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规划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实践

发表时间:2020/6/16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8期   作者: 杨轶韬 骆天阳
[导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经济的稳定增长,人们开始追求更高质量的健康生活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经济的稳定增长,人们开始追求更高质量的健康生活,对于周边环境提出了较多要求,人们需要在美化好的园林景观中释放压力、放松心情、调节自己。从长远来看,园林景观设计不仅起到装饰的作用,通过对相关特性的合理利用,还可以为生态现状的改善、环境质量的提高等提供有利的条件。讲生态规划的理念运用到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用心打造更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园林景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关键词:生态规划理念;园林景观设计;实践
         1生态规划理念在现代化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的重要性
         1.1城市园林景观的高抗性
         随着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对城市基础性设施的建设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城市园林景观受到了大量生活垃圾的污染,影响了园区植物生长环境,嘈杂的噪音使得园林景观丧失了休闲娱乐的功能。面对这种情况,通过采用生态规划理念,将城市的园林景观分布区域进行了合理的划分,增加人流量密集区域的园林景观面积,在园林内部合理种植生存能力强的树木,调节园区内水资源的配比,增加园区工作人员负责整理卫生环境,提升园林景观应对外界干扰的能力。
         1.2城市园林景观的可循环再生性
         据了解,目前园林景观内部具有较为完整生态循环链,这使得园林景观在遭到轻微的人为破坏时,依然可以利用自身的生态再生能力进行修复,从而使得城市园林内部的污染得以自然降解,推动城市空气循环与水循环。而实现园林景观生态循环链完整的基础要寻求生态规划理念的指导,通过合理布置园区内部植物、水分、风力等资源,使得整个园林内生物更具活力。除此之外,通过采用生态规划理念进行指导,促进城市园林景观形成一个运转正常且协调平衡的生态体系,不仅为城市搭建出了富有生机活力的生态循环链,也可以达到利用自然发展规律来推动城市进步发展的目的。
         1.3城市园林景观的文化气息
         一方面,生态规划理念能够为城市园林景观营造出良好的文化氛围,通过不断建设具有艺术气息的城市园林景观,让园林景观能够显示出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也为城市居民提供了可以接受文化熏陶的场所;另一方面,生态规划理念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进一步延伸与应用,不仅能够引导人们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对城市发展建设的重要性,而且还能够促进城市居民与城市生态的和谐发展。
         2生态规划理念和园林景观设计概述
         生态规划设计指的是设计工作中融入生态理念,用新思路对生态环境进行合理的规划,促进自然、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使设计出来的作品满足自然生态的需要,并有多种方案可供选择,能够为人类长久生存、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融入生态规划理念,积极组织生态设计活动,设计人员应该考虑我国的环境发展情况,意识到新时代的人们审美观念已经发生了改变,仅仅实现对自然资源的有效利用还不够,还要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达到保护环境和美化环境的双重目的。现阶段,我国的园林景观设计工作中尝试运用了生态思维,它与传统的设计观念有很大的不同,旨在提升园林景观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为自然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让人们也参与到生态系统的保护中,从而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园林景观资源的有效利用,设计活动不再以单一的形式开展,生态规划范围逐渐扩大,从而更容易达到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使人们享受幸福生活的目的。
         3园林景观设计原则
         3.1可持续发展设计原则
         园林景观设计环节,要求设计人员遵守可持续发展设计原则,建设稳定、环保的发展空间。在园林景观设计期间,设计人员还要结合景观空间发展需求,加强动态设计,丰富视觉,打造良好的园林动态景观。
         3.2因地制宜设计原则
         项目所在区域的历史文化丰富,独具地方文化特色,因此,在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要按照因地制宜设计原则,尊重历史文化,保证园林景观与当地文化相得益彰,提升园林景观的美观性。由于项目周围环境比较复杂,在设计工作中,设计人员还要结合景观建设情况,将不同的景观元素有效串联,形成一个稳定区域。


         3.3经济性设计原则
         园林景观设计要遵守经济性设计原则,在保证园林景观施工质量的基础上,不断降低园林景观建设成本,主要以植株造景为核心,全面发挥自然景观的重要功能。
         3.4多样性设计原则
         为了更好的提升园林景观的美观性与观赏价值,要求园林景观设计人员遵守多样性设计原则,通过运用多种植物品种,以乔木为主要植株,进行多个层次的配置,形成一个完整的人工植株群落,打造完美的园林植物景观。园林植物属于有机体,会不断生长,所以,在实际设计工作当中,设计人员要结合远期目标,优化设计方案,有效满足园林植物群落的生长发育需求。
         4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生态规划理念的具体应用
         4.1充分协调生态园林景观和居民之间的关系
         在设计人员专业知识的指导下,大多数的园林景观设计都具有生态美学,但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往往存在资源过度浪费的问题,这并不符合环保节约的理念。园林景观的设计目的在于服务于人,所以设计人员应该充分考虑当地居民的活动习性,使园林景观融入到居民的生活中。
         4.2充分结合当地的气候与环境
         环境和气候是不可掌控因素,所以在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应该考虑环境和气候变化与园林景观之间的关系。在进行设计决策时,应查阅相关资料对气候与环境特征进行总结,并分析其中的细节,确保园林景观符合当地的气候,使园林景观设计质量得到全方位的提升。
         4.3对资源保护工作进行完善
         生态园林景观的设计,应该保护当地的生态系统,即合理保护当地的植被和电、油等不可再生资源,充分利用风能以及太阳能等可再生资源,这样不但可以节约资源,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还可以防止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维持生态稳定性。
         4.4合理种植生态植被
         在实现园林景观生态规划过程中,主要的手段为生态植被的种植,进行生态植被的种植不但可以使当地的生态环境需求得到满足,还可以进一步提高植被的适应性,从而将植物有机地融合到地理环境中,使植物能够健康成长。在种植园林景观的过程中,为了使植物的地方适应性得到提高,可以运用可再生植物资源,因地制宜,合理有效实现本地植物种植,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在生态植被的种植过程中,设计人员应该使用多种植物,对其进行搭配,使生态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群植、孤植以及丛植理念得到充分发挥,同时,还应该以各植物的适应性为基础,提高园林的统一性,使人们需求的多样性得到满足;对生态植被进行种植时,为了使园林景观的生态平衡性得到提高,设计人员应该合理配置各项资源,从而使园林景观的生态设计目标得以实现。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对园林景观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以生态规划理念为依据,可以使生态环境水平得到有效提高。为了有效地促进生态规划理念的发展,设计人员应该加强园林景观中的生态规划理念应用,使人们能够耳濡目染,将生态理念融入到社会的发展中,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虽然生态园林景观设计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是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因此设计人员应该遵循各项设计原则,以当地的人文和环境为基础,对生态植被进行种植,充分体现其应用价值,使园林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提高园林景观的适用性和观赏性。
         参考文献:
         [1]孔卫红.生态规划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实践[J].现代园艺,2019(16):87-88.
         [2]黄德军.生态规划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9,4(15):177-178.
         [3]高鹤轩.生态规划理念在现代化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9(03):135-136.
         [4]秦桎浩.生态规划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8(01):231+233.
         [5]庞杏丽.生态规划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7(02):49-5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