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路基边坡破坏的形式及防护措办法研究

发表时间:2020/6/16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8期   作者: 杨华波
[导读] 在我国能够维护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就是公路建设。
        摘要:在我国能够维护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就是公路建设。公路建设也是人们出行的保证。现在我国也开始重点关注公路事业的发展。但是现在公路在使用中经常会出现路基问题影响行车安全,所以一定要对公路建设质量进行重点管理,这样才能增加公路的使用期限。本文通过分析公路路基边坡破坏形式深入了解更多能够保证公路路基边坡的防护措施,希望能够给以后公路建设带来帮助。
        关键词:公路路基边坡;破坏;防护
引言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公路事业也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人们的出行日益增加,公路的承载能力也不断加剧,对路基边坡质量和防护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果公路路基在使用的时候受到破坏最先受到影响的就是路基边坡,严重的时候还会影响整个公路的使用,要想保证公路正常使用就要充分了解路基边坡的破坏和防护。在建设公路的时候路基的稳定和安全会直接影响公路的质量,所以做好路基边坡防护是施工单位最重要的一件事。
一、公路路基边坡破坏
         公路路基边坡破坏主要表现为边坡的坡脚和坡面的破坏。边坡在遭受到破坏之后就会引起公路路面坍塌。冲刷破坏一般发生在平缓的土质边坡地方。当降水过多的时候水冲会形成一个沟渠。特别是在雨季降水量比较大的时候最容易发生坡脚湿软的情况,路基的强度也会越来越弱,这个时候如果上部的土体没有一定支撑就会发生塌陷现象。
二、公路路基边坡破坏原因和基本形式
1、公路路基边坡破坏原因
         公路路基边坡破坏的原因有很多种,其中包括:路基质量、路基压实程度等,除此之外还会受到雨水冲刷和车辆超载的影响。雨水冲刷主要是因为大气降水导致的,公路在雨水不断的冲刷下边坡会受到破坏,最终让路面出现坍塌和断裂的情况。除了雨水冲刷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车辆超载。每一条公路在修建的时候自身都会有一个固定的承载能力,超过了设定的承载能力就会出现路面被破坏的情况发生。现在我国出现车辆超载的现象越来越严重,给公路使用寿命带来了威胁。还有一种原因就是公路路基本身的土质情况,粘性土质的结实程度比较好,疏松土质的结实程度比较弱,很容易出现破坏现象。施工人员在进行维护的时候一定要先了解路基边坡的形成因素,这样才能有针对性的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减少危险事故出现。
2、公路路基边坡破坏的基本形式
         如图所示是三种常见的公路路基边坡破坏的基本形式

(1)                (2)                      (3)
(1)流动型公路路基边坡破坏形式
         流动型公路路基边坡破坏形式的主要原因就是公路经常受雨水的冲刷,雨水冲刷之后砂、小岩屑等沉积物发生流动,这种破坏形式在平时保养的时候非常容易被发现,也能及时的进行补修,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2)落石型公路路基边坡破坏形式
         落石型公路路基边坡破坏形式一般发生在比较陡的岩石边坡上,早期的时候肉眼不容易发现,平时维护和修理的时候也不容易发现,最终发生坍塌破坏。
(3)滑动型公路路基边坡破坏形式
         滑动型公路路基边坡破坏形式主要发生在路基挖方地段,在这个地段里面岩层中的软石非常容易发生滑动,在施工挖掘的时候会影响岩体的稳定,出现的堆积物也会产生坍塌情况。
三、公路路基边坡破坏防治原则
         在公路路基边坡破坏防治的时候一定要坚持以预防为主、治理为辅。在防治的时候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以工程地质条件为主,在防治之前做好充足的分析;(2)遵循安全性原则,根据公路的使用的重要性合理设计公路使用的年限;(3)遵循技术经济合理性原则,在防治的时候需要把地形和地质条件结合在一起,针对实际情况对不良地质进行处理,在处理的时候还需要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4)在开展滑坡整治之前还需要做好临时排水系统设置,科学、合理的安排施工的程序,使用科学的施工方式减少滑坡一直发展。
四、减少公路路基边坡破坏的防护措施
1、工程防护
         工程防护是最直接防护的一种方式,主要用在节理发育不良和风化严重等岩石路基边坡。工程防护的形式主要有:喷射混凝土防护、网格防护等方式。喷射混凝土法主要用在公路表面容易松散的风化岩面,网格防护的抗冲刷能力比较强,能够最大限度的绿化坡面,在公路防护中经常使用。预制块铺砌防护是公路防护过程中应用最多的一种防护方法,因为预制块在使用的时候最容易进行安装,施工完成之后从外观上看也比较的整齐,对绿化的依赖程度也不高,就算绿化效果不好也不会出现太严重的冲刷现象发生,但是这种方法在使用的时候就是有一个缺点,工程的造价比较高、在施工难度上也相对于其他几种防护方法要难。
2、生态防护
         生态防护是一种比较优的边坡防护手段,通过在边坡上种植植物的方式来减缓边坡的水流速度,进而达到保护边坡的作用。生态防护不仅能够美化公路两边的环境,还能稳定边坡。在选择植物类型的时候一般使用根系比较发达的植物为佳,不能选择那些长在泥沼地的植物。在种植完成之后要定期的照顾、施肥、浇水,因为这些植物有一定的生长周期,所以需要人工照料。近几年国家也在推广这种防护措施,要求保护生态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在进行边坡防护的时候使用生物坡面防护措施是最好的选择。
3、冲刷防护
         冲刷也是一种常见的路基边坡破坏形式,主要发生在沿河路和雨水大的地区。冲刷防护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以加固岸坡为主的直接防护,另外一种就是以改变水流方向或降低流速为主的间接防护。在直接防护里面可以使用抛石方法来进行防护,在间接防护里面可以使用设置顺坝、丁坝等方式来进行调节,减少水流冲刷。
五、公路路基边坡防护案例
1、工程概况
         本文以云南省某县乡道路为例,在建设公路的时候严格按照公路标准建设,使用碎石路面。通过调查发现,这个道路建设的时候技术标准比较低,没有超高加宽处置,交通安全设施也严重匮乏,并且这个地段比较容易出现地质灾害,断路情况时有发生。在施工的时候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在沿线路段设置了很多的挡防措施。
2、工程变更的原因
         根据云南省公路发展的要求规定,该路段有一部分道路边坡比较陡峭,在此地段也经常发生地震灾害,所以也是施工中难度最大的一部分。在进行勘察之后发现该路段的下边坡位置有很多的缺口,所以在施工的时候有很多路肩墙和桩板墙不能按原设计施工,所以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路线。
3、工程变更原则和技术标准
         在进行变更的时候需要考虑公路的限速标准,之后在通过平纵技术来降低一定的指标,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工程的质量还能减小工程的规模。在经过分析之后确定以20km/h的速度来设计,加强交通安全的措施,增加一些相应的标识和护栏。如图所示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的变更技术标准:

4、工程变更方案
(1)方案一:调整公路上边坡方向,加大上边坡的开挖程度,减少下边坡的防挡结构。在进行调整的时候先利用开挖路基挖方岩土进行填筑,填方坡比为1:1.5,在每10m的边坡高度上设置一个碎落平台,平台的宽度为1米。在公路的坡面选择锚杆框格梁和主动防护网进行治理,下边坡使用混凝土挡墙进行防护。
(2)方案二:通过调整路线的方式来对上下边坡进行防护,在填方地段上进行填筑,边坡的坡比为1:1.5,在每10m的边坡高度上设置一个碎落平台,平台的宽度为1米。坡面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锚杆框格梁和主动防护网进行治理。在使用此方案的时候要先测量地面线的距离,同时关注施工时的天气情况,在防治施工的时候要分级进行开挖,开挖的时候主要使用机械,如果机械不能挖到的地方在使用人工施工的方式来进行辅助作业。需要注意的就是在施工中路基防护施工和路基土石方施工要同时进行,这样就可以做好排水处理。
         两种方案确定之后,施工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决定使用方案二进行施工,施工完成之后使用一段时间反馈,这种处理方式非常切合实际,效果比较好。
结束语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公路建设的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为了更好的延长公路的寿命,就需要重点防护公路路基边坡。同时在防护的时候还需要符合国家的绿色建设理念,首先选择生物坡面防护措施,之后在选择工程防护等措施,这样不仅能够稳定边坡还能美化环境。
参考文献
[1]王同俊.公路路基边坡病害及防护措施关键探索[J].智能城市,2019,5(20):65-66.
[2]管涛.公路路基边坡病害的防护与治理[J].商品与质量,2019(29):135.
[3]张旭阳.浅谈公路工程路基施工质量控制技术[J].价值工程,2018,37(30):158-159.
[4]李长丽.公路路基支挡及边坡加固防护工程设计与施工[J].交通世界,2017(26):85-86.
[5]丁玲.公路工程施工阶段的环保管理与措施[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6(3):93-95.
[6]王德焱.山区高等级公路高填深挖路基边坡稳定性研究[D].武汉轻工大学,2013.
[7]王健. 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在公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8(5):2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