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视角下乡村振兴制约机制研究

发表时间:2020/6/16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第8期   作者:杨杰玲
[导读]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成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大举措。
        摘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成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大举措。贫困地区既是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又是乡村振兴的重点区域。
        关键词: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制约机制
        引言
        精准扶贫已经取得很多成果,我们要在新时代做出更多的努力,要有脚踏实地的实干态度和着眼长远的战略眼光,完善推进稳定脱贫的机制,促进乡村经济发展。
        1乡村振兴背景
        脱贫致富是振兴农村经济的前提。目前,许多贫困地区已基本脱贫,剩下的贫困人口大多在深度贫困地区。精准扶贫正处于最困难的阶段。难度不断升级,效果缓慢。着力解决贫困农民的困难,为农村振兴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乡村振兴战略是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针对于三农问题中突出的农民收入问题、农业发展问题和农村建设问题,而具体延展开的全面改善农村就业环境,提升农民收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的全方面振兴农村的战略方针。三农问题的解决需要各级单位全面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各地结合自身情况认真解决好三农问题。
        2精准扶贫视角下乡村振兴制约机制
        2.1转变发展方式,实现产业兴旺
        各县区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养、乡村旅游、特色文化等优势产业;加强合作社的规范管理,强化合作社带动建档立卡户的能力,提高技能培训的针对性,通过以奖代补等方式激发农户内生动力,强化产业发展与建档立卡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对有劳动能力和有发展愿望的建档立卡户通过扶持特色种养业来激发农户的积极性,通过扶持发展生产,实现就地脱贫;而对有劳动能力,但没有经营能力可以通过资金或者劳动力入股的形式加入合作社、龙头企业,进而提高其财产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
        2.2建立健全的脱贫体系
        健全的脱贫体系要求领导干部与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基于此,应对现行的帮扶队伍进行优化处理。健全的脱贫体系利于帮扶队伍要对精准扶贫工作的具体情况的了解,对农村的经济状况和贫困户的需求有进一步的认识,从而避免扶贫工作过于表面。积极提拔本地人才,充分发挥本地人才的带头模范作用,加大力度宣传优秀事迹,促进脱贫致富的思想理念。然后从各个层面加强对脱贫工作的引导,提高农村精准脱贫的方向性。做好精准识别,严格确定贫困人群,避免产生金融“脱贫”现象;实现任务分配,保证各贫困地区相应的贷款投放均有分配;落实政策,与当地部门建立稳定的联系,并定期召开扶贫工作会议,有利于扶贫工作的顺利进行。
        2.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攻破制约发展的瓶颈
        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整合资源,强化政策倾斜,加大投入支持力度。加快贫困地区乡村组道路改造、危房改造、农村安全饮水、污水处理、农田灌溉、电网互联网、文化设施等项目建设,加大行业项目倾斜支持,构建教育、医疗卫生、文化、金融保险支持等服务保障覆盖面,构建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保障体系。
        2.4健全基层扶贫机构,促进乡村人才振兴
        加快扶贫专职人员、高层人才、农业专家、基层管理者、“三乡”人才向深度贫困地区流入,加强精准扶贫人才队伍建设,支持高素质带头人领导致富,增强基层扶贫战斗力。要落实干部驻村机制,充分发挥工作队作用。探索公务员制度由财政拨款向村委会延伸。要在贫困地区引进专职公务员,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不断提高贫困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

要加强对职业农民和新业务实体的培训,为精准扶贫奠定“最后一公里”的坚实基础。培养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商务人才主要包括主管的政府人员、网店运营人员、跨境电商人员、微营销人员、短视频制作人员、直播人员等,不仅需要有农村电子商务意识,还要有农村电子商务技能。而且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及用户消费观念的改变,农村电子商务经营方式和推广手段也在日新月异,不断丰富,从原来的基于第三方平台开店,到现在基于社交平台的短视频、直播、微店等,而且原先基于第三方平台的经营模式,由于流量成本、经营成本等不断上升,使得从事农村电子商务的各类主体都在积极学习新的电商技能。这就要求所有类型和层次的农村电子商务人才都要不断学习,不断更新自身对农村电子商务的认识和理解,只有这样,才能紧跟时代发展。因此当地政府一方面需要定期组织农村电子商务人才的相关培训、交流等活动,从内培养人才;另一方面需要积极引进农村电子商务人才,从外吸引人才。
        2.5产业集聚形成
        针对某个贫困区域的精准扶贫工作不是短暂的,而是一个持续过程,即使在这个区域脱贫后,农村电子商务的工作依然要开展起来,而且要发展的更好,以便帮助该区域农民致富,这就需要该区域围绕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和持续性地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产业集聚形成以后,不仅能够促进该地区农村电子商务业务的发展,也能对该地区未来农村电子商务区域品牌化的形成起到一个促进的作用。产业集聚形成需要具备以下一些因素,一是领军企业,领军企业在产业集群形成过程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是最根本的动力因子;二是产业链完整,农村电子商务发展需要具备产品开发、电商运营、视觉设计、网络营销、物流运输、人才培训等业务主体的参与;三是氛围浓厚,一个区域只有通过主体之间的不断交流,才能不断提高自身对农村电子商务精准扶贫工作的理解和认知,并不断吸收新知识、新模式等内容,这就需要政府和行业积极组织。
        2.6完善监管制度
        在成立一个帮扶团队时,要进行统一的培训和指导,银行的金融监管人务必要切身的去了解农村地区的经济和金融业务,可以在培训期间直接下放到各个网点,每个地区的网点配备相对应数量的人员,而且还要根据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状况制定相对应的金融信贷业务,让农村贫困户能享受到同等的金融服务。提高贫困户的扶贫意识,积极参与扶贫工作,同时确保金融机构能够实时获取贫困地区信息,要加强金融机构扶贫信息共享措施,实现精准有效扶贫,完善政府评估、监督和评估机制,并强调对扶贫单位相关工作实际执行情况的考核,此外,要集中财力,做好各部门联动,集中各机构资金、社会捐赠等方面的社会资本资源,协调好各部门之间的财物及人力,进而实现顺利进行扶贫工作。
        结束语
        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深入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精准扶贫工作面临着新的要求,不仅要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同时也要保护好乡村生态环境、助力乡村产业发展,更要传承乡村文化等,因此有必要对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精准扶贫体系进行深入研究,以便更好地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助力我国脱贫攻坚战。
        参考文献:
        [1]樊晓蛟.乡村振兴视角下农村金融精准扶贫思路的探索[J].粮食科技与经济,2019,44(12):140-141.
        [2]张敏敏,傅新红.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的联动机制建构[J].农村经济,2019(12):33-39.
        [3]傅安国,吴娜,黄希庭.面向乡村振兴的心理精准扶贫:内生动力的视角[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7(04):25-33.
        [4]郭远智,周扬,刘彦随.贫困地区的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内在逻辑与实现机制[J].地理研究,2019,38(12):2819-2832.
        [5]李小佳.以精准扶贫为动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J].智库时代,2019(51):16-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