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风景园林施工管理中常见技术问题与处理措施

发表时间:2020/6/16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8期   作者:谈海玲
[导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城市的建设也越来越接近现代化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城市的建设也越来越接近现代化。由此更多的现代化园林出现。对于现代化风景园林的建设与施工,其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丰富城市环境、推动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作用。从而对于其建设质量和建设的最终效果来说,会受到诸如施工中施工技术以及工艺等的影响。具体的,会受到施工管理的切实影响。所以需要进一步提升风景园林施工的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以此确保风景园林的建设能够提升质量、发挥主要的景观效果。
         关键词:风景园林;施工管理;常见技术问题与处理
         一、风景园林施工管理的重要作用与意义
         风景园林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古至今,我国就有很多经典的风景园林作品,比如颐和园、苏州园林等等,这些流传至今,它的精妙的设计和步步成景的优点都值得我们现代人加以学习和运用。风景园林不仅是生态景观,还可以兼备休闲娱乐功能,在现代城市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我国目前的风景园林建设中,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需要我们去发现去改进,这些问题会阻碍我国园林和城市化建设的发展。本文即针对风景园林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更加深入的探讨如何才能解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推动我国风景园林事业和城市化建设的发展。
         二、风景园林施工管理中的常见问题
         我国的风景园林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施工前管理工作、施工时管理工作和施工完成后管理工作。在这三者之中,施工时的管理工作是其重点和关键环节,因此也特别容易出现偏差和失误,其内容主要包括:对施工进度的监管、对施工材料质量的把握、对工艺质量的把握、对施工人员的管理等等。
         (一)施工前常见的管理问题
         风景园林施工前,要经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和详尽的设计,才能保证施工的顺利和工程整体质量。但是部分小工程预算不充足,因此工程设计很潦草,不仅不能满足工程的需求,而且还造成施工时资源的浪费。而且小工程的施工人员专业知识不足,不能满足设计的要求和效果。
         (二)施工中常见的管理问题
         1、土壤的预处理工作管理问题
         土壤的预处理即在风景园林施工之前,对施工场地土壤的酸碱度、属性及肥力等问题进行检测分析,然后根据分析所得结果对土壤进行系统、科学的预处理,使其能够符合即将栽种的苗木的习性。若施工前土壤的预处理工作没有到位,那么会直接造成苗木的生长不旺盛,甚至是枯萎死亡的现象发生,而因此使工程质量下降。除此之外,部分施工管理人员在施工前没有按照工程设计要求以及相关规章制度进行施工,忽视了地面的坡度、倾斜度、平整度等,以及降水量等因素对土壤的影响,没有进行预处理工作使其能够满足苗木种植的条件,在降水量过大时可能会出现将土壤和苗木冲走的现象,降低工程质量。
         2、苗木质量的管理
         在风景园林的施工管理中,苗木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种植后的成活率以及工程完成后的后期养护工作。若前期苗木质量管理不到位,就可能使得苗木的成活率降低,后期养护工作难度加大、费用增加,从而使得整体工程成本增加,风景园林的效益降低。因此,苗木质量的管理对于风景园林施工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3、施工完成后常见的管理问题
         施工完成后的管理工作主要是植物的后期养护,主要包括浇水、排水、支撑、施肥、修、除草、除虫等,这些直接关系到苗木的成活与生长情况,以及风景园林的效益问题。但是部分施工单位因施工完成,为了节约预算成本,使得风景园林的后期养护工作不到位。比如,没有在种植初期对苗木进行支撑,使苗木出现倒伏;没有合理、定期的浇水、排水、施肥,使得苗木缺乏营养生长受限,甚至是死亡。
         三、风景园林施工管理措施
         (一)认真做好施工前准备工作
         在风景园林施工前,对整体工程进行总体规划与设计,减少施工过程中的重复投资与资源浪费。首先,选择专业的设计团队对整体园林工程进行科学的设计,让施工人员对此有初步印象。然后,选择有实力的施工单位,按照相关规章制度、客户要求以及设计方案来施工。最后,对土壤进行科学的检测,做好土壤的预处理工作;严把苗木质量关,选择成活率高的健康苗木。
         (二)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和监督
         施工现场是整个风景园林施工的中心和关键环节,因此一定要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和监督工作。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应多与施工人员多交流,牢牢掌握每个环节,然后严格的按照设计方案对现场施工进行管理。同时,还要加强工程的监督,不仅能够保证工程施工的进度和质量,也可以维护施工单位和园林单位双方的利益。具体来说,是在施工过程时设立项目部,进行统筹管理。施工管理的项目部主要由施工项目的经理和高层管理人员组成,主要是为了提高整体工程进度和质量,以达到最终要求。
         对于大型工程来说,可以直接从单位各部门抽调需要的专业人才,然后将这些人才聚集在一起作为施工人员,从中选出具有领导才能的小高层作为项目部经理,然后对整体施工进行指挥。这种方式的特点主要是:首先,施工人员是按照需求从各部门抽调的专业人才,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才能,集思广益,互相协作,有利于工程设计的按时、按质量完成;然后,在施工时由专门的项目部经理统一安排,可以减少各部门人员间的摩擦和意见的不统一,有利于整体目标和工程的完成;其次,这种方式在充分发挥各部门人才的作用的同时,发挥了项目部的横向优势,使施工决策能力相对集中,提高了配合度和管理的效率;最后,这种抽调的小组只是临时性的组织,一旦工程完成就会解散,各自回到原来的部门,有利于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工程项目部的动态管理。
         (三)注重后期养护
         我国的风景园林建设中,多是重视建设,忽视了后期的养护工作,使得园林寿命减少,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还会提高后期返工的费用,得不偿失。在实际施工中,要想使园林达到预期效果和设计的目的,那么一定要注重风景园林施工完成后的管理与养护工作。包括有后期对苗木的浇水、排水、支撑、施肥、修、除草、除虫措施,确保苗木的成活率,防治因苗木的死亡而大面积的返工。园林的工作人员一定要重视后期的养护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养护方案,提升工程的质量和风景园林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四、总结
    在随着风景园林在现代化城市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从而城市的发展对于园林景观的设计与建造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进而对于实际施工与建设过程中的不足和问题,要进行及时的解决和规避,以此确保最终的建设质量能够达到理想的目标,并使得风景园林在现代化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发挥更加重要的影响以及作用。
参考文献:
[1]谭考霞.探讨风景园林施工管理中的问题和处理措施[J].居舍,2019(26):107.
[2]徐建忠.探索提升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技术的有效途径[J].江西建材,2019(07):180-181.
[3]应亮.风景园林绿化工程的现场施工与管理研究[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06):24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