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公路养护作为公路施工技术管理中的重要环节,能够起到保持公路路面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平整性、耐久性等作用,保证排水通畅与人们行车的舒适安全。另外,良好的公路养护措施也能够降低公路建设的后期成本。基于此,本文将针对公路施工技术管理及公路养护措施这一课题进行探究,以此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促进公路施工的有效开展。
关键词:公路施工;技术管理;养护;措施
引言:为了能够更好地保证公路施工效率及施工质量,一定要对公路施工的技术进行必要的管理;而对公路采取的养护措施是为了使公路能够有效地运行。在分析如何对施工技术进行管理以及公路养护措施的相关问题时,一定要根据公路施工的实际情况做具体的分析,然后做好相应的准备及管理工作,从而使公路施工的效率及质量得到充分地保障。
一、公路施工养护技术管理的重要性
我国国土面积较广,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差异大,总体来说,公路施工复杂性较高,西北部地区以高山地形为主,这给公路施工带来了更高的挑战。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必须注重对施工养护技术的管理,积极探寻有效的施工管理方法,一方面可以顺利解决施工中的难题,另一方面则可以提升工程的质量,增强效益。工程人员是贯穿整个施工过程的主体,他们应具备足够的专业素质,充分掌握行业内先进技术,不断深化管理思维模式。除此之外,工程人员还应当做好统筹管理工作,将其覆盖到工程的各个环节之中,当遇到突发问题时,可以灵活解决,将损失降到最低。
二、公路工程施工养护的现状
1、缺少完善的养护制度
对于公路的养护机构而言,在对应的管理制度建设的过程中,严格按照制度方式进行。此外在对应的管理制度实施的过程中,对技术规范需要有全面的了解,从当前具体情况而言,公路施工的过程中存在工法匮乏的现象,个别的特殊工程或者区域等不适用,甚至存在管理部门强制管理的情况。对于公路施工管理人员,整体素质有待提升,对养护内容缺少了解,导致整体养护落后。
2、养护重视度低
对于公路建设而言,基本理念是前期的建设,但是忽视了后期的养护。在实际工作中,工作人员对公路建设存在规划不到位的现象,在整个过程中对实际工作放松,缺乏对应的监督和管理,很多管控措施得不到落实。在后期养护管理中如果忽视了整体的养护落实,都对公路建设造成制约,导致整体运行难度提升。
3、养护管理存在滞后性
有些公路养护部门在进行公路养护时,对公路出现的病害处理不及时,当公路路面或路基出现问题后,公路养护部门的工作人员才采取养护措施。比如,某国道桥头路面由于出现下沉现象,过往车辆经过桥头下沉区域时,都出现“跳车”现象,导致该路段车辆行驶缓慢,交通阻塞。这种滞后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交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4、养护施工资金缺乏
养护体制还没按市场化运作,现模式基本上是公路段成立养护公司进行养护,未能完全走市场化道路。对养护管理强制性要求,缺乏足够的认识有有效的法律约束,主要表现为对养护责任事故追究不力,监管不严,处罚过轻。养护信息化、机械化水平低,养护机械配套率不足,养护科技含量低大多养护作业仍采用传统的手工作坊式生产组织,对国外已有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只处在试验阶段,还没有大规模推广使用。虽然一些地方,一些高等级公路配备了从国处引进的大功率综合性养护机械,但对机械适应能力差,对机械性能的开发存在严重不足,使用频率低、设备闲置浪费现象比较严重。
三、公路施工管理的养护措施分析
1、构建完善的公路养护管理体系
由于我国公路的建设分布范围十分广泛,想要提高对公路施工养护技术的质量管理,就必须要结合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来构建更加完善的公路养护管理体系。目前,在我国互联网科学技术,以及各种高科技的有效运用下,人们可以借助计算机等技术,以直观的方式展现公路的分布内容和状况,为人们提供可靠的依据,便于能够及时地掌握公路的具体养护进展信息。在计算机系统下,要将这些数据信息内容保存在构建的数据库当中,结合这些数据信息来制定更加具备针对性的公路养护计划,要求人们在以往经验的基础上,对公路养护的效果进行专业的分析与评价,为公路养护的顺利进展做好充分的准备。
2、构建公路养护定期巡查、保养检修工作制度
在公路运行过程中出现各类故障问题时,虽然可通过完善公路养护体系、规范并明确公路养护施工流程来实现在短时间内对公路故障问题进行完善处理,但在问题出现后还是无法避免对公路周边辐射区域的市场经济发展与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应构建公路养护定期巡查、保养检修工作制度。例如,公路养护管理部门根据公路管理区域距离长度、公路铺设面积、公路养护工作人员配置以及实际工作量,来制定针对性的公路养护定期巡查、保养检修工作制度,以一周至一个自然月为巡查间隔周期,在公路养护施工团队配置的基础上,制定科学性、合理性的公路定期巡查制度,并注重避免出现公路巡查间隔周期过长、或公路养护施工人员工作量过高情况,从而对公路巡查养护工作质量与效率的降低问题。
3、强化自身技术培训与养护施工的配合
针对现代公路管养技术的发展,现代公路养护部门还要加强自身技术培训的规划,以提高管养工作中新技术的应用,为提高病害治理、提高公路养护质量奠定基础。公路养护培训工作规划应与施工养护技术规划进行密切的配合,针对公路养护施工时间短、任务重的特点,养护部门应对培训计划进行科学的规划,使公路养护人员技术培训等工作集中在非养护施工时间段内,以此提高养护部门的综合技术水平,促进公路管养的科学开展。
4、优化公路养护工作中的资金配置
公路养护工作的全面开展离不开资金的大力支持,而如何在有限的养护资金下提升资金的利用效率,是相关人员所要去重点思考的问题。笔者经过分析研究认为,优化公路养护工作的资金配置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资源的合理配置,将公路养护过程中所耗费的人力资源和机械资源进行优化重组,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资金的浪费;二是完善公路养护资金的评估工作,在公路养护工作开始之前,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要对公路养护所需的资金进行初步的预算,对每一个环节的资金进行有效控制,进而提升资金在公路养护工作当中的利用效率。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为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公路工程建设是一项复杂而又艰巨的工作,也是一项增强人们幸福感,功在当今利在当代的伟大事业。要想提高公路工程的质量,就必须加强对公路工程的施工技术管理和养护。现阶段,我国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和养护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这就需要我们采取各种措施积极应对,从而提高技术管理和养护的水平,保障公路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赵元.分析公路施工中的技术管理及养护方法[J].交通科技,2016(39 ): 192-193.
[2]关伟红.剖析公路工程施工养护工作中常见问题及处理措施[J].建筑工程,2016 (27).
[3]张亮亮.公路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性探讨[J].建筑与文化(学术版),2013,(12).
[4]李良,瞿文刚.公路施工技术管理探讨[J].价值工程,2014,(3).
[5]祝存桂.浅谈公路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技术管理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