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安全运行状况及问题浅析

发表时间:2020/6/16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第8期   作者:王陈欢
[导读] 随着城市及工业化进程加快,特种设备使用量逐年增加,人们对特种设备安全状况日益重视。
        摘要:随着城市及工业化进程加快,特种设备使用量逐年增加,人们对特种设备安全状况日益重视。电梯作为人民群众广泛使用的特种设备,其安全状况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如何确保电梯的安全使用,避免电梯事故的发生,已经成为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电梯安全;运行状况;问题
1电梯运行安全隐患问题

        (1)电梯事故分析。根据电梯门结构特点,电梯门系统主要的故障问题主要有剪切、碰撞以及坠井等几种类型。在实践中,电梯门锁开关、应急按钮、门锁电路出现故障问题都会造成剪切以及碰撞等事故问题。坠落井道主要就是层门损坏、强制性关门以及装置失效等造成的。(2)井道中事故与分析。随着楼层的增加,电梯井壁的高度也在不断地提升,这样就会增加电梯井道事故出现的概率。电梯井道中的事故问题主要有冲顶、蹲底以及溜梯三种类型。在电梯呈现平层停梯的过程中,如果电梯制动器没有及时进行制动,就会诱发溜梯的问题。而出现溜梯问题则会诱发蹲底的问题。电梯安全运行中,制动器是较为关键的。制动器直接影响电梯运行,安全性以及乘客舒适性。机械故障主要就是因为机械性的磨损或者锈蚀等问题而导致制动器抱闸的制动力矩不足而诱发的问题。出现电气事故主要就是因为位于在电梯两个独立电气装置中的接触器主触点没有发动,但是电梯继续运行而诱发的事故问题。
2电梯安全运行状况及问题
2.1工作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比较淡薄

        随着电梯大规模的投入到现代化城市当中,其安全性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管理,大多数人的潜意识缺乏对电梯的认知和了解,除了能够感受到电梯带来的方便快捷之外,并不具备相应的安全意识。但是不知道电梯在日常使用过程中也要定期进行维护,否则很有可能会出现安全隐患。相关物业管理公司也并未重视监督电梯使用的状况和责任,相关规定支出,电梯维护人员要定期检查安全开关、对电梯进行润滑,及时检查相关部件。电梯维护对技术要求较高,大多数的企业甚至在没有监督的状况下进行维保工作。
2.2人为因素造成电梯出现故障

        生活垃圾导致开门受阻、装修垃圾导致开关门受阻、野蛮搬运导致电梯门变形而无法运行以及日常生活中居民使用电梯时不注意成为电梯频频损坏的主要因素,导致电梯故障频发。在日常检验过程中发现,大多数电梯机房没有防尘装置,也没有降温设施。机房没有降温设施,夏天机房内温度一旦超过40℃,极易导致电梯自动控制系统失效,发生死机从而产生电梯困人或其他故障。而大量灰尘附着在电梯电路板和相关电子元件上,容易造成电子元件的短路而烧毁电路板。
2.3电梯本身存在问题

        电梯本身主要被划分成为八个子系统,分别是:曳引系统、导向系统、门系统、轿厢、重量平衡系统、电力拖动系统、电力控制系统、安全保护系统。根据近几年电梯的使用情况可得出,电梯问题的出现主要集中在电梯骤停、电梯下降和电梯显示故障等方面,而最影响电梯安全性能的因素就是电梯本身,因为电梯本身和零部件遭受损坏有着密切联系,并且还能有效排除人为干扰因素。所以,在运用电梯的过程中,相关人员有必要对电梯展开检修和维护工作,从而发现电梯在运行过程中存有的危险因素,最终降低电梯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
3电梯安全运行问题的解决措施
3.1强化群众监督意识,加强电梯检修与监管

        公众要对电梯安全工作进行监督,可要求物业公司定期公布电梯安全运行情况。一旦发现违规法使用电梯或损坏电梯的行为,要及时向安全监察部门投诉,遏制乘梯不良行为。若电梯发生故障及事故应马上通知相关人员迅速进行检修,以保障顾客的人身安全。在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建设“互联网+电梯安全监管服务平台”的同时,运用现代互联网技术,提供更加便民、科学的监管服务。


3.2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强化责任意识

        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是电梯安全运行的前提和基础保障,当前,国内与电梯安全相关的制度体系还不够成熟和细化,操作性不强。因此,电梯的使用主体以及相关单位应当严格按照相关规章制度,针对其自身状况,进一步完善制度体系,保障其可操作性以及实用性。要详细的了解每一个操作的步骤,尽可能避免出现违规操作的状况。当工作人员没有按照规章制度进行操作的情况下,应当给予相应的处罚,也能够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企业和社区应当加强电梯安全使用相关知识,对维保部门以及使用部门加强宣传教育,不断提升安全管理意识。
3.3强化电梯质量与运营管理

        对众多已经发生的电梯安全事故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电梯本身缺陷导致的事故比例占事故整体的68%以上,而使用不当及运营管理问题引发的事故比例占整体事故的32%左右。由此可见,强化电梯质量,并重视电梯的使用与运营管理是保证电梯安全运行的重要措施。为了更好地落实质量管理工作,相关部门必须建立严格的监督管控机制,将事故发生频率降到最低。在电梯的安全管理过程中,如果存在工作人员明知电梯有安全隐患却知情不报的情况,必须严惩,予以开除并追究相关责任,对使用不当造成安全事故者,需进行相应经济赔偿,严重者要追究相关刑事责任。电梯的日常安全维护离不开物业公司的管理,物业公司的日常维护质量直接关系电梯的实际运行状态,负责电梯维护工作的物业单位必须严格履行管理义务,在工作中遵守相关技术标准对电梯实施安全检测和维护管理。另外,为保证电梯维保单位的工作质量,必须安排第三方对其日常管理工作实施监管,电梯的生产单位、使用单位、维修保护单位以及监管部门各司其职,各自完成应尽义务,才能保证电梯的运行安全,为人们提供便利。
3.4运用先进的电梯检验检测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电梯行业也应当与现代社会做到与时俱进,除了要对电梯检验检测工作高度重视以外,还需要运用先进的电梯检验检测技术,确保电梯的安全运行。一般情况下,当电梯发生故障后,相关人员都习惯性地从全方面角度检验监测电梯故障因素,从而对收集到的信息数据展开整合和分析,其中包含电梯电压、电梯门开关以及轿厢温度等,通过全面分析后,才会提出有针对性的检验检测处理方案。此方式不仅浪费了工作人员大量时间和精力,还给电梯检验检测工作加大了局限性。相比人工智能检测方式而言,此方法主要是基于人工神经网络和专家系统网络等方式,对电梯故障问题展开检验,不仅能提高电梯故障监测效率,同时还能提高故障问题的解决水平。与此同时,还能及时把收集到的数据信息传输到监控中心,让专业人士通过精细化的数据对比分析后,方便现场维修人员及时锁定和解决,电梯存在的故障因素,通过解决故障源头的方式,确保电梯的安全运行。
3.5快速应对电梯突发事件

        电梯在运行中如果出现安全事故问题,势必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对此,电梯使用单位以及维护、保养单位要在电梯运行中制定详细的应急救援处理方案,根据事故问题、程度等因素有序救援。检验检测机构、简短单位则要定期的督导管理,做好应急演练;通过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了解电梯安全运行知识以及各项参数标准,进而保障可以及时有效、快速的反应电梯突发事故问题。
4结束语

        在日常生活中,电梯事故的发生极其容易引起公众、媒体、社会的重点关注,因此对电梯安全隐患的排除和整改显的更加重要。本文对于电梯安全状况进行分析,就是为了大家能从中得到启示,能从使用管理水平、政府监管水平等方面增强电梯安全意识,提高管理水平从而防范相关事故再次发生,保障城市电梯安全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董幼鸿.城市公共安全治理对策—以住宅小区电梯安全治理为例[J].行政管理改革,2015,01:49-52.
[2]吕美玲.公共治理视角下广东省电梯安全监管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8.
[3]陈军胜.新形势下肇庆市公共场所电梯安全监管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