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地质灾害治理及生态环境修复探究 陈磊

发表时间:2020/6/17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6期   作者:陈磊
[导读] 摘要:在我们国家日益繁荣昌盛的过程中,在我国的部分地方有着庞大数量的废弃矿群,这些废弃了的矿山严重的影响着当地的地理风貌、人文景观和生态环境,其中更为严重的还有可能造成一系列的地质灾害。
        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辽宁总队  辽宁沈阳  110004
        摘要:在我们国家日益繁荣昌盛的过程中,在我国的部分地方有着庞大数量的废弃矿群,这些废弃了的矿山严重的影响着当地的地理风貌、人文景观和生态环境,其中更为严重的还有可能造成一系列的地质灾害。所以说,当务之急就是对我国这些矿山地质环境进行恢复。
        关键词:矿山;地质灾害治理;生态环境;修复
        引言
        我们国家各项经济的不断迅猛发展,带动了各个领域的发展进程,尤其是矿产业,矿产资源给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更多样化的选择,但随着对矿产资源的过度开发,矿山周围的生态环境受到了极大的破坏,长此以往,不仅会威胁到矿山周围居民的生命安全,而且也不利于我国绿色可持续发展方略。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考虑各个环节的影响因素,国家出台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整治,落实责任制,保证矿山的合理开采,最大程度上维护生态环境的稳定性。
        1危害
        1.1破坏地表景观
        矿山的开采会破坏地表景观。一般来说,其开采方式是分为两种。一种是露天开采,另一种是井工开采。前者的开采方式会让地表的植被和土壤遭受到巨大的破坏。大片的沙漠化土地就是矿山开采造成的。后者的开采方式会让地表逐渐沉陷其还会产生裂缝。
        1.2景观效果不佳
        因为进行采石之后的山体会有遗留宕面岩体裸露在外面,并且经历过施工开采之后会造成很多的地方凹凸不平,山体也会遭到破坏,从整体的外观形象上来看,没有一点景观效果而言。露天采矿的开展使得原有的地理风貌遭到严重的破坏,尤其是在过去的几十年,开采的设备和技术都没有现在先进,矿产资源规划滞后,在后期又没有合理的开采组织管理方法,这就造成了当时随意开采和乱挖的状况,给该区域的环境带来了极大的破坏。
        1.3生态环境恶化
        各废弃矿山分布密集,紧邻宁波市沿海南线象山石浦段和S216省道(旧),个别矿山与民房、厂区、寺庙和交通要道相邻。象山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量充沛,进入雨季特别是受强暴雨和台风影响,水土流失现象严重。矿山宕底多分布一定数量的建筑、生活垃圾,在强暴雨的冲刷下,土石和垃圾冲入公路和周围村庄,造成河道淤积和水源污染,严重影响区域生态环境。
        2矿山地质灾害治理及环境修复措施
        2.1多部门联合建立监测体系
        矿山资源的开采涉及各个单位企业的利益,其利益链较为复杂,在开采之前,要协调好各个单位企业的利益分配,因为涉及的单位企业较多,所以可以通过系统化管理方式对矿山环境进行检测,政府为主要牵头人,综合国土、林业、安监等多个部门职能,建立一个专业化的矿山地质环境修复治理机构,赋予该机构合法的环境保护权,主要维护矿山开采期间地质环境的稳定性,在不影响生态环境平衡性的前提下保证矿区开采的安全性。该机构的设立对整个矿区环境的稳定性有着重要的意义,可以运用专业知识科学治理矿区生态环境,逐步修复受到破坏的生态环境,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提高矿区开采效率和生态环境的稳定性,采用多样化措施进行管理,不定期抽查检测矿区地下水或者土壤的环境指标,判断其环境指标是否符合标准,如果发现污染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从源头上加强矿山生态环境的治理工作。
        2.2土地复垦方式
        对于土地复垦的方式的选择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进行选择。一般来说,土地复垦的方式主要是分为农耕复垦、园艺复垦、林业复垦、牧业复垦。如果当地矿区的地势比较平坦,就可以优先选择农耕复垦。如果当地的森林资源比较丰厚就可以选择林业复垦。

如果当地的草场资源比较丰厚且畜牧业比较发达就可以选择牧业复垦。如果当地的旅游稍微可以,就可以选择园艺复垦。这些复垦方式的选择都是需要提前对矿区的情况做调查,分析其适合哪一种复垦方式,然后制定相应的复垦方案,按照方案来执行。土地复垦的路径是从三个方面来论述的。第一方面是土地平整。第二方面是土壤质地的改善。第三方面是动植物恢复途径。
        2.3生态环境的保护
        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工地内的生态环境破坏或砍伐树木,严禁砍伐树木在建筑工地外,在施工过程中,全体员工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的宣传和教育,提高保护野生动植物和生态环境知识,注意保护动物和植物资源,尽量减少破坏现有的生态环境,创建一个新的生态环境的良睦循环。没有野生植物的狩猎和日志记录,没有任何建筑面积水域捕捞水生动物;发现建筑区域内外在使用的鸟巢的或动物巢穴必须保护动物,妥善保护,并及时报告有关部门,有特殊意义的建筑工地的树木和野生动物生存,建立必要的栅栏和保护;项目完成后,去除有必要保持设施施工临时设施,清理施工区域和生活区域及其附近的建筑垃圾,环境恢复。
        2.4加强矿山开采控制及采后治理
        矿山地质灾害有很多种,每种灾害的影响程度不一样,要想全面做好地质灾害防护工作,需要综合考虑地质环境的影响因素,结合矿山实际情况进行预防,开采的时候,合理规划每一个环节,保证生态环境稳定性的同时最大程度上降低地质灾害发生概率。矿产资源开采之前,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比如地质地貌的勘探、开采方案的制定以及开采后的修复治理措施。矿山开采完之后,就需要考虑到对生态环境的修复问题,可以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进行修复,比如失稳边坡治理、固体废料综合利用、回填矿坑、清理矿渣和煤矸石堆,或将煤矸石用于修路及加工成各类建筑材料,塌陷区复垦利用等,这些方式的对环境的修复效果较为理想。在处理落石、碎石、崩塌等危险性较大的工作时,把个人安全放在第一位,如果发现有二次坍塌的可能,及时撤离,事后再采取合适的办法进行解决,一定要防止意外事故的二次发生。相关管理单位要做好部门职能工作,加强对矿区的巡视力度,检查其是否存在不合理的地方,规范化管理矿区开采流程,杜绝人为失误,采矿剥离的土皮要放置在规定的位置,不能随意乱发。提高坑道的支撑力度,合理优化其支撑框架,防止坍塌情况的出现,矿区内如果存在积水,可以采用合理疏通的方式,将积水引入地表渗透力较强的区域,或者采取相关防护措施。
        2.5选择景观再生社会化的方式
        对于这种方式来说,主要是考虑当地人民的生活需求的各个方面。具体来说,就是对已经破坏的矿区进行修复治理时,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引入新的能和当前景观融为一体的景物或者文化。对于矿区破坏的植被,不用过多地关注,可以让其自己进行恢复。对于矿区的地表和河道的治理,不用太着急,可以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治理。
        2.6坚持继承与创新相互统一的原则
        全面梳理总结象山县及周边地区废弃矿山治理的先进经验和好的做法,积极借鉴和继承一些成功的治理技术和管理模式,加快项目区矿山生态环境的恢复过程。同时要科学采用当前矿山生态环境治理中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办法和新模式,提高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科技含量,使得治理效果与本项目所在的重点治理示范区的定位相统一。
        结语
        在过去的几十年的时间内,由于当时受到开采技术落后、资金投入不足、开采设备笨重或者是规划不合理等各种因素的影响,造成了现在废弃矿山景观效果不太好、存在安全隐患和资源浪费的局面。矿山的开采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资金,对施工的技术的要求也较高,也较容易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所以施工开采的方案制作一定要严谨。国家提倡以生态建设为中心的发展观念,要求全面深入开展废弃矿群地质环境问题综合治理。
        参考文献:
        [1]张焕雄.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质量及安全管理措施解读[J].低碳世界,2019,9(06):100-101.
        [2]王蒙.矿山地质灾害滑坡治理工程中抗滑桩的应用[J].世界有色金属,2019(07):117-1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