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森林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能对社会经济效益的发展产生推动作用。随着社会水平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是森林资源的保护程度也越来越重视。在森林资源的保护过程中,开展林业资源管理工作能够推动生态环境平衡,促进我国森林资源长期稳定发展。
关键词:林业资源管理;生态环境;影响发展
要想实现林业资源的管理,首先要进行林业资源的整合性质研究。实现产业的整体发展以及生态化模式的发展,需要按照循环型经济的要求,通过改善产业的结构来实现生态的进步。在这一大环境的背景下,首先,减少资源的投入,这是最根本的一种发展模式;其次,就是要减少废弃物的排放 ; 最后,利用一种综合的趋势来提升产业化的资源利用率。
1?林业资源管理与生态环境的主要内涵
1.1 林业资源管理
是对林业资源保护、培育、更新、利用等任务所进行的调查、组织、规划、控制、调节、检查及监督等方面做出的具有决策性和有组织的活动。林业资源是林业生产的物质基础。林业资源状况是衡量林业工作成效最重要的标志。林业在发展过程中因受人为经营活动和自然因素影响,林业资源始终处于消长动态变化之中,因此,必需加强对林业资源的管理与监督,
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体系。
1.2 林业资源的管理基本内容
①林业资源调查、规划、设计管理,林业资源档案、资源统计管理,林业经营方案制定与审定管理,经营利用作业设计管理,林业资源建设、队伍建设及技术等的管理。②林地林权管理,林业采伐限额管理,采伐消耗管理,伐区管理,木材流通管理,造林更新检查验收管理,造林成效评估、成林验收及野生动植物管理等。③调查规划设计成果监督实施,林业资源目标责任制考核实施,资源审计管理,资源监督机构及监督工作管理,资源税费收缴及违法处罚管理等。
1.3 生态环境
即是“由生态关系组成的环境”的简称,是指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影响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各种自然力量或作用的总和。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的总称,是关系到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
2?林业生态模式的组成
2.1 林业的生态发展是一个总体的系统,有生物与非生物的两种模式组成
①在林业中所有的生产者都是一些自养的动物。大多数都可以利用太阳能进行光合作用,从而利用大自然中的无机物去进行制造食物。②消费者由我们大自然中的动物组成。它们不能自己去生产事物,智能通过猎取植物中的有机物作为自己的食物,从中得到一些能量。③分解者属于异养生物。
2.2 林业生态的有效平衡
林业生态模式的基本意义就是在林业这个大的生态系统模式下的一种体系建构。基础的林业生态系统都是以我们的大型乔木为主要的对象,依据此展开了一个比较复杂的生态系统模式。生态系统自己具有的功能主要是既能获得一个信息流的周转。
同时,又可以促使林业的生产能力不丢俺的提高,生物的能力在体内也能有效的聚集。如果中间的环节一旦发生改变,那么整个系统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物质流会变得中断,能量流会受到阻碍,信息流无法实现快速的传输,影响到了整个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3林业资源管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1影响生态环境的温度和湿度
由于森林内的温度主要是受树木生长稀疏程度影响,如果没有采取有效林业资源管理措施,会使得林业温度比采取过林业资源管理措施的林业温度高,对气候产生不利影响。森林内部的空气湿度和大气湿度受森林树木成长的稀疏程度影响,通过采取有效的林业资源管理措施,能够使森林内部大气环境相对稳定。
3.2对林分生产力的影响
3.2.1调整林分密度
林业资源管理能够有效地调整林业分布密度。天然幼林的生长过程中,其密度往往较不均衡,容易出现部分密集、部分稀疏的情况。人工林在栽植过程中,虽然前期是按照栽种目的、树种的特性进行精心设计栽种的。但是,树木成长的过程中受多方面影响,会产生较多变化,使得一些林木的营养空间变小,不利于林木的长期成长。有效的林业资源管理是提高林木生长健康程度、调整林业空间密度的重要保障和措施。
3.2.2调整树种
在天然幼林的成长过程中,由于一些林木的质量不受控制,常常出现材质低劣或者价值较低的树种。通过林业资源管理能够有目的的将树种进行选择,从而保障整体林业质量的提高。
3.2.3减少林业生产的培育时长
在开展林业资源管理后,一些树木的营养空间得到提高,使得其发展过程中根系结构能够有效地吸收水分和营养。同时,也使得林业的光照条件得到改善,使得树冠具有充足的生长空间,有利于降低整体的林木培育时长。
3.2.4改善林分的木材质量
林业资源管理能够提高林木的径级生长环境,逐渐培育出大径级的林木种类,有效提高木材的利用率。
3.2.5促进林业卫生状况改善
通过林业资源管理,能够清除林业生长环境中的腐木、杂木、枯木等杂物,帮助林木成长积极改善生态环境。在发生自然灾害时,有效地进行抵抗,充分发挥林业资源的积极作用。
3.3对林内光照强度的影响
如果未采取林业资源管理措施,在林业生产过程中,单位面积的林业数目种类较多,使得林冠郁闭度较大,从而对林木生长的自然光照条件产生影响。进行林业资源管理后,能够有效降低单位面积内林业生产不均衡的情况,增加生态光照条件。
3.4对土壤的影响
森林资源的发展对于土壤环境具有重要影响,通过林业资源管理,能够使得树木生长环境更加健康,下部根茎更加发达,为土壤中各类微生物生存营造健康的生长环境。同时,其树木产生的热量、水汽和养分等更加充足,促进土壤结构和性质发生积极改变。
3.5对水质的影响
森林资源对于水质产生了重要影响,树木生长过程中不仅能够释放一定的水分,还能对空气中的水分进行吸纳和过滤,使得空气中的水分质量更加优异。开展林业资源管理工作,使得林业密度降低,在大雨冲刷后,使得水源中的有机物质增加,提高水分营养。
3.6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开展林业资源管理能够有效保障整体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对自然生态环境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开展林业资源管理能够提高树木生长质量,对自然生态系统进行修复,为其他物种的生存提供有效的资源。同时,林业资源管理能够推动各种花草植物之间的联系紧密性,促进生物多样性的发展,使得自然界中各个生物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作用更加明显,达到生态系统均衡运行的目的。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林业资源管理的开展对于生态保护和自然资源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加大对于林业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使得树木生产更加健康,为林业企业带来更加显著的经济效益。同时,促进我国自然生态资源的保护,推动我国经济长期发展。
参考文献:
[1]孙长影, 赵眉芳. 加强林业资源管理实现林区可持续发展[J]. 中国林业产业, 2017(01):43.
[2]满守华. 加强林业资源管理促进生态林业健康发展[J]. 科学技术创新, 2015(23):262-262.
[3]张桂荣. 如何解决林业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J]. 中国科技纵横, 2017, 000(007):207,211.
[4]李宣进, 李小会. 加强林业资源管理 促进生态林业健康发展[J]. 北京农业, 2015(21):97-98.
[5]莫熙宏. 林业资源管理对生态环境的探索与思考[J].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9, 000(006):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