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迅速,市政工程的发展也有了改善。市政桥梁项目中,常会应用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该技术不仅工艺简单、而且适应力强、成本低,因此被市政桥梁工程广泛应用。
关键词: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技术;市政桥梁工程;应用
引言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变化,经济市场方面对于工程施工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本文在市政桥梁施工中应用了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以便充分发挥出该项施工技术的最大作用,及时排除工程施工中的安全隐患。需要注意的是,市政桥梁建设过程应重视市政桥梁的稳定、荷载能力,明确工程施工的具体要求,从而确保市政桥梁施工的效率。
1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原理
社会经济的发展为道路工程建设提供了助推力,其中桥梁建设规模逐步扩大。从大量公路桥梁建设状况来看,钻孔灌注桩是主要的基础结构,有助于改善地基承载力不足的情况,为桥梁整体提供了稳定的基础,具有优良的应用效果。桥梁建设中,钻孔灌注桩施工中采取的是灌注混凝土的方式,在设备的辅助下提供高流态混凝土,使其能够被有效注入桩孔中,最终形成稳定的桩结构,如图1所示。施工中灵活调整出料口,使其与混凝土维持在足够合理的距离区间内,在此条件下逐步提高导管,从而使全新混凝土在足够的压强作用下被充分挤入已经结束灌注的混凝土中,最终构成完整的桩体。
图1钻孔桩施工泥浆示意图
2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要点
2.1做好施工前准备
在应用钻孔灌注桩技术时,要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首先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评估。然后在设计图纸、施工方案、施工工艺等。最后在对方案进行评估,做好应急预埋处理。该阶段的注意事项是机具、泥浆地、应急预埋方案。其中机具要选择断面小、振动幅度小的,避免破坏桥梁的基础。泥浆地可以采用泥浆船配合泥浆车的形式,来保证泥浆地的质量,为后面的钻孔打好基础。应急预埋方案,要保证其有效性,因为施工场地会有很多的限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必须要做好安全、环保等各种预案。
2.2保证施工要点
做好充分的施工准备后开始施工,施工需严格地按照施工计划来执行,保证各个施工要点。加强对施工现场的检查工作,对每个环节进行测量、评估、审核,保证每个环节的施工质量。该阶段需要注意施工材料、施工技术。其中施工材料要准确、充足、设备要到位。施工技术,就是轴线、控制点、深度、污泥状况等要跟保证跟计划一样。如果有差异的地方,需及时进行调整,避免后期出现塌孔现象,如果施工中出现冒浆的现象,需立即停止施工及时进行补救。
3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技术在市政桥梁工程中的应用
3.1循环钻施工方法
全站仪测量放样,确定区域内各桩的具体位置,汇总放样资料后交给监理工程师,若通过检验则可以正式引设护桩,具体选择的是设置木桩的方式,将其置于桩基的四周,此举的目的在于加快各工序检测速度。(1)埋设护筒。本项目施工中所用钢护筒厚度均设为5mm,要求其具有严密性,不发生漏水现象,相较于桩径护筒内径比其略大20~40cm。根据放样结果合理埋设护筒,结合实际情况调整护筒,目的在于确保其中心竖直线的合理性,能够与桩中心线达到相重合的状态,应满足倾斜度≤1%的要求。以地面为基准,埋设护筒后其顶端与之应形成0.3m的距离。(2)泥浆制备。选择的是向孔中注水(必须选择清水)的方式,原土造浆,根据现场情况确定泥浆工艺参数,要求其比重为1.05~1.2,含砂率≤4%。施工中加强对钻孔泥浆性能的检验,若存在不满足要求的情况需及时改进工艺。(3)钻进。选择正循环钻进成孔的方式,现场设置泥浆池,并形成规格为宽30cm、深40cm的泥浆槽;为全面确保泥浆质量在沉淀池中增设过滤网。钻进初期将速度维持在较低水平,持续向孔中注清水,依据土质情况灵活调整钻进工艺。(4)终孔。以设计孔底标高为基本参考,若实际钻孔深度比该值略大则满足终孔条件。检孔器呈圆柱形,以钢筋为原材料经焊接而得,该装置长度以孔径的4~6倍较为适宜,应保证直径>孔径。(5)清孔。选择的是换浆清孔的方式,暂停进尺,调整钻头的位置使其与孔底约20cm的间距,在该处维持空钻状态,此时不中断泥浆循环,向其中掺入适量泥浆(比重1.05~1.2),在其作用下置换内部不良泥浆(含较多的浮渣),经检测若沉渣厚度达到设计标准即可结束清孔作业。
3.2钻孔、终孔施工方法
施工过程严格控制钻孔、钻孔施工的质量,钻孔施工人员可借助显示器仪表的作用,选择适合的钻孔位置,明确钻孔深度、钻孔位置,从而促使钻孔顺利作业。施工区域钻渣需在第一时间清除干净,目的为避免对现场对自然地坪标高产生误差。终孔时做好对施工区域地质分析工作,利于确保地勘、设计桩长一致。除此之外,应对孔深、沉渣厚度检测,旨在保证孔深进入设计的持力层。需要注意的是,进行清孔必将孔底的沉渣清理干净,确保泥浆的浓度,在实际清孔操作时借助换泥浆方法清孔,在孔内注入泥浆后,确保孔内水位的高度达到施工条件要求,以便排除安全隐患,为后续灌注混凝土施工奠定基础。建议采用泥浆测试设备测试,泥浆比重保持1:1、含砂率以<2%为适宜,而进行浇注混凝土期间应将桩底沉渣厚度控制在<180mm,孔底沉渣的厚度<60mm,如果沉渣超标应立即再次清孔,待达到工程清孔施工标准后方可进行混凝土灌注施工。
3.3质量检验
由于打井打桩的施工作业是一项比较隐蔽的工序,首先是一般浇注标准必须符合要求,这应该是标准的科学和适用的工作标准,是所有的建筑单位批准的质量标准的硬性指标。其次,是灌注质量和铸造强度控制的基本标准。通常来说,要参考道路桥梁工程的实际操作情况,在灌注工作结束之后要根据设计标准和实验要求来进行审查。同时,桥梁的检查也要考虑到在浇注和液压试验过程中的记录:①检查钻井设备质量,安装中主要检查孔的数量和尺寸,要保证这几个因素必须符合施工标准,保证灌注的情况符合要求。②每天认真检查施工进度,仔细检查施工的记录,确保包括建筑材料的合格检测、工作场所的分布和施工异常情况的综合分析都是要符合标准的。
3.4控制钻孔质量
在钻孔中,孔壁塌陷、孔底沉渣都是常见的质量问题。对于孔壁塌陷,在桥梁施工中,由于成孔速度过快,在还没有形成泥膜的情况便拔出钻头的操作,从而会导致孔壁塌陷的现象。因此需要合理控制上提速度,在确保泥膜成形之后再拔出钻头。并且对于已经塌陷的孔壁、孔洞等,需要及时清理,二次加固,避免塌陷现象再次发生。孔壁塌陷也有可能是钢筋笼焊接不牢固造成的,因此在置入时,需要以顺直的方式,不断地纠正参数,来避免钢筋笼倾斜、孔壁塌陷。孔底沉渣,如果施工泥浆过程中加水量太高的话,会影响携渣能力,从而导致沉渣。因此施工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增加新的泥浆,进行二次清孔,利用泵吸的方式,来对钻孔进行循环的清理,以此来降低孔底沉渣率。
结语
市政桥梁施工中应用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不但能保证施工的进度,而且能确保施工效果和安全性。为此应明确钻孔灌注桩的主要特点,然后提出钻孔灌注桩施工要求,做好导管下放、钻孔、终孔、水下混凝土灌注等方面工作,以此满足工程施工相关要求,充分发挥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的最大作用,确保市政桥梁施工的整体效率,有效推动建筑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本人施工的诏安县建筑垃圾处理建设工程及周边道路工程189根钻孔桩经验收检测均为I类桩,静荷载试验均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及国家有关规范、规定要求。
参考文献
[1]杜祝遥.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在公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9(8):128.
[2]李提.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在公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居业,2019(2):68-69.
[3]邓小泉.国际公路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要点[J].珠江水运,2019(1):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