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安全,必须全面加强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力度,严格依据标准要求,准确分析影响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的主要因素,处理好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过程中的问题,从而为确保建筑施工质量提供有力保障。文章将简单分析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措施
引言
建筑工程的主体结构是基于地基基础上,承担传递建设工程的所有上部荷载,有效维持建筑结构整体性、稳定性以及安全性的有机系统体系,它同建筑地基基础构成建筑物完整的结构系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在长期结构检测过程当中,相关工程团队对于常用的检测方法还缺乏一个明确的认识,开展检测工作中还不够系统,所以展开此项主题的分析也就显得非常必要。
1建筑主体结构概述
在进一步对本文主题展开分析之前,我们首先应当了解建筑主体结构的定义概述是什么,这样才能更好的方便后续内容的理解,建筑主体结构的定义,主要阐述为以下内容:建筑项目主体结构是处于地基基础之上的,它所能够起到的作用是,接受、承担以及传递建设工程上部荷载,维持结构整体稳定的有机系统,建筑主体结构建筑地基基础,共同构成了建筑工程完整结构体系,因此也就成为了建筑工程结构安全、稳定,最为可靠的组成部分。建筑主体结构所具有的功能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主体结构本身就可以形成一个相对紧密的有机整体,从而更好的协同工作,承受主体结构部件本身相互传递的荷载,切实有效的发挥出主体框架的支撑功能。其次主体结构包含着整个建筑物的各个环节,能够通过系统体系有效的承担各个方面的自然力,从而科学有效的发挥出建筑工程的各部分使用价值与功能。最后,建筑物的主体结构同地基基础能够可靠稳定的联系在一起,从而将自身荷载同承受荷载,系统、有效以及稳定的传递给建筑物地基基础结构体系,并且与工程地基基础结构协同工作,整体性能将会更好,最终将整项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的质量水平提升到更高层次。
2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
2.1钻芯
2.1.1量检测中芯样尺寸大小的选择
在对质量进行具体检测的过程中,对于该项钻取芯样方式的应用,要结合相应的依据检测需求,对取样尺寸的实际大小进行确定。所以要详细分析检测工作的相关规范,以便精准的对芯样的直径尺寸进行选择,检测芯样的最终强度检测准确性有着直接的关系。一般情况下,检测的尺寸越小对建筑物产生的破坏便会轻微,也不会对质量产生较大的影响。在日常工作的过程中,通常都会应用5cm、7.5cm、0cm的尺寸芯样进行检测。如果尺寸的选择比较小,会导致混凝土强度产生一定的变异性,对检测的准确性造成影响。所以,会使用钻取的芯样,相应的直径选择不能小于骨料直径的3倍。如果在其他条件当中,对于芯样直径的确定,同样不可小于骨料直径的2倍。但在实际工作中,也要结合具体的情况进行分析。
2.1.2芯样的加工
在完成取芯作业之后,需要对其实施加工。加工的标准和要求包括:①将芯样的两段进行切除;②用游标卡尺对芯样高度进行测量,任一直径和平均直径之间存在的误差不可超过2mm;③测量芯样试件过程中的两个端面,其不平整度100mm长度当中,不能低于0.1mm;④用角度尺对芯样端面进行测量的过程中,与轴线的不垂直度一定要小于1°。完成加工之后获取的芯样后,如果负荷标准,需要先使用游标卡尺对芯样直径进行测量,之后在把芯样在万能试验机上进行放置,以便实施抗压强度试验,做好破坏荷载的相关记录。
2.2关于主体结构无损检测方法的分析
无损检测方法是建筑工程主体结构仪器检测中的一种,它能够有效的对建筑主体结构的实际情况作出科学有效的检测分析,因为一旦建筑结构内部的具体情况存在断裂、空洞等物理物体,这样情况下的存在,也就会对整个建筑结构检测结构造成极为严重的影响。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也就需要有关人士能够在不破坏建筑主体结构的前提情况之下,科学做好材料检测工作,这是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而无损检测方法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得到较为广泛化应用的。无损检测方法主要将会应用电、磁以及声的有关技术手段,科学根据建筑结构的相应特点,在不破坏建筑结构的情况下,对建筑结构内部情况展开科学有效的检测,根据检测的实际工作情况,我们能够更加科学化的发现实际构建中存在的裂纹情况。当建筑结构的无损检测方法得到最为广泛的应用之后,其势必能够最大化的提升建筑主体结构的质量。
2.3把握刚性混凝土结构检测要点
在建筑刚性混凝土结构检测工作中,检测人员应结合其性能与厚度选用最佳检测方法。目前,大多数刚性混凝土结构主要集料属于胶凝组成的材料,主要包括两大类,即硅酸盐水泥与膨胀水泥。相对而言,如果刚性混凝土结构中含有大量的硅酸盐水泥,就需要在建筑检测与施工中添加足量的外加剂并进行均匀混合搅拌,这样有助于提高检测效果。在以膨胀水泥为主的刚性混凝土检测工作中,必须控制好外在温度与湿度以避免材料硬化或者变软。此外,在刚性混凝土结构质检过程中,检测人员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要求,在了解混凝土材料性质的前提下分层做好质检工作,确保刚性混凝土材料的防水能力、抗渗压力与力学性能符合标准施工要求。初步完成建筑施工检测作业后,必须要求全面做好一个月的养护工作,控制好水泥水化热问题,避免出现裂缝。另一方面,必须对建筑梁架、框架、圈梁、构造柱等主体部分的混凝土结构进行严格质检,及时修复缺陷,这样方能确保建筑工程主体能得以强有力的支撑。
2.4结构实体检测
与材料检测不同,结构实体检测是在建筑工程分项工程或者检验批施工完成之后、隐蔽之前应进行的检测,结构实体检测主要为现场检测,分为以下几大类:地基基础检测、主体结构检测、建筑节能检测、建筑幕墙检测、室内环境检测等。地基基础是建筑物的基石,只有基础稳定且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才能保证整个建筑物的安全,地基基础检测分为以下内容:地基及复合地基承载力检测、桩的承载力检测、桩身完整性检测、锚杆索定力检测等。主体结构检测包含以下内容:混凝土、砂浆、砌体强度检测,钢筋保护层厚度及间距检测,后置埋件性能检测,构件截面尺寸检测等。主体结构在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有施工质量问题,通过后期实体检测能够有效检测出实体质量,为建筑物的安全保驾护航。建筑节能检测包含以下内容:门窗现场气密性检测、外墙节能构造检测、外墙基层与保温层粘结强度检测、外墙传热系数检测等。节能影响整个建筑物使用的舒适性及能耗评价,尤其近些年高层住宅外墙保温大面积脱落的很多,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所以进行节能检测能有效避免一些事故发生,保证施工质量。建筑幕墙检测包含以下内容:幕墙的气密性、水密性、风压变性能力、层间变位性能检测、硅酮结构胶检测等。现代建筑幕墙使用越来越多,但是对于幕墙的现场检测却很少,应该有效地把握现场的安装质量及使用功能。
结语
综上所述,维护建筑工程安全质量,必须依法做好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监测工作,优化检测仪器设备,控制好外在温度与湿度,规范质检流程,优化刚性混凝土结构质检方案,在了解混凝土材料性质的前提下分层做好质检工作,确保刚性混凝土材料的防水能力、抗渗压力与力学性能符合标准施工要求。此外,必须做好建筑防水层检测工作。
参考文献
[1]朱秀猛.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的检测途径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31):166.
[2]代真堰.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及应用分析[J].中外企业家,2018(18):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