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创新举措袁秋生

发表时间:2020/6/16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8期   作者:袁秋生
[导读] 在现在社会高速发展的节奏之下,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质量对于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摘要:在现在社会高速发展的节奏之下,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质量对于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政府等有关部门经常通过投标和招标这一方式向社会企业公开征集社会资源,为建筑工程挑选优质的建筑团队。这一过程可以理解为政府等有关部门的市场调节手段和对于资源的配置。在现代建筑工程施工当中,其管理方式应当不断进行创新,以创新带动建筑工程建设的质量稳定发展,确保施工完毕之后建筑物能够顺利通过验收,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创新举措
         引文: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1]。城市化建设速度不断加快建筑行业也取得了迅猛的进步和发展。随着人们对于物质文化的需求,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的管理质量也被逐渐提上议事日程。施工管理对于建筑工程能否顺利运行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良好的施工管理模式能够最大限度的节约建筑资金,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优化资源管理配置,对建筑工程等创新驱动起到积极的意义,树立现代建筑企业工作运营制度,使得建筑工程行业得到较为稳定的发展。
一、当前现代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对安全施工不够重视
         上文已经叙述,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对建筑行业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导致建筑行业内本身的竞争压力增大,很多建筑企业为了能够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不被淘汰,片面的追求建筑的速度和效率,去忽视了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问题[2]。片面的追求施工效率,时常会导致对施工时间的限制和压缩,所谓慢工出细活,建筑速度过快,质量免不了在相对程度上打折扣。相应的,在这种片面追求效率的思想指引下,对于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也就时有疏忽。领导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不到位,就会导致相应的施工管理人员对安全问题消极懈怠。前段时间频频发生的建筑垮塌和建筑工人人身伤害等安全事故已经给我们敲响了警钟,然而依然有很多建筑企业我行我素,认为进行安全管理会拖慢建筑施工的速度,降低资金回笼的效率,甚至出现了抵抗有关部门的安全检查等恶劣情况。
(二)施工人员专业性不达标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关系到成百上千户居民的居住安全问题,因此,在其建筑过程中,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相关的设计和操作,甚至可以说相关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能否符合验收标准。而放眼当前的建筑人员队伍,其专业性还有很大提升的空间[3]。在人员软实力方面,很多作业人员不是建筑专业毕业,也没有经过专业化的培训,大多数由师傅带徒弟等口耳相传的方式进行技艺上的学习。建筑队伍整体专业程度不高,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突发状况不能及时采取正确的处理方式,或者对建筑施工的重要环节没有足够重视,缺乏安全施工的意识;在技术上,很多建筑行业依然在采用传统的建筑方式在施工,缺乏及时的改进和学习。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建筑技术已经产生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一些先进的技术却被少数人才掌握,没有及时对工人进行培训,进行建筑新知识的普及,这就导致施工队伍整体水平上不去;在建筑队伍的管理层面,其管理人员很少到建筑现场去勘察和监督指导,而是以发号施令的方式将建设目标和任务下发到作业人员手中,这其中作业人员领悟到不到位,能不能按照原计划不折不扣的执行,都是值得商榷的问题,部分管理者在对作业人员进行培训时,只是按部就班的按照建筑公司的统一标准和要求来进行,却忽略了结合本次施工的实际情况,导致理论和实际相脱节,并未达到培训应有的目标。
(三)监护材料的质量安全问题
         要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首先要确保的是建筑原材料的质量。使用不合格的建材,就不可能建造出合格的建筑[4]。

在当今社会,“豆腐渣”工程屡见不鲜,这就像一面镜子,反映出了建筑工程的用料问题需要质量的把控。钢筋、水泥、混凝土,乃至每一根螺丝钉是否符合国家质量标准,控制着建筑质量的命脉。有些建筑商为了节约成本,不惜以次充好、偷工减料,或是为了人情和利益,以低价购买不合格的建材,混入建筑施工当中,至工人的人身安全和建筑的质量安全于不顾,这不仅导致建筑质量的整体失败,也会对企业信誉造成严重的破坏。
二、现代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创新举措分析
(一)对建筑材料进行严格把控
 上文已经叙述了建筑材料对建筑施工的质量安全具有决定性的重要意义,因此,在对建筑材料的质量把控上,务必做到慎之又慎,就好比做一块大蛋糕,如果一开始就使用了变质的鸡蛋和发霉的面粉,那么就不难想象做出的蛋糕会是什么模样。在建筑材料的采购环节,一定要挑选具有专业技术的人员参与,对于一些和建筑人员有亲眷关系的供应商,在采购环节应当回避,保证建筑材料在采购中做到以质量为第一标准。必须要保证建材的来源合法合规,符合国家对建材的质量规定,保证品质合格,型号正确,对于采购进来的建材,要责任到人进行清点记录,并妥善保存。在建材的调配和使用环节中,特别是针对一些类似水泥、砂浆、混凝土等需要配比的建材,必须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此项工作,避免浪费原材料,同事在整个建材的置办环节,需要管理人员的全程监督。
(二)加强建筑队伍的人才建设
         针对上文提出的建筑队伍专业性水平和整体素质不高的问题,大体解决方案有两个方向。一是对原有的施工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二是注重引进有技术的专业人才。施工人员的专业程度不仅仅包括建筑专业知识,还包括个人素质、身体素质、心理健康个多方面的综合因素[5]。建筑队伍应当提高准入门槛,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相关考核,所有的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不允许走后门等情况发生,为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负起应有的责任。对于已经上岗的人员也要按时开展技能培训,由技术人才为施工队伍普及新掌握的建筑知识,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自觉运用新技能对原有的传统技术进行改进,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更好的为质量把关。在对人才的引进方面,要加大力度,吸引优秀的建筑人才加入建筑队伍当中,同时管理人员需要具有宏观的把控意识,全面做好建筑工程施工的监督指导工作,建立适合的奖惩措施,对于一些不带安全帽的作业人员进行提醒或者批评教育,对于一些屡教不改的顽固人员,需要进行一定的惩治,或责令其小组组长进行说服教育,不能听之任之。
(三)加强安全意识
         针对上文阐述的施工人员安全意识薄弱的问题,应当首先提高建筑队伍管理人员对安全施工的重视程度,对作业施工人员及时进行系统完整的安全知识宣传和培训,并建立适当的考核制度,在施工现场的每一位作业人员必须配发质量合格的安全帽,确保他们在施工作业中的人身安全,对于一些尚在建设当中、尚未完工的建筑物和地下暗井,必须在周围搭建防护栏并以醒目的语言做出提示标语,提醒来往人员注意安全。针对施工队伍的管理人员,要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力度,及时到施工现场进行必要的指导,给予相应的技术支持,在施工现场周围贴上醒目的安全标语,有条件的可以用创意性的文字提示施工人员注意人身安全。人的行为受到意识的支配和调整,只有当建筑队伍树立了足够的安全意识,才能使安全施工的概念变口号为现实。
结语:综上所述,我国现代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应当采取多种方式进行管理方式的创新和改进,重视安全问题,培养专业队伍的素质,加强对材料安全问题的监管,负起应有的安全施工责任。
参考文献:
[1]杨洋.现代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创新分析[J].地产,2019(23):113.
[2]赵忠海.现代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创新[J].河南建材,2019(05):186.
[3]王烽烽.现代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创新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18):46.
[4]李鑫鹏,李闯.现代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创新[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06):109.
[5]蒋如.现代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创新及其路径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01):41-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