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中软弱地基的处理方法研究朱绍琳

发表时间:2020/6/16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07期   作者:朱绍琳
[导读]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越来越发达,科技也发展的越来越好,人们的生活节奏也逐渐加快,为了让人们生活变得更加方便,国家也加强了对市政工程的建设力度。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越来越发达,科技也发展的越来越好,人们的生活节奏也逐渐加快,为了让人们生活变得更加方便,国家也加强了对市政工程的建设力度。例如,地铁的普及就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因为市政工程是要真正服务人民、惠及人民的工程项目,所以其施工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众所周知,一个建筑牢不牢靠,地基是最重要的,只有坚实的地基才能撑起庞大的建筑。因此对于出现软弱地基时如何处理是非常重要的,快速有效地发现并处理问题,才能保证市政工程的顺利施行,才能真正的为人民生活提供便利。
        关键词:市政工程;软弱地基;处理方法
        引言
        市政工程是城市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市政工程质量对于城市发展、树立良好城市形象而言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市政工程开展中,需要在最大程度上保证施工质量。实际市政工程施工中会面临一定的软弱地基问题,对于软弱地基一旦没有进行有效处理,那么不仅影响工程质量,同时对于市政工程未来的使用也会带来制约。因此,加强对软弱地基处理,成为市政工程中的重点与关键。
        1市政工程中软弱地基的具体概念
        市政工程中所指的软弱地基主要是由工程中的冲填土、杂填土和淤泥等土层组成,这种地基具有软弱、容易塌陷的特点。此外,软弱地基也可能是在特殊的地质环境中所形成的,这种软弱地基主要由淤泥组成。由淤泥组成的软弱地基在其他行业具有相当大的优势,由于淤泥中富含大量的养分,因此可以有助于农作物的生长。但是在市政工程中,由淤泥组成的软弱地基却会严重影响道路与桥梁的建设,软弱地基中所含有的淤泥在受到外界雨水的冲刷后,会形成由沙子和泥土所组成的泥浆。这种泥浆会在施工现场堆积,并且这种泥浆上方无法支撑体量较大的建筑设施,会对道路桥梁的地基稳定性造成严重的影响。此外,由于软弱地基具有含水量较高、透水性较差、密度较低等特点,因此往往在市政工程的地基施工中具有极不稳定的因素。
        2软弱地基给市政工程带来的危害
        2.1软弱地基导致市政工程的地基承载力较弱
        在市政工程的施工中,如果施工方遇到了软弱地基不加以处理,那么市政工程的施工质量就很难得到保证。软弱地基与寻常的地基最大的区别便是硬度较低、密度较小,因此软弱地基承载力较弱。然而市政工程在施工中对地基的承载力要求极高,只有地基具备了较高的承载力才符合市政工程的建设要求,才可以确保道路与桥梁在施工中的安全和质量。如果施工方在软弱地基上直接施工,那么便会造成建筑设施发生沉降的现象,甚至会在施工中出现塌方问题,从而导致市政工程中道路与桥梁施工质量无法得到保障,出现生命与财产安全的损失。
        2.2空隙比较大,含水量高
        由于市政工程中软弱地基的含水量比较高,导致空隙逐渐增大变多。软弱地基的构成主要是粉土粒和黏土粒,因为在土层的表面有电荷离子附着,随着时间的流逝会吸引大量水分子,就会使地基的强度越来越弱,导致地基的不稳定,留下了安全隐患。
        3市政工程中软弱地基的处理方法
        3.1强挤法
        当道路下方的土层是粘性土或素填土的时候,或者土壤的土质空隙较大时(即软弱土质),我们就可以采用强挤法。就是用夯锤或者沉管的方法将管锤放在土中,让土体都被挤到两侧,同时在管内放入填料,如砂、碎石等。这样就可以让原地基和形成的桩体组合成复合地基,并且因为土体被挤压到侧面,地面会突出隆起,间隙中的水压增强,在这种水压力消失后软土的强度也会相应的提升。这种方法成本较低,排水性能良好,在对于软弱地基的处理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但是它的缺点是噪音较大,会影响周围人的生活,所以改进其噪音方面的问题尤为重要。
        3.2换填法
        软弱地基的形成原理主要是土壤中的水分过多,或者土壤较为疏松。

这对软弱地基的这一特点与情况,可以采取换填法的方式对其进行处理,换填法主要是对软弱地基中的土壤进行置换。在实际换填法的应用过程中,需要施工人员能够对软弱地基当中存在的不良土质进行分析与研究,然后将不良土质挖除,使用碎石或者其他类型硬质土进行换填,这样软弱土质性能将会得到进一步完善。在实际利用换填法对软弱地基进行处理过程中,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使得施工流程得到改善。
        3.3固化法
        固化法是以石灰、水泥为原料,制作固化剂,然后将固化剂融入软土层(压力灌浆),并深层搅拌,使软土层快速凝结,从而提升地基的韧性、强度,降低地基的透水性。运用固化法处理市政工程中的软弱地基,必须搅拌均匀,加固效果才有保障。固化法有不宜使用的情况,比如地基中杂质较大、较多,或软弱地基中存在地下地道等。
        3.4注浆法
        在市政工程施工中,如果遇到了软弱地基,但是周边的环境条件不允许利用重锤强夯法来处理时,施工方可以采用注浆法来对软弱地基进行处理。这一措施主要是施工方将浆液输入软弱地基中,所输入的浆液便会在软弱地基内部排挤地基中的水分,从而减小软弱地基内部的空隙密度。这样一来,软弱地基内部的空隙并会逐渐缩小,软弱地基的密度也会随之增大。因此,在市政工程施工中,利用注浆法对软弱地基进行处理,可以进一步提高软弱地基的密实度。但是采用注浆法的过程中,施工方需要对注浆材料进行合理的选择和配置,一般而言,软弱地基处理过程中使用的浆液都是由水泥浆和硅酸钠等材料配置融合的。此外,在实际的注浆施工中,施工方对软弱地基进行注浆的方式需要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选择,如果施工现场允许大型设备的进入,那么便可以采用机械注浆和高压注浆这两种方式处理软弱地基,这两种方式可以较好地解决软弱地基密实度较低的问题,也可以增加注浆过程中的施工效率。因此,应选择合适的注浆材料、注浆方式和注浆速率等从整体上提高软弱地基的强度,确保地基可以符合市政施工的要求。
        3.5竖井排水技术
        分析井水脱水,当污泥槽变得越来越小时,可以使用垂直脱水装置随时间去除土壤中的水分。在这种情况下,基础会变形效果会加强,增强了基础的硬度和阻力。相关专家可以为天然Vestun添加适当的排水系统,并直接减少水的流失程度。您可以同时设置垂直输出,以进一步提高评估的基本速率。具体使用时,上述方法可以尽可能早地固定基础,以提高基体的剪切强度。因此,随着我国的社会快速发展,城市工程项目的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也在逐步扩大。因此,您将不得不处理正在建设的城镇规划项目的建设。在弱基础的基础上,不良地质非常普遍。在开展建设工作时,有必要具体分析脆弱基础的具体情况,并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确保城市设计的最高质量。
        3.6优化软弱地基垫层的处理
        垫层处理作为市政工程建设中较为常用的一种地基处理模式,主要是借助于软弱地基铺设的材料,加强地基的强度与稳定性。采取垫层处理最重要的环节在于铺垫材料的选择,高质量的、合适的材料不仅能够加强地基强度与稳定性,并且能够提升市政工程的整体建设质量,符合市政工程的建设规定。同时,由于大多数软弱地基并未设置硬壳层,并且透水性不好,所以以砂石成为了垫层处理材料的首选,既能够加固地基,并且能够提升垫层处理效果。
        结束语
        在市政施工中软弱地基是对其危害最大的问题之一,因此通过有效的处理方式对软弱地基进行处理,便可以保证市政施工的整体施工质量,提高道路桥梁的使用年限。
        参考文献
        [1]宋萍.市政给排水管道遇软弱地基的设计要点及处理方式[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32):172-173.
        [2]段斌.论述矿井工程中基础道路软弱地基的处理方法[J].中国金属通报,2018(10):147+149.
        [3]张超.浅谈软弱地基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建设中的运用[J].建材与装饰,2018(32):277-27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