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是城市发展的基础,不仅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便利,也是国民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在市场竞争加剧,资源环境破坏的大背景下,绿色施工理念应运而生,要求对传统施工模式进行变革,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尽量降低能耗、减少成本,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故本文对此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绿色;理念;市政;基础设施
引言
随着城建进程愈加深入,对于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来说,若想确保建设紧跟城市建设趋势,需秉持以“绿色理念”为导向推进施工。绿色理念需要从传统施工出发予以改革,除了保障质量外,还应有效控制能耗与建设成本,确保工程效益契合预期目标。
1绿色施工理念在工程施工中的重要性
简单而言,绿色施工理念是在实现质量、安全目标的基础上,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节约资源能源,避免或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该理念的提出是可持续发展观在建筑工程领域的体现。从施工单位的角度来看,要想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须在施工期间加强管理,从污染控制、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等方面入手,制订完善的绿色施工组织设计,减少对周围环境和生产生活的干扰。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工程具有工期长,规模大,技术复杂,专业性高的特点,绿色施工理念的体现,要求采用新型工艺和技术,选用节能环保材料,合理配置人员、机械等资源,提高施工管理水平。分析绿色理念对于工程施工的重要性,主要包括以下几点。有利于改革传统的施工技术,延长工程的使用寿命,最大程度上发挥基础设施的功能作用。促使施工建设向着更安全、经济、环保、高效的方向发展,为企业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提升市场竞争力。绿色施工过程中,会对人们的思想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推动整个社会形成节能环保的观念,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推动绿色理念融于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施工的相关要求
2.1结合气候条件
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施工由于工期长,会经历季节变更,因此施工时要考虑到气候条件。对于施工企业而言,关注气候特征才能合理控制各项成本支出,避免因气候变化影响施工作业顺利进行。具体包括以下几项。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关键施工、重点部位要在不利气候来临前完成,如在雨季前完成土方开挖、基础施工。做好场地排水、防洪工作,避免对材料、机械、人员造成危害。施工场地的布置要考虑到气候变化,以木工棚为例,应该布置在下风向。夏季施工或冬季施工时,应针对混凝土、深基坑、土方工程,制订有效保护措施。
2.2对场地干扰进行把控
对于基础设施来说,其施工通常会经过由平整场地至废物处理等多项环节,上述环节会使基础设施四周的地形地貌、地下水位以及动植物等遭受影响。有的会给现存文物或者是特色资源等代开破坏。因此,推进绿色施工必须对场地干扰进行把控,对于生态环境做到充分尊重。建设企业需要以当地自然以及构筑物等诸多特征为导向展开设计、施工,有效保护此类特征。例如,施工时应深入了解对应的保护区域与方法,并降低临时设施和管理等的数量。此外,还应从库存区域出发加以规划,从而对材料设备等的过多搬动进行规避。
2.3提升工程资源使用率
对于基础设施来说,其施工必须依靠巨大能源消耗,因此,提升资源效率显得极为关键。可以通过:施工需要针对水源使用加以监测,可以进行小流量设施的装设,并有效利用雨水或是废水;还应节约电能,施工时可于现场进行节能灯具、声光传感器等的装设,设备选取也可依据“节能原则”进行;还应对材料损耗进行把控,不论是材料采购还是后续库存和搬运,均需要对不必要支出进行把控。例如,对于钢筋使用来说,便需要对其加工、焊接相应参数进行计算,从而避免钢筋浪费。
2.4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施工需要以巨大的能源消耗为支撑,提高使用效率才能减少浪费,进而降低资源的使用量,具体如下。节约水资源。对水源使用进行监测,装设小流量的设备,对雨水和废水进行合理利用。节约电能。
可在施工现场安装节能灯具,使用声光传感器对照明灯具进行控制,选用节能型的机械设备。
3推动绿色理念融于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施工
的技术分析
3.1水源回收利用相关技术
首先,基坑降水可依靠土层具备的自渗作用引导上层水向着下层集中,确保水向着地下回灌从而展开回收利用。其次,还应针对降水做到适当地抽取存放,随后加以合理利用。对于雨水来说,需要经历由收集直至沉淀处理的流程操作,随后可将其用在洗车、现场抑尘等作业中,若其处理达标还可将其用于混凝土养护或者砌筑抹灰等作业,对于生产废水来说,则需要借助过滤、沉淀等系列措施予以处理,做到二次利用。
3.2噪声控制
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施工中的噪声污染,主要来自于各种机械设备的运行,从该角度出发,噪声控制的根本方法在于使用噪声小的设备,如发电机、装载机等;同时合理设置机械的安放位置,尽量远离居民住宅区,降低噪声分贝。以上两种方案难以实施或无效,就要采用隔声措施,可在声源处安装消声器,消声效果一般在10~50 dB之间。如果从传播途径上进行消声,则可使用吸声材料或隔声材料。对于前者,常见如木丝板、玻璃棉、塑料薄膜能吸收部分噪声;对于后者,则是建设混凝土挡墙,要求大于声源的波长,从而隔绝噪声。另外,对人为噪声的控制,主要是禁止大声喧哗,避免使用高音喇叭等。
3.3“三新”技术推广与应用
“三新”技术作为保障绿色施工的重要手段,要求建筑企业按照工程质量样板引路,精细化施工管理模式,大力推广建筑绿色施工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应用,鼓励企业推广运用绿色建造方式,如采用铝合金模板,预制混凝土整体构件,整体爬升式外脚手架等绿色施工技术及工艺,应用纳米涂料,玻璃纤维筋等新型材料,减少建材消耗和施工现场扬尘,促进工地文明施工标准化建设,提升建筑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在施工管理的过程中,应以生产进度、质量保证、安全风险防控等为出发点,通过强化制度建设,参观学习,总结及创新,将工程建设中的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的管理工作和现场生产密切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三新”技术对生产的良好的推动作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使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把“三新”技术的管理作为日常工作深入开展会为工程建设绿色施工带来极佳的效果。
3.4节能降耗相关技术
该技术以电能为例,需要从生活设施和机械2个层面出发。比如,现场施工可进行节能灯具的装设,从而实现“人走灯灭”的目的,对无谓的电能消耗进行规避。再如,电梯等大型设备在选取时需要依据“节能高效”的原则。同时,还应对从业人员展开节能培训,引导其养成节约的习惯,推动施工氛围向着“节能减排”发展。
结束语
总之,推动绿色理念融于市政公用基础设施之中是市政工程向着物质、精神文明推进的重要途径,建筑企业需要明确“绿色”施工相应的要求与措施,确保企业施工紧跟绿色趋势。工程施工还应以工程实际为导向规划绿色施工基础,为强化工程相应的经济、社会效益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魏般.基于绿色施工理念下建筑施工管理探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
科技(上旬刊),2018(6):35-36.
【2】赵术平.绿色施工理念在市政工程施工中的运用方面[J].建材与装
饰,2017(51):50.
【3】张建华.绿色施工管理理念下如何创新建筑施工管理[J].城市建设
理论研究,2017(7):197-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