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农村电网改造,是电网施工的一个构成部分,在电网改造的配电工程施工中,需要做好相应的管理工作,确保农网改造能够高效优质完成,为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提供基础电力能源保障。不过,从目前实际来讲,在农网改造配电施工管理中尚且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这需要相应的管理人员形成认识,抓住管理工作的关键要点,针对性落实具体工作。本文对此展开分析,剖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措施建议,希望能够给业界同仁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农村电网改造;配电工程;施工管理
从2016年开始,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工作拉开大幕,面向全国农村地区的老旧电网进行升级改造,以便农网能够适应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在农网改造过程中,需要对配电工程施工加强管理控制,不仅需要确保施工的质量达到相应标准,还需要注意对施工的成本、安全等因素予以控制,确保农网改造工作顺利推进,为农村经济发展添砖加瓦。
一、我国农村电网的基本情况
农村电力网络建设,一直以来都是一项重点工程,在很多年前,就已经开始了新农网了建设。第一代新农网建设已经过去了一定时间,这期间农村经济已经实现了很大的发展,对于电力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导致农网符合增加,逐渐无法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不仅如此,在长时间运行下,农村电网的线路、设备等逐渐老化,出现了一些潜在的安全隐患。另外随着新农村建设,农村规划也发生了变化,建筑布局的变化,也导致配电线路需要随之一同变化。综合多方面情况来讲,农村电网都需要提升日程。从2016年提出全面推进农网改造开始,部分省市已经切实展开了相关的工作,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对于尚未进行改造的地区,也需要积极推进改造施工,建设配电工程建设施工。而在进行建设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做好相应的管理工作,确保农网改造的效果可以达到较高的水平,在新时期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保障。
二、当前农网改造配电施工管理存在的不足与重要性
(一)农网改造配电施工管理的不足
就目前农网改造配电施工的管理工作开展来讲,尚且存在一些问题不足,导致管理工作的效果未能达到理想中的效果。简单来说,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技术方案的管理不足。在进行配电施工之前,需要先展开技术方案的设计,需要确定线路规划、变压器等级、电网负荷等等要素,这样才能指导施工活动的开展进行。但是从目前管理工作的开展来讲,对于技术方案的控制,尚且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未能对技术方案全面审查,尤其是没能结合实地全面考察,从而导致在施工过程中容易遇到一些意外情况,进而给配电工程施工带来负面影响。
第二,对施工过程的控制不到位。配电施工的管理,应当深入施工现场,对全部施工过程进行管理,确保各个环节的施工活动按照技术规范合理执行。然而从当前管理工作来讲,对于施工过程的控制并不到位,往往将管理重点放在了一些关键环节,比如变压器安装,电杆施工等等,而对于一些非重点环节的关注不足,比如线路铺设、零部件安装等等。对于一些细节的管理不到位,那么就可能出现一些质量问题,甚至埋下安全隐患,导致配电工程在运行中出现问题。
第三,对工程问题的处理不及时。在任何一项工程建设中,都会出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可能会引起质量问题,也可能引起安全问题,因此对于出现的问题,需要及时进行处置,避免遗留下来给配电工程施工造成影响。不过,在当前施工管理中,个别管理人员对一些问题的重视程度不足,处理过程缓慢且方法不科学,如此一来就可能造成更大的问题。比如对于配电线路安装避雷设施的施工,可能出现安装不正确的问题。如果不能对其进行有效处置,那么可能会导致线路遭受雷击。
(二)农网改造配电施工管理的重要性
施工管理活动,对于农网改造配电施工具有显著的意义,能够在多方面产生积极的作用。
第一,可以确保农网改造配电施工的整体质量,不论是变压器安装还是输电线路铺设,亦或是其他电力设备或是零部件安装,都需要通过管理来对质量形成有效的控制,从而让配电工程施工达到预期的效果,满足相应的质量标准。第二,可以确保施工活动的安全和成本。农村地区地广人稀,配电网改造建设的成本不菲。如果不能有效的控制施工,那么就可能导致成本出现招标的问题。通过有效的管理工作,便可以对成本实现有效控制。同时,还可以保证施工活动的安全性,避免发生一些安全事故。第三,保证农网改造配电施工的双重效益。经由管理工作的实施,对配电施工的质量、安全和成本形成有效管理,一方面可以确保工程的成本得到控制,经济效益有所保障。另一方面,可以让配电工程在完工后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动力,带来显著的社会效益。
三、农网改造配电施工管理的具体策略
针对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对于管理人员来讲,需要形成清楚认识,然后针对性开展施工管理活动,让配电工程施工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加强对电力施工技术方案的管理
对于配电施工的管理,首要重点就是对技术方案进行管理,这是确保农网改造配电建设施工质量的前提基础。在进行技术方案的管理中,首先需要借助BIM技术对技术方案的合理性进行验证。BIM技术是一种信息化的建模技术,可以通过数据信息展开模型构建。对于配电施工,便可以立足BIM技术,构建配电工程模型,对其中各个部分的施工环节进行审查,确认技术方案的正确性。其次,要结合现场实际对技术方案进行校验。农村地形地貌较为复杂,人员分散,这导致配电工程建设面临着较大的不确定性。所以在进行施工之前,就需要按照技术方案,和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对照,确认方案的正确性。如果发现技术方案和现场实际情况存在不符合的问题,那么就需要对技术方案进行调整,按照现场情况优化技术方案,实现技术方案的改善。
(二)加强对施工过程的控制管理
施工管理,重点在于对施工过程的控制,要对各个施工环节落实现场管理,安排专门的技术人员监督施工,确保施工活动符合技术规范,取得理想的效果。比如,对于配电施工中的变压器安装,对于安装位置就有严格要求,电源点需要靠近负荷中心,如果负荷分散,那么应该将变压器安排在大负荷区域附近。考虑到农村的实际情况,变压器安装位置应该避开低洼、潮湿积水等地点,选择开阔、干燥的地点安装变压器,同时要注意高低压线进出的方便性。在具体的安装施工中,柱上变是常见形式,使用单柱式或双柱式(如图1),这需要结合具体情况确定。一般单柱式适合安装小型的或是单相的变压器,在农村配电施工中比较常见,在安装是需要做好支撑,不仅是要支撑起变压器的重量,还需要可以支撑施工人员的重量,这样才能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对于双柱式,也需要按照具体的技术流程展开施工,做好相应的管理控制。
图1.双柱式
(三)及时处置施工问题保证管理效果
在农网改造配电施工中,还需要注意对相关的施工问题进行处置,确保施工管理效果能够达到理想状态。这就需要管理人员对施工活动加强问题排查,对质量、安全以及成本等方面的工作全面梳理,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根据问题表现形式和具体的原因,制定处理措施。比如在某些线路段的避雷装置安装不合理,那么就要及时改正,重新进行安装,这行才能确保施工质量。
四、结束语
在农村电网改造中,配电工程施工管理是不可缺少的工作,这关系到电网改造的整体效果。鉴于目前存在的相关问题,管理人员要形成认识,对相关工作针对性优化,为农网改造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罗刚,刘长江,李刚.浅谈农村配电网升级改造的规划与实施[J].农家参谋,2018(6X):8-8.
[2]田利坤.农村配电网存在问题及节能改造措施[J].农业工程,2018,8(3):33-35.
[3]雷宏.论农网改造施工中的安全管理[J].丝路视野,2018(34):278-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