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建筑工程作为重要的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行业之一,其对人们的生活也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所以对其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建筑工程所涉及的内容很广泛,其中的技术也多种多样,这些技术的基本情况会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连续墙技术就是其中一种较为常见的施工技术,其大都用于维护工作中。据此情况,本文主要立足于建筑工程连续墙技术的相关内容,简要探讨了该技术的实践应用,以期促进建筑的进步。
关键词:建筑工程;连续墙施工技术;应用
通常情况下,建筑工程中的深基坑需要维护,在此过程中,地下的连续墙施工技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一技术的出现主要从城市建设开始,其作为一种新兴的方式,不仅可以维护基坑,还可以有效提升建筑效率,而且墙体自身能够承担一定的横向应力及荷载,所以被广泛应用于建筑施工中,并发挥重要作用。对此,本文主要从建筑工程连续墙施工技术的特点等出发,对该技术的实践应用进行了探讨。
一、连续墙技术的特点
1、连续墙技术的优点
连续墙技术,也就是地下连续墙技术,在施工中主要使用机械完成操作,这种操作方式的容错率相对来说并不高,还能增强生产效率,之后可不断推动建筑质量的上升。另外,机械施工通常不会浪费物力和人力,且能将工期减少,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资源与资金的浪费。并且,连续墙技术不会产生过多噪音,一般无法迫害居民生活,所以在人群密集的城市中进行施工也有一定优势。还有,地下连续墙技术,可与种类存在差异的现场土质及其他条件进行结合,无论是在砂石层、软岩或硬岩环境中,都能正常施工。并且连续墙作为建筑中的维护墙体,在承受压力方面具有较高水平,可承受约1.3m的深泥土,而且其承载力较高,其主要由钢筋混凝土构成,所以密度较高、刚度也较大,能够有效防范坍塌的意外[1]。同时,地下连续墙的透水性较差,所以可防水。这种较为科学创新的合理性施工技术,具有简洁的施工工艺,建筑施工中所需的机械以及原材料等都占据较小面积,因此在狭窄型施工现场中同样适用,进而提升整体建筑效益。
2、连续墙技术的缺点
除了一定的优势之外,连续墙技术还存在一些缺点,尤其是在施工的准备以及结束的时期,缺点会陆续显现出来。比如需要用到的设备属于中大型的设备,较为占据场地空间,可能影响工作效率。假如连续墙体没有太大的工程量,那么将体现不出成本被节约的情况。在复杂地形区域进行施工时,需要进行地质勘察,否则可能引发意外。而且地下连续墙的整体质量对整个建筑物的使命寿命及质量有深远影响,所以需谨慎。
二、连续墙施工技术的实践应用
(一)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以某一工程为例,采取连续墙技术进行维护时,应首先做好准备工作。可以了解清楚现场的情况,判断建筑施工现场的空间大小,是否可以容纳机械设备以及深挖出的大量砂石等,保证运输自由,同时还需了解现场是否存在障碍物、水电供给是否充足等情况。对基本情况进行充分了解之后才可进行施工,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可以有效避免事故多发的情况,以防施工过程中产生意外而将工期延长的情况。另外,需对地质状况进行认真的勘察,一般情况下,因地质同水质的差异较大,因此会对连续墙的基本性能造成影响,在此过程中,则需及时注明地下水的分布和流速等确切数据,以此来确定连续墙的施工工序。在对地质情况和相关的基本情况进行充分了解之后,则需对工程特点进行分析,并依据此进行施工,同时还需结合地质起伏状态以及连续墙挖槽的整体长度,确定最终的钻孔点,正常情况下,实际钻孔的深度与预设的深度相比要更高。
(二)连续墙技术的施工工艺
1、导墙的修筑
在连续墙技术的施工过程中,建设导墙可将泥浆进行储存,同时还能做好基准测量,在挖槽之前这是一项关键工作。因很多工程在完成施工之后并不会重复进行纵向的支撑或加固操作,所以,为了防止受到导墙变形等情况的影响而令钢筋笼的下方工作遭到阻碍,可采取拆模活动。这一操作的主要方式就是顺着导墙纵向的方向,在每隔一米的位置进行两道方木的增设以发挥支撑的作用,该方法可以保证工程导墙具有符合规定的强度。而后,可在导墙之外设定禁行令,令大型的机械设备不得经过导墙外侧。而在施工的过程中,如果出现轴线与内墙面不平行的现象,则需保证导墙垂直度方面不存在误差,之后需改善地下连续墙的轴和中心线,保持二者重合,此操作需在原设计根本上进行,增加宽度达到50mm,保证距离误差不超过5mm。另外,为防止由塌方引起的空洞现象,可以使用工程中的小型挖机减少回填素土量[2]。
2、处理及制备泥浆
在储备泥浆的过程中,需结合传统的施工经验,对设备和地质等因素进行分析,而后根据分析探讨的结果,设定储备量,可以设定为1d左右的用量。在泥浆池的设置中,可在每一泥浆池里设定三个格子,并保持面积相等,第一个格子制作泥浆,第二个格子负责过滤,最后一个格子做沉淀操作。处理完成之后,还需做好全面检测,保证结果符合各项指标。
3、挖槽的作业
挖槽也是其中重要的环节,在整体连续墙施工中,挖槽作业占据50%的时间,所以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保证挖槽顺利完成,则可将整体施工效率有效提升,连续墙的质量也会比较完善;相反地,如果未能完成好这一工序,则可能使作业效率降低,最终对施工质量造成影响。精确度是挖槽工作中重要的一点,如果精确度出现问题,则会引发槽壁变形等问题,进而影响整体质量。另外,完成施工工作之后,还需对杂物进行及时清理,保证槽底清洁,以便后期正常使用。
4、清底换浆
挖完槽段之后,需灌注混凝土,此时需完成清底换浆。该操作需保证完全清除槽底的各种杂物,直到满足设计规范方可停止。在清底换浆过程中,需对槽内泥浆的充足程度进行确定,进而保证墙壁稳固性。
5、处理接头管
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应将接头管缓慢拔掉,在此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步骤进行。首先在混凝土初凝时需上下活动接头管,可以每隔10 ~ 15分钟进行一次活动;坚持4~8个小时之后即可拔出。此工序最重要的就是把控时间,保证在合适时间进行接头管的活动工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中连续墙这一施工技术主要为了维护整体工程,所以需严格按照规定进行,以促进整体工程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虞星晨,吴程祎,杨斌.地下连续墙拼幅施工技术[J].建筑技术,2019,50(11):1384-1386.
[2]高山.地铁超深地下连续墙施工对周边建筑物的影响及技术措施[J].建筑技术,2019,50(11):1309-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