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土木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发表时间:2020/6/16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8期   作者: 刘光华
[导读] 随着我国的快速发展,推动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摘要:随着我国的快速发展,推动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这就对土木工程建筑的建设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会直接对土木工程建筑质量产生影响,因此,科学选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首先对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进行了简介,其次对土木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重要性、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特点、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自缩的原因、大体积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优化土木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措施,旨在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土木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引言
         在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是指质量高度超过一米的构架结构,因此对此类结构需要进行特殊处理,非常容易遭到水化反应,其温度与湿度都会受到影响,影响的结果会出现裂缝等情况的产生,面对大体积混凝土在当前土木工程施工项目中具有十分复杂的流程,为了提升整个施工技术与施工效果,需要发挥技术支持,因此结构质量的优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安全与质量,因此在施工期间需要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分析,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技术总结与完善。
         1概述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现阶段,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以及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快速的提高,同时也对建、构筑物土木工程的施工水平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而言,其成品质量的好坏不但会影响项目整体的品质,更会给日后的日常使用带来很大的影响。就现阶段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来讲,由于不同单体结构方面存在差异,就对不同单体结构的尺寸、形状、体积有了不同的混凝土施工浇筑方案,对于超高层混凝土结构而言,其桩基、地下结构、地上结构混凝土的体量大,结构复杂,工艺要求较高,甚至会高于一般施工标准,因此,施工单位施工技术人员就要使用实用、有效的施工技术,对施工流程加以把控,进而确保混凝土结构更加高效、安全。
         2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特点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①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的面积和浇筑量都比较大,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会与水发生反应而释放热量,这便是水化热,水化热会让混凝土内部和外部形成温度差,如果混凝土内部的水化热温度超出标准范围,就会导致混凝土出现收缩裂缝。如果外界的温度和水化热产生温度值偏差过大,所引起的裂缝问题也会随之增加。所以,水化热所释放的热量问题应引起技术人员的重视;②在进行土木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时,要尤其重视混凝土浇筑环节,需不间断的完成所有浇筑工序,因为,如果期间间断浇筑,便会引发后期裂缝问题。同时,科学选用施工材料,严格按照标准调配混凝土比例,进而降低浇筑过程中产生的水化热问题。
         3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
         3.1科学控制混凝土配合比
         土木工程建筑当中的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重点是加强水化热控制力度,水化热主要来源于水泥材料,施工企业要科学控制大体积混凝土的配合比,从根本上减少水泥水化热的产生。在选择水泥材料的过程当中,尽可能选择水化热比较低的水泥材料,常见的主要有矿渣水泥与硅酸盐水泥等等。例如,在本工程项目当中,施工单位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为原材料,水化热保持在42.5℃~52.5℃左右,与该地区的温度差异比较小,使得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内部温度与外部温度差得到有效控制,降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出现大面积裂缝的概率,真正达到提高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的目的。此外,施工单位还要科学控制水泥的使用量,可以适当减少水泥使用量,防止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出现水化热现象。

对于施工企业来讲,在实际施工前,需要进行多次的混凝土配合比试验,在提升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强度的基础之上,可以适当减少水泥使用量,防止出现水化热现象,提升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强度与密实度。施工单位也可以在大体积混凝土当中加入一定量的粉煤灰,粉煤灰添加量在20.0%左右,进而更好的减少水泥使用量。施工单位还要添加适量的外加剂,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中的添加剂主要分为三种,分别是膨胀剂、减水剂与缓凝剂等,这三种添加剂均具备减少水化热的功能,施工企业可根据土木工程建筑施工要求,合理选择外加剂,进一步提升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完整性与可靠性。
         3.2选择材料相关准备工作
         首先在配置混凝土中,需要通过常见的材料与一些调节物质进行混凝土的比例调配,混凝土原料主要采用骨料水泥、粉煤灰与外加剂等调节性物质,帮助混凝土达到施工质量与强度,同时外加剂也需要进行相关质量检测。在浇筑大体积混凝土的同时,粉煤灰主要是利用提高混凝土和易性,外加剂则是将混凝土延缓凝结速度收缩补偿作用,从而防止裂缝情况的产生。
         3.3全方位动态监控施工过程
         浇筑混凝土期间,现场复杂工程试验的施工人员务必要依据浇筑施工的实际要求,针对混凝土的和易性和塌落度变化加强动态化检查工作,并保证策略工作的全面性及细致性,实时上报测量结果,并在此基础上,合理优化施工方案。同时,施工企业也必须认真严格的落实混凝土振捣施工人员的实操能力培训工作,积极开展针对性的技能培训,提高整体振捣施工技术水平,并制定完善的考核机制,只有通过技术考核的人员才能上岗作业。另外,也必须落实安全责任,强化安全意识,优化各专业技术人员间的配合,保障土木工程高效、优质的建设完工。为了保证重点部位及关键部位的振捣工作质量及钢筋配比的合理性,应安排专业能力强的技术人员在现场就具体施工过程进行科学的指导。比如混凝土振捣施工选用插入式方法开展具体工作时,应严控振捣厚度保持在30cm,并保证垂直深度到下层之间的距离在60cm标准范围内,保持高度在5~10cm。此外,负责混凝土振捣施工的技术人员在工作中,也必须加强全方位动态化观察工作,有效杜绝振捣过量、漏振及少振等问题出现。
         3.4优化土木工程设计
         在初期阶段,对于设计人员而言,要对项目所在的气候进行全面的调查,并且要对特殊的气候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与此同时,应该制定出混凝土配比方案,如:加大钢筋配比的方法,来对容易出现裂缝问题的位置,进行填补,进而确保其达到一种平衡的状态。再者,在进行具体的设计中,工作人员要对一些事项进行及时的优化,必须深化、优化后浇带及伸缩缝的具体设计事项。与此同时,要根据混凝土结构,以及其具体的施工要求,科学合理地建议施工单位,施工过程中具体的疏导水泥水化散热的方法,进而减小结构内外部的温度差,尽可能地减小结构拉应力,这样一来,就会防止不必要的问题出现,防止出现裂缝问题,以确保施工的稳定性、合理性。
         结语
         总而言之,土木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其中涉及到很多的施工细节。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是土木工程必不可少的环节,二者在质量方面的作用是相互相承的。因此,只有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得到了保障,才能提高土木工程建筑的整体质量,这就需要科学、有效解决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所有问题,为保障土木工程建筑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赵洋.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裂缝的施工处理技术分析[J].南方农机,2018,49(15):238.
         [2]杨卓.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8):194.
         [3]介晓锋.论土木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J].居舍,2019(28):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