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国经济发展的道路上电力行业所做的贡献是举足轻重的,其中变电器的安全运行直接关系着国民的生活,由于电网整体规模的扩大,传统变电运维的工作都需要到运行或者检修单位进行现场作业,这种情况对于工作人员本身就是一种安全问题,对传统模式下变电运维本文做了浅析地分析,并结合目前较为广泛的变电运维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阐述并针其问题进行措施探讨。
关键词:变电运维;信息化建设;安全问题
1变电运维信息化建设中的安全问题
1.1作业内容
变电运维工作内容的安全问题主要是指人员的劳动强度,因为依据传统的生产方式变电运维的检修与运行需要员工很大的劳动程度,同时还有较长的工作耗时,即便是在实行了运维一体化后,检修人员和运行人员的工作任务和职责都落在了运维人员的身上,同样其工作强度是巨大的。比如说,检修220kV停电业务,在对停电进行安全措施的过程就需要进行长达一两个小时的工作,又加之过程中的检修需要很大、十分繁琐的工作量。所以进行较长时间的工作人员很容易产生精神疲劳,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安全风险。
又比如说运维一体实施过程中的“一人多职”的问题,传统生产方式之下的许多设备需要在检修过程中变更设备的状态或者进行停电检修等,这些工作的进行需要运行人员严格把关,并在工作之后由相关人员验收,在明确的职责范围中对工作质量、现场安全措施等诸多方面细致安排。
传统模式下许多工作都被同一个人所承担,既是工作票许可人也是工作票签发人还有可能是工作负责人,如此工作的许可、签发或者检修与验收的众多过程中就可能出现某些环节的漏洞或者对某些环节敷衍了事,使得监督管理体系发挥不了正常的运行。
1.2工作人员
在变电运维一体化的工作中,由于变电运维的运行和检修工作性质之间的差别较大,而目前的状况是缺少这样可以一专多能或者一岗多能的综合性工作人员。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变电运行的运行与检修的工作对象都是电力设备,可是具备有综合性知识是运行工作的主要要求,具备专业性知识却是检修工作的主要工作要求。比如在一次、二次以及试验等的工作中,部分专业工作人员只是对其它专业的工作原理和流程熟悉,本职工作能够很好地完成,可是对于跨专业的复杂问题的解决却缺少相关方面的能力。所以尤其是在大检修模式的中用最少的人力资源完成综合性任务的工作人员是缺少的。在上述有说到的作业内容强度与本段的工作人员的要求是不矛盾的,这里对工作人员的要求是在合理的知识以及技术要求方面,而上一段指出的是超出工作人员的工作负荷而造成的安全问题。
1.3工作环境
在变电运维的工作环境中,因为味道、温度以及音量方面的管理不严格,长期恶劣的工作环境会对职工的身体造成损害,使该行业相关职业病的发病风险加大。
2变电运维信息化建设的安全防范措施分析
2.1借助信息化,构建智能自动处理
信息化的发展在助推着变电站的运维管理,同时也在助推着现代电网管理的新模式。如通过信息化的数据采集,对变电运维进行24小时的实时监控,通过继电保护装置,通过互联网实现对变电站的远程控制,以此更好的减少因人为的处理而带来的问题。
2.2制定合理的分布方案,做到合理分工
杜绝因管理的问题而带来的权责不明、责任不清等问题,其首要的措施就是制定合理的管理方案,并对权责进行分工,从而做到权责清晰。同时,针对在管理中出现的安全问题,首先要制定合理的方案,通过讨论构建合理的处理方案,从而为科学、有效的处理安全风险提供可行。
2.3提高相应预防责任意识
受主观因素造成的问题较多,只有全面对人进行约束,才能保证日常运维安全。所以说,进行变电运维日常操作时,一定要充分重视起来,提高自身安全责任意识,从根本上做好预防控制,确保操作的标准化、规范化,相关技术工作人员需要不断增强责任意识,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全面了解设备日常运行情况,对设备故障要及时全面掌握,全面分析、吸取教训,积极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避免违规操作,从主观上保证稳定与安全。要对全网技术人员进行业务能力考核培训,确保所有电力工作人员均能够提升防控意识,树立防大于治的理念,从根本上杜绝恶性事故发生。教育全体技术操作人员要从自身抓起、从小事做起,从思想上树立危险点意识,做好防控措施,避免事故发生,避免出现重大经济损失。
2.4建立健全相关规章管理制度
要全面落实各项制度,通过制度落实保证行为规范。变电运维是一项技术含量较高的操作,需要严格流程、规范操作,才能确保工作效果。变电运维需要严格的制度,要对不完善的制度进行完善,修正不符合时代发展与设备运维的制度,通过制度完善,确保可行性,出现问题,严格按照制度进行责任追究,保证制度发挥重要作用。规章制度要全面细致,对操作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要细化、量化,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对各个岗位建立制度,确保变电运维所有岗位均达到科学性、标准化,通过制度的指导,保证各项操作符合规范,出现问题后,能够有章可依、有法可考,加大对违章行为的处罚力度。
2.5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与专业水平
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执行能力直接关系到安全运行的效率。首先,电力企业应加强安全宣传工作,让工作人员人知道安全运行的重要性,形成责任意识与自我保护意识。变电设备的检修工作本身就存在危险,如果工作人员疏忽大意,可能导致整个电力系统无法正常运行,同时自身及他人的安全也会受到威胁。检修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标准流程进行工作,重视安全问题,认真完成检修与维护工作。其次,电力企业应定期组织专业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更新技术知识。在培训过程中,讲解人员需将不同型号的设备分开讲解,针对维护、保养、检修进行详细讲解,使工作人员学会发现细节问题,有效清除所有的安全隐患。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变电运行是电网企业的一个重要部门,在推行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工作人员与领导来说应该高度重视变电运维中的安全问题,规范操作,在确保人身、设备、电网安全的前提下,实现生产效率和企业效益的提高,切实保证变电运维工作的有效开展,保证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和质量。
参考文献
[1]鲁惠峰,白升利.包头电网变电运维站管理模式的分析与探讨[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2,18:133-134.
[2]王亦鼎,王金岗.220kV变电站运维的风险来源及控制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2013,33:221-222.
[3]邓建成.变电运维工作的安全风险分析与管理实践[J].经营管理者,2013,30:374.
[4]维护电网安全守护万家灯火――国网湖南检修公司打造变电运维人才队伍建设[J].中国电力教育,2013,24: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