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过一高层剪力墙工程施工实例,分析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的质量通病,总结采取的相应预防措施和纠正措施,以提高施工质量,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剪力墙;预防措旅:纠正措施
由于剪力墙工程施工中不可避免的存在各种质量通病,在实际工程,部通过“施工前采取预防措施,出现问题采取纠正措施,加强细部管理”的手段,有效的控制并减少了施工中的质量通病,既保证了工程质量,又减少了装修成本。
一、质量通病的预防和纠正措施
1.1蜂窝和麻面现象
(一)1#楼首次墙体拆模后墙体根部发现蜂窝麻面现象混凝土结构局部(尤其剪力墙根部)易出现疏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空隙,类似蜂窝状的窟窿,缺浆和许多小凹坑、麻点,形成粗糙面,但无钢筋外露,大模板企口拼缝处起砂等现象。
(二)原因分析
(1)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砂、石子、水泥材料加水量计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
(2)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未拌合均匀,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
(3)下料不当或下料过高,石子砂浆离析;
(4)混凝土未分层下料,振捣不实,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
(5)模板缝隙未堵严,水泥浆流失;
(6)钢筋较密,使用的石子粒径过大或坍落度过小;
(7)模板表面粗糙或粘附水泥浆渣等杂物未清理于净,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粘坏;
(8)摸板拼缝不严,局部漏浆;
(9)脱模剂涂刷不匀,或局部漏刷或失效.混凝土表面与模板粘结造成麻面。
(三)预防措施
(1)严格控制商品混凝土质量,混凝土到现场必须带有开盘鉴定,试验员每批次现场检测坍落度和观察混凝土的和易性,是否满足剪力墙浇筑的要求,在天气较高时,项目部要求搅拌站坍落度控制在180~200mm内,在施工现场施工队严禁随意加水搅拌,进入现场混凝土不合格时,严禁使用并做退场或降级处理,这样才能保证混凝土浇筑要求。
(2)在浇筑混凝土前必须在根部均匀浇筑50mm厚砂浆,浇筑混凝土应分层下料,分层振捣,防止漏振,分层下料高度不超过500mm,窗口下方部位一次浇筑,振捣密实至排除气泡为止。
(3)墙体大模板进场前要报验检查,不符合尺寸偏差和刚度要求的要退场和维修,合格后方可使用,安装前用砂轮机打磨除锈、清理浮浆等杂物,脱模剂应选用长效的,涂刷均匀,不得漏刷,剪力墙根部大模板和楼面缝隙、框架梁模板和大模板接头应用砂浆或多层板堵塞严密,在模板下口、企口连接处及门窗洞口与大模板连接处均用20mn宽海绵条粘贴,对于特殊部位如楼梯间高低跨、卫生间降板处项目部技术组在定制大模板时已经充分考虑,将其所在位置大模板下口加焊50ram宽钢模板条,这样就能避免因大模板下口加垫木方导致漏浆烂根的弊病,过程检查中严格控制,浇筑中应随时检查模板是否有漏浆现象,如出现及时封堵,模板除按要求进行连接外。
(四)纠正措施
将较大蜂窝处凿去蜂窝处薄弱松散颗粒,用水刷洗净后,涂刷一层素浆,支模用高一级细石混凝土仔细填塞捣实,麻面处洗刷干净后,用l:2或1:2.5水泥砂浆抹平压实,抹平后表面涂刷养护剂。
1.2孔洞现象
(一)混凝土结构内部有尺寸较大的空隙,局部没有混凝土或蜂窝特别大,钢筋局部或全部裸露。
(二)原因分析
(1)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或预留孔洞和埋件处,混凝上下料被搁住,未振捣就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
(2)混凝上离析,砂浆分离,石子成堆,严重跑浆,振捣不到位。
(3)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过厚,下料过高,振捣器振捣不到,形成松散孔洞。混凝土内含有较大杂物,混凝土被卡住。
(三)预防措施
(1)在钢筋密集处,暗柱钢筋的拉勾在两列及两列以上时,要求开口相反方向绑扎,为振动棒留空隙;较多预埋管件等复杂部位,采用细石混凝土浇灌,在模板内充满,认真分层振捣密实,采用30振捣棒;预留孔洞,两侧同时下料,侧面加开振捣孔,严防漏振;砂石中混有粘土块、模板工具等杂物掉入混疑土内,及时清除干净;
(2)将孔洞周围的松散混凝土和软弱浆凿除,用压力水冲洗,湿润后用高强度等级细石混凝土仔细浇灌、捣实。
1.3局部露筋
(一)3#楼首次墙体浇筑拆模后一处墙体根部箍筋裸露在结构构件表面,并门窗洞口下方没有浇筑到位现象;同时项目部根据以往工程针对漏筋现象做出了分析并提出预防措施。
(二)原因分析:
(1)墙体竖向钢筋定位不准确,钢筋保护层垫块位移或垫块太少和漏放,致使钢筋紧贴模板外露;
(2)特殊部位如窗洞口下边由于振捣不到位,气体无法排除、两侧下料高度控制不好和不均匀导致窗口下侧漏筋;
(3)结构构件截面小,钢筋过密,振动棒不易到达的地方,石子卡在钢筋上,使水泥砂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造成露筋;
(4)保护层处混凝土振捣不实,或振捣棒撞击钢筋或踩踏钢筋,使钢筋位移,造成露筋。
(三)预防措施
(1)针对3#楼窗洞口出现的问题,要求施工队窗洞口模板采用多层板及钢脚制作,窗下口要求设置排气孔:混凝土浇筑时窗口两侧要同时下料,另外窗台高度比较小,本工程一般都是400600ram高,宽度又较大,一次下料高度超过窗台高度,并在窗口两侧加强振捣。
(2)浇筑墙体和顶板前,墙体插筋及暗柱插筋必须使用水平和竖向定位梯字筋固定。
(3)浇筑混凝土前要保证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正确,并加强检查,钢筋密集时,选用适当粒径的石子,保证混凝土配合比准确和良好的和易性;混凝土振捣严禁撞击钢筋,操作时,避免踩踏钢筋,设置专人看护,如有踩弯或脱扣等及时调整直正;保护层混凝土要振捣密实。
(4)纠正措旌
表面漏筋,刷洗净后,在表面抹1:2或1:2.5水泥砂浆,将漏筋部位抹平;漏筋较深的凿去薄弱混凝上和突出颗粒,洗刷干净后,涂刷一层素浆并用比原来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填塞压实;窗洞口处凿毛后用水清理干净,再重新支模用高标号混凝土浇筑:
1.4门窗洞口变形
(一)5#楼首层一段拆模后有一窗洞口侧壁发生扭曲变形,门口垂直墙体处有墙体吃洞口现象。
(二)产生的原因:
(1)由于本工程洞口模板均采用多层板加工制作不牢固,且浇筑混凝土时首先单侧模板承受侧压力,如果支撑不到位,门窗洞口模板侧面下部承受很大的侧压力,就会造成洞口的胀模或洞口倾斜现象。
(2)施工中存在很多洞口沿洞口宽度方向,一侧墙肢长度较长,一侧较短,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由于两侧混凝土量存在差异,洞口两侧的侧压力就有差异,导致压力大的一侧向压力小的一侧挤压,拆模后出现墙吃洞口的现象。
(3)施工缝赶在门窗洞口处,只有一侧浇筑混凝土,导致洞口偏移。
(三)预防措施:
(1)洞口接缝严密,用双木方做支撑,设置合理。
(2)洞口短墙肢一侧顶棍要相应加长,焊接在墙肢箍筋上,并且顶棍数量要增加,下料时短肢墙一侧比长肢墙下料高度略大。
(3)施工缝居洞口中,浇筑混凝土前必须在不浇筑混凝土那侧增加一道支撑,固定洞口位置。
二、工程概况
某住宅小区一期工程,高层共计四栋(15}}楼),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地下一层,地上12~18层,建筑面积62000mz,地上部分层高均为2300mm,四层以下为加强层,均设置暗梁,剪力墙采用大模板施工。
总结:
通过项目部对高层剪力墙工程质量控制采取的预防和纠正措施,使工程质量通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即保证了工程质量,又节省了装修成本,并且得到了甲方和监理的一致认可,确确实实对工程本身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同时也为公司今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参考文献
[1]李世华.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的技术探究[J].公程科学,2017,(7).
[2]朱晓东.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艺探讨[.西部建设报(汉),2017年.
[3]《建筑施工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2016年9月第四版.
[4]《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