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课外阅读促进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发展的策略研究吕坚

发表时间:2020/6/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期   作者:吕坚
[导读] 加强自身语文知识的积累,达到促进教育教学发展的最终目的
        【摘要】:在当前的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加强阅读习惯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应注意在阅读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阅读价值和提高阅读能力,通过发展阅读能力,学生应在对课本内容有全面了解的基础上,,加强自身语文知识的积累,达到促进教育教学发展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课外阅读;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发展策略
小学学生由于年龄小,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由于知识思维的发散往往会有一定的学习障碍,在接触传统文化内容时,是不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促进自我素质能力的提升,导致学习效率低下和阅读能力低下等问题。为此,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探索课外阅读方法,并通过开展阅读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作用
1.提升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语言理解能力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必备技能,同时,它也体现了学生对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掌握。在小学,学生的思维和心理正在发展初期,学生的理解力仍然相对较差,通过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我们可以逐渐使他们理解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具体含义,并且我们可以通过阅读文章来学习具体的写作技巧。当学生的阅读达到一定水平时,他们可以对作者的观点和思想有深刻的了解,同时可以改善他们的阅读体验,丰富自己的感受。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让学生把控文字,理解观点并描述他们想表达的内容,这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作用。
2.引导学生感悟文化
语文教学的内容继承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充分结合起来拓展课外阅读。如果老师直言不讳地将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观传播给学生,将会引起学生的极大反感,如果我们能够将传统文化的相应内容整合到教学过程中,就可以找到教学的切入点,让学生情感上培养诗词文章、古典音乐等,然后,学生的文化底蕴将不断增强。通过道德和价值观进行教育可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二、以课外阅读促进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的策略
1.注重学生文化基础的提升
核心素养认为文化是人的根源和灵魂,强调小学生必须能够掌握人文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利用人类智慧的卓越成就,培养内在精神,追求真理、善良与美丽的统一,然后成为具有一定文化基础的人,具有较高精神追求的人。例如,在教了《古诗三首》之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诸如《唐诗三百首》和《宋词三百首》之类的书,或者将下载链接以及这些书的微教学视频吸引和参与到家长的微信群中,以供家长下载。孩子从学校回家进行亲子阅读活动后,父母选择适合儿童认知基础的诗词作品进行课外诗歌阅读活动,同时进行阅读、品味、测试和思考提升学生的文化基础。


2.注重学生自主能力的培育
  核心素养认为,自主性是人类作为主体的基本属性,它强调,小学生必须能够有效地管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认识并发现他们的自我价值,发掘他们的潜力,面对复杂多变的环境,过上丰富多彩的生活。最终,他成为一个生活方向明确的人。新时代的小学生从小就拥有比较优悦的生活环境,并养成了逆来顺受的习惯,他们习惯于依赖老师学习,缺乏自主学习的动力。在课外阅读教学中,学生自主阅读意识和能力较差,推广课外阅读教学难以推进。有鉴于此,教师应负责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例如,教了《司马光》后,教师可以在互联网上搜索类似的故事,例如孔荣让梨、曹冲称像、凿壁偷光等,以显示机智、英勇、智慧和礼貌的故事。将这些内容分类并装订成册后,将它们张贴在教室的“课外阅读”墙上,以允许学生利用课间或者大课间进行课外阅读活动,或将学生分为多个课外阅读组,哪个小组阅读最深,最有感触,然后选择最佳的课外阅读小组给予物质奖励,颁发奖状等。这些方法降低了学生独立自主阅读的难度,不懂的学生可以互相交流,同时,由于课外阅读的氛围浓厚,也保证了学生的课外阅读热情。
3.注重学生社会感悟的引导
  核心素养认为社会性是人的根本属性。强调小学生必须能够处理自己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制定现代公民必须遵守和履行的道德准则和行为准范,提高社会责任感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个人价值观的实现,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并成为具有理想、信念和责任感的人。激发学生对课外阅读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责任感,已成为教学课外阅读和教师坚定不移的责任的重要内容。例如,在教完《富饶的西沙群岛》和《美丽的小兴安岭》课本后,老师可能会向学生推荐一些游书籍,例如《中国最美的100个地方》、《走遍中国》等,以便学生可以在阅读中体验祖国的辽阔、美丽和壮丽,激发学生旅行的欲望。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方面,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相关的书,如《雷锋日记》,以便学生在读书时可以记录下自己读后感,并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有责任、有担当。
结束语: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内容的积极拓展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课外阅读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学生可以接触具有不同主题和内容的课文,增强他们的知识储备和语文阅读技能的积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另外,课外阅读对学生阅读素养的发展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可以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提高学生的沟通和写作能力。因此,加强课外阅读活动,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对于促进小学语文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陈云霞.以课外阅读促进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发展的策略研究[J].华夏教师,2018,96(12)
[2]姜伟.小学生以课外阅读促进语文核心素养发展的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16(24)
[3]李丽.小学高年级学生阅览室语文阅读的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