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注重城市建设领域的科学发展理念,实现现代建筑的高质量发展,必须处理好园林设计和城市建筑之间的关系。在城市规划中保证绿化率,对绿化的合理分布进行科学管理,在提高城市空气质量的同时,给居民全新的生活体验。目前,我国城市绿色发展已经走上正轨,未来必将高速发展,成为时代主流。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了城市建筑规划中园林景观设计的运用。
关键词:建筑规划;园林景观设计;运用
中图分类号:TU986.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建筑设计与园林景观设计之间密不可分、相互影响。在环境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应从整体角度全面规划,深入了解周边环境情况,并将园林景观与建筑景观设计相融合,促使两者保持协调。同时,需重视建筑设计与园林景观设计融合技巧的分析,以确保最终环境效果最优化。
1 建筑设计与园林景观设计融合的必要性
当前我国正着力推进美丽中国等规划的实施,在此过程中建筑设计与园林景观设计的同步进行,保证了建筑设计与园林景观设计的效果在作用空间中良好发挥,将建筑设计与园林景观设计相融合是整体规划建设实施的必经途径,融合建筑设计与园林景观设计的必要性主要为:(1)能继续推动我国绿色建筑理念的落实,提升我国的城市整体规划效果;(2)优化我国的建设(或者可以是城市)环境,强化我国一体化建设理念及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落实力度;(3)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我国城市生态宜居的建设目标,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4)将建筑设计与园林景观设计相融合,可以进一步凸显我国的人文建设精神,将自然与建筑融为一体的理念进行了充分的落实[1]。
2 当前我国建筑规划和园林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当前建筑规划和园林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当前哪个国家或者地方的建筑规划和园林设计存在问题,是不是应该在当前后面加上国家?]
2.1 起步晚,发展经验不足
我国“绿色城市[这一处是不是应该用城市绿色发展,感觉绿色城市发展似乎有点拗口,您看着修改吧!]”发展起步较晚,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城市发展[是不是应该加上这个,您自己看看]存在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发展的现象,绿色城市建设的经验相对缺乏。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与落实,绿色城市发展理念才开始得到大范围落实。然而,在实际建设过程中,我国大多数城市只是实现了绿色城市发展和城市发展的共存,却难以实现共融。
2.2 人口密集[人口密度什么?是不是应该说人口密度过大或者是人口密度大?],规划难度大
我国人口基数大,城市居住人口远远大于城市人口,这就导致城市人口密度过大,一方面居民对现阶段住房的需求量大,另一方面,建筑密集的老城区改造困难。这两个因素都增加了建筑规划与园林设计融合的难度。这也是导致我国城市绿色发展艰难的问题之一。
2.3 高质量园区需求量大
在高质量园区发展困难的同时,居民对高质量住宅园区却有着广阔的需求。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居民对住房周边的交通、位置、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也为优质的建筑设计和产生奠定了市场基础[2]。
3城市建筑规划中园林景观设计的运用
3.1 做好整体设计规划工作
园林景观设计场地选择结束后,设计人员需要对整体图形进行设计,提升认知能力。在总图设计结束后,建筑设计人员需要结合建筑使用功能对整体空间、办公空间和私密空间进行合理规划设计,专业划分并不明显[这几个字是否要去了?我不懂是不是你们的专业术语哈,您看着决定是否要删去!]。设计人员需要对项目概况进行整体把握,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建筑中的环境因素,各个空间应具备特定的功能属性,从而融合考虑其环境设计思路,工作、娱乐以及休息等功能区应根据其功能定位进行针对性设计,对应的环境布置应满足功能,和谐和融合。
3.2 将园林景观设计融入城市建设中
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融入大量的园林景观园区,对城市绿化进行合理设计,在基础设施和住房建设过程中,注重绿化的设计。针对不少城市存在绿化率低、绿化观赏性低和实用性低的情况,从绿化的合理分布着手,既要保证合理的绿化分布,同时也要为创建更美的绿化布局,为打造园林城市而努力。园林设计应当注重与建筑的一体性和实用性,合理利用剩余空间和剩余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在绿色景观的空间布局上注重实用性,避免因空间设计上的不合理给居民带来负面的影响。总而言之,在景观设计上应当注重工点设计,空间布局的合理性,因地制宜地进行设计,在建筑规划阶段,应该充分考虑建筑景观园林的布局空间和总体形态,合理规划,在设计阶段能够进行深化研究,深化设计。
3.3 将园林设计与区域特色和人文理念相结合
园林设计本身并不具有特定的情感表达,只有当园林设计与人的情感发生共鸣,符合社会需要的时候,才会真正具备与建筑契合的相关因素。园林设计应当同区域文化特色相结合,这样能够有效突出区域特色,使不同地区的建筑具备地域风格,这也是当代居民所需要的家的氛围。在园林设计的同时,不仅仅要注重共性,地区特色也就是设计个性也是必不可少的。
例如在芜湖古城的景观设计中,基于建制最完整的城中古城的理念,考虑平衡古风古韵的文化特色以及时尚现代的城市生活,在景观设计方面即为戏剧分镜头式的景观场景设计,基于“城”整体风貌的景观定位,将古城的旧与城市的新进行拆分思考,设计沉浸式场景,最后通过闲街、悠巷进行衔接,从而实现景观设计与区域特色和人文的深度融合
3.4深化景观设计在建筑现状下的功能分区及细节
功能分区的概念为采用全方位、多层次的方法对不同功能各自的特点及其关系进行分析,基于分析给出功能的详细位置和范围以及他们之间的联系。功能分区的基本原则为“封闭、开放、动静结合”,根据规划阶段的成果进行环境的深入分析,确定功能区,人们的活动轨迹以及建筑与景观在空间结构上的融合。
功能分区应基于封闭与开放、动静相结合的原则,立足于整体景观规划基础下对环境进行的全面分析,从而确定特定区域,明确人行动线,进一步完善建筑与景观的空间结构。现有的城市设计中,诸多案例中建筑结构与景观布局不协调,不融合,主要表现为园林景观设计未较好地满足建筑设计在周边环境方面的要求,建筑设计未充分考虑建筑和园林景观的和谐性。故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的同时,应充分分析论证其环境协调性,环境生态性,施工的难易程度和工程造价等因素,充分分析基础资料的水文地质,环评水保等进行针对性设计,利用合理的景观布局弥补建筑与室外的不协调空间,合理的设计分区对设计方案进行科学的优化和改进,促使园林景观设计效果满足城市整体规划布局的要求[3]。[一大段应该都是引用的,字数过多,可能会造成重复率过高的问题]
3.5 强化双重设计理念
据有关调查显示,当前阶段我国在建筑设计与园林景观设计的融合上仍然与世界发达国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说明我国在融合设计道路上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从我国当前的发展情况来看,园林景观设计和建筑设计的融合也具有着良好的应用环境,因此要想进一步推动融合设计的实施进程,还应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强化双重设计理念建设,以下对其提出相关建议。
(1)双重设计理念,就是建筑设计理念和园林景观设计理念,在实际建设时,相关融合设计负责人应该对建筑设计人员和园林景观设计人员的设计意识进行全面提升,保证融合设计理念的作用效果。为全面落实建筑设计与园林景观设计的融合应用,还应该在融合设计的过程中积极提升设计人员的设计理念水平,借鉴先进的融合设计经验,将其与我国设计环境进行融合。[第二点似乎与第一点的意思有重复]
(2)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应该具备动态调整设计的理念,在实际景观工程施工时,应不断地检验其与建筑结构,周围环境的融合协调程度,如有不协调不融合的工点应及时动态调整设计,不断地检验和修正设计。
4 关于建筑设计与园林景观设计的研究前景分析
建筑设计与园林景观设计的研究前景分析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具体的阐述。一方面,作为设计中的两个方面,两者虽然有共同之处,但是目前对于两者的融合方法还是存在一定的欠缺。所以就需要不断加强对于两者设计理念以及方法的研究力度,发现更多符合实际的融合方法及路径,推动我国设计行业得到更好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在建筑设计或者园林景观设计领域系统的学科发展起步较晚,,导致目前我国在该领域的发展水平相对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这句话是不是有些欠妥当?]所以需要加强对其他国家先进技术经验的学习,取其精华,为我所用[4]。
结束语
为了有效推动我国建筑设计与园林景观设计行业更好的发展,就需要针对目前两者融合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做出积极的改进。设计是一种无声的表达,但设计又能够将人带入到情境中去,抒发自己的情感。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逐渐适应快节奏的生活,这时设计就应该在符合时代发展的同时,进一步满足人们的精神方面的需求,使人们在欣赏的过程中可以慢下脚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参考文献
[1] 林瞳. 建筑规划和园林景观设计的共融[J]. 住宅与房地产,2019(04):36.
[2] 解维威. 建筑规划和园林景观设计的共融[J]. 住宅与房地产,2018(22):39.
[3] 牛东伟. 建筑规划和园林景观设计的共融[J]. 建材与装饰,2018(19):53.
[4] 范文韬. 建筑规划和园林景观设计的共融分析[J]. 住宅与房地产,2018(13):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