫害防治工作。林木生长发育的具体情况与其自身特性、管理方式有着密切联系,有时候环境因素也会给其带来直接影响。再加上树种不同,其生长发育规律特点也是各不相同的,必须要重视针对性、先进科技手段的合理引用,以此来为树木营造出更理想的生长环境。
4.2 加强林业技术推广,提高技术人员专业水平
         为了提高树木成活率与林业资源质量,可采取生物技术,降低树木遭到病虫害侵袭的可能性,有效保护树木。为了熟练应用先进的技术,就要组建一支强有力的专业队伍,加强技术推广与学习,使工作人员能够采取有效的技术手段,提升树木的成活率。要对各项技术进行总结,选择合适的技术,成功实现造林绿化。林业技术推广在观念上要坚持科技兴林的思想,组建一支素质高、业务水平过硬、设备现代化的林业技术推广团队,设计合理的推广方案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林业知识推广。同时要有突破有创新,加强基层林业单位基础设施建设。为了实现林业技术推广,就要加强投入力度,从资金到技术,设备到培训,均要各就各位,激发工作人员学习和应用技术的积极性,有动力开展技术推广。设置技术专项基金,鼓励有能力、有创新意识的人开发和研究先进的技术,为绿化造林做出贡献。在技术培训中,要落实培训内容,提高工作人员对技术学习的重视程度,使工作人员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通过技术促进造林绿化工程高质量完成。
4.3 选择适合的时间进行砍伐
         林木的生长期应针对不同阶段选用不同的管理方式。适合的砍伐时间不仅有助于林木更新的进一步推动,合理调整其养分结构也能够为林木经济、生态效益的显著提升提供有力保障。因此,必须要结合林木年龄、具体需求来制定出更科学、合理的采伐指标、范围,严格按照标准顺序来落实好各项砍伐工作。同时也要充分认识到我国现阶段在林木砍伐工作上还处于探索阶段,因此,为了给其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进一步完善提供有力支持,必须要在实践中加强经验、教训的总结与综合分析,也只有这样才能够为后期研究、创新提供有力参考。
4.4 提高资源利用率并实现有效保护
         为了提高林业资源质量,促进造林绿化工程顺利进行,除了要加强对苗木的管理之外,还要合理利用资源,全面保证树木质量,实现资源优化。要加强资源更新,就要合理砍伐树木,严格按照要求和制度进行砍伐,对树木进行有效养护。为了防止过度砍伐,要加强监管力度,尤其是对已经出现砍伐过度出现培育失调现象的地区,就需要采取多种植、不砍伐的对策,使本地区的树木能够得到充分保护。对于已经枯死的树木和林业破坏程度较为严重的地区,要砍掉枯死的树木,补种新的树苗;为实现保护本地区林业资源,要建立专有的自然保护区,全面重视林业资源保护。为了提高林木的利用率,除了进行适当砍伐之外,还要进行有效加工,满足人们的需求;对于加工中存在的木屑与残渣,可有效收集和利用,实现废物二次回收。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林业发展水平的高低对社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所以,林业绿化工作应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吸引更多人参与到绿化当中,共同创造出更理想的生活环境。造林绿化效果经常会受到后期林业技术工作的影响,因此,除了关注植物的科学合理种植之外,植被绿化也要与自然发展规律特点相符合,通过新颖、先进林业技术的灵活引用来为造林绿化拓展出更理想的发展前景,为林业生产赢得更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王淑红.探讨造林绿化后的林业技术工作[J].种子科技,2020,38(05):47+49.
[2]刘效竹.造林绿化后的林业技术工作探析[J].农村实用技术,2020(01):139.
[3]孙启艳.造林绿化后的林业技术工作要点简析[J].农家参谋,2020(01):106.

作者姓名:梁峰,1969年05月、男,汉族,广西省桂林市平乐县,中专,林业技术推广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