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融入小实验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也能够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探索欲望。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小实验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本文对小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分析,并针对目前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小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小实验;初中物理;教学策略;物理知识
引言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大背景下,初中物理的教学方法在教师的创新和探索下发生了变革。物理是初中阶段一门重要的科目,学好物理能够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小实验的作用和价值,并探索具有创新性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理论知识,进而促进初中物理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小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课堂中的重要作用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传统的物理课堂教学,常常是由教师根据课本内容机械式地讲解物理知识,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不深,同时难以产生深刻的印象,掌握和运用相关物理知识更是学生的学习难点。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对物理学科失去学习兴趣,对其未来的学习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而将小实验应用到物理教学中,能够有效改善课堂教学效率不高、学生学习兴趣低下的状况。在趣味性较强的小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被充分调动,在实验中体会到学习物理知识的乐趣,而且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在动手和动脑的过程中,学习潜力被充分激发,对物理知识的学习更加积极主动,进而有助于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1]。
2.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活跃课堂气氛
传统的物理教学方法使初中物理课堂的气氛沉闷,师生之间缺乏互动和交流,容易使学生对教师产生距离感,甚至会使学生对物理学习渐渐产生抵触情绪。基于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合理的方式设置小实验,将小实验融入教学中,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同时借助小实验的操作过程增强学生和学生、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师生间的沟通一旦增多,就能拉近师生的距离,学生面对物理知识和教师,没有了紧张的情绪和恐惧的心理。此外,小实验的过程是由学生和教师共同创建起来的,课堂氛围轻松愉快,增加了学生主动参与物理教学活动的兴趣,既加深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也提高了其对物理知识的应用能力,进而促进了初中物理教学效率的提升[2]。
二、目前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物理学习兴趣较低
兴趣是一切学习活动的基础。学生对物理知识产生兴趣,才能够逐步提高物理学科的学习能力。
初中生刚开始接触物理学科时,面对复杂、枯燥的物理理论知识学生常常是一头雾水,尤其是如果物理教师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授课,对照教材笼统、机械式地讲解知识重点,就容易使学生降低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甚至对物理学习产生抵触心理,长此以往,会对学生的物理学习和未来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3]。
2.物理課堂采取传统陈旧的授课方式
从目前初中物理教学情况看,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通常会硬性要求学生记住物理公式和物理概念等知识重点,并按照传统的授课方式开展物理教学。学生在枯燥、单一的物理学习环境下,即使记住了物理课本上的重要知识点,也无法将其合理地应用到实际生活和生产中。物理课堂的授课方式陈旧,学生对物理学习的主动性不高,同时小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也被忽视,导致物理课堂缺少实验演示和操作,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物理学习能力的发展。
3.师资力量和物理实验设备欠缺
初中物理教学质量的好坏还会受到教师队伍素质的影响,目前初中物理教师的专业素养参差不齐,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重视度不足,如学生在课堂上出现走神、错误理解知识点等,可能还会受到教师的批评,这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产生消极影响。另外,有些物理教师的教学水平不能与时俱进,无法实现物理学科的创新教学,再加上部分初中学校的物理实验工具和设备不完善,使得物理课堂难以开展实验教学,阻碍了小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推行和应用[4]。
三、小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结合教学内容创设合理的小实验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充分重视小实验的重要作用,将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并安排合理的小实验教学,使学生能够在直观的演示和操作中深入理解物理知识,提高掌握和运用物理知识的能力。此外,教师在创设小实验时要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避免出现实验和教材内容偏离的现象,背离了开展小实验的最终目的。针对较为抽象的物理理论知识,教师可以借助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来开展教学。
2.结合学生特征设置小实验
初中阶段的学生年龄特点较明显,对新鲜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物理教师要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物理小实验,通过小实验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好奇心,提高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和探究欲望,进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提高教师素养,完善教学设备
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个人素养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之一。学校应当定期组织物理教师参加进修和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同时学校应根据进修和培训的具体内容设置相关考核,包括教师的考试成绩和培训态度等方面,并将其作为评选优秀教师的重要参考信息。另外,学校还应加强对物理学科的实验设备的重视程度,保证实验工具和设备的完善,促进实验教学的顺利开展,提高物理学科的教学效率[7]。
参考文献:
[1]林霞.“小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37):173.
[2]陆余.“小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建议[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02):2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