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过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主要原因是其涉及面广,需要强的专业知识。所以想要最大限度的保证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平整度,应培养员工意识,提升员工的专业知识。学习一些新技术引入一科技化的机器。严格控制选材和施工过程,做好每一个阶段的施工工作,严格的控制每一道工序的施工质量,大力的激发大家的施工热情和积极性,从而提升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平整度。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技术措施
1导言
随着交通量的迅速增长,我国各大省市的道路面临巨大的压力,载重车辆比例增加,施工水平的高低不同、导致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逐年缩短。这样的情况不利于交通运输,又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妥善解决这些问题,上级批准公路部门进行大中修项目,并推行新技术,提高公路工程建设的质量。
2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的影响因素
2.1路基不均匀沉降
路基是道路桥梁工程的基础,路基出现质量问题,就会危害到整个路面。其中,路基发生不均匀沉降,直接导致路面不平整。分析不均匀沉降的原因,一是回填材料选择不当,或者参数配比不合理;二是以软土为代表的不良地质,没有进行有效处理,导致路基承载力不足;三是特殊路段要采用挖填结合工艺,在半挖半填交界处,因压实度不满足要求也会产生沉降;四是止水排水措施不到位,或者地下管线处理不到位,也会诱发路基不均匀沉降。
2.2沥青混凝土不达标
沥青混凝土是构成路面的基础材料,材料本身质量不达标,会影响路面结构的完整性、平整度。其一,沥青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者材料搅拌不均匀,就会出现质量问题。例如:油石比较大,路面铺筑完成后易出现泛油现象;油石比较小,路面的松散度提高。其二,矿料质量不达标,其抗压强度明显减小;集料压碎值差,或者扁平细长颗粒含量高,也会导致路面不平整。其三,搅拌不均匀,容易形成花白料,增加了摊铺成型的难度。拌合温度过高,接头部位易出现温差裂缝,路面形成小坎。
2.3桥涵两端跳车
桥涵两端跳车,是引起路面不平整的重要原因,直接影响道路的质量和寿命。具体到施工期间,由于压实机械的作业面小,导致台背压实度不达标,后续使用过程中,在荷载作用下促使路基压缩沉降。另外,台身、台背部位使用的压实料刚度差异大,容易出现不均匀沉降,继而诱发跳车现象。
2.4路面摊铺问题
在路面摊铺问题上,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摊铺机械因素,机械性能、参数设置、可操作性,均会影响路面的平整度。如果摊铺速度不均匀,参数设定不当,或者供料不及时,路面面层容易出现波浪、不平整现象。二是摊铺技术因素,以接缝处理为例,选择的工艺不合理,或者充填料不当,接缝处容易凸起或下陷;接缝结合的强度低,容易引起路面裂纹、松散等现象。
3沥青混凝土接缝的处理
3.1横向接缝的处理
横向接缝有斜接缝和平接缝两种处理方法,斜接缝普遍应用于高速公路或一级公路的中下层,平接缝普遍应用于一级公路的上层或其他级数的公路中。它主要作用是保证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平整度以及接缝后表面的粗糙度高低。为了使表面的粗糙度降低,摊铺层之间的横向接缝需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在对沥青混凝土路面铺筑接缝时,需要将已经压实的部分进行预热软化,其方法是压实部分上面铺一些混合预料,目的是能够让新旧混合料的粘结程度效果更好。但要注意的是用压机碾压作业前,要将预热的混合料用机械设备及时的铲除。使用钢直尺时要沿锤方向,保证钢直尺在摊铺段端部伸出的部分是悬空的情况,并确定摊铺层与钢尺脱离接触处的接缝位置。为了保证摊铺层表面的粗糙度符合粘层沥青摊铺作业的要求,锯缝机切割时留下的一些灰浆,要及时擦洗干净。
3.2纵向接缝的处理
两条摊铺带必须有部分相接且厚度均匀,对相接处进行搭接施工,应保证搭接的宽度前后相同。摊铺面搭接施工一般有两种接缝:冷接缝和热接缝。冷接缝是指对已经压实过后的沥青混凝土路面进行新摊铺搭头施工,为了有效的提高搭接面的平整度,在不能进行热接缝的半幅施工时要加设隔离板或采用切刀切齐的方式,对另半幅进行铺设前,需要将搭接处边缘清理干净,并把粘层沥表少量洒涂在上面。用压机碾压前,需要采用热接缝消除沥青混凝土路面表面的施工缝,使用两台以上摊铺机梯队是在热接施工作业中一般采用的。纵向接茬因连接强度比横向接茬好,再加上此时两条毗邻摊铺带的混合料都还处于压实前的热状态,比较易于施工人员的处理。施工时应将已铺混合料部分留下10~20cm宽,暂不碾压,作为后摊铺部分的高程基准面,待后摊铺部分完成后,一起跨缝碾压。因此,热接缝法可以保证沥青硂路面的平整度,可以在施工中有效的降低成型路面因跨度大而带来的缝隙和表面粗糙程度的影响。无论是冷接法还是热接法,必须保证摊铺带的边缘齐整,这就要求在直线上或弯道上机械行驶始终要保持正确位置。因此,可将一根导向线沿摊铺带一侧敷设,并将一根带链条的悬杆安置在机械上,驾驶员只要注视所悬链条对准导向线行驶即可。
4保证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性的措施
4.1关于路基的建筑方法
当地基建立于软土地区时,各项施工作业应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和规定流程进行,保证施工的质量,杜绝走形式,胡乱加工,质量不足的现象。从源头上为路面的平整性打好基础。当路段选择为山坡或者山腰等地形时,施工则应该加大梯蹬,尽最大可能避免路基蹬下滑和沉降等事故发生。路基的填筑方式应当采取分层填筑,分层填筑可以很好的保证施工成果的稳定性。再分层施工后,使用压平机进行压平,保证道路的平整和正常使用,避免凹凸不平的情况发生。如果工程结束后依旧存在凹凸路面应及时进行完善,以保证其不产生更严重后果。
4.2培养员工专业素养和团队意识
员工是企业的体现,员工的专业素养体现着企业能力范围。所以培养员工素质是必要的。在施工过程中团队中的各类人员应担负起不同职责,并且尽职尽责。在道路的整平过程中,应严格控制,采用统一的材料和机器进行整平控制。给后期工作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氛围。在企业中应培养员工的工作意识,让大家了解自己的工作,并且培养员工相应的兴趣。应多多的为员工进行培训,培养员工的专业知识和水平。实施任务时注重团队协作,培养员工协作精神和专业素养。提升技术的前提是保证企业员工对工作的认真,应严格打击只做表面工夫的行为。让整个道路的建设好的从内到外。
4.3学习新技术,引入新机器
在施工过程中应采取集中厂拌法拌和,集料要求采用规格料,严格采用分料斗上料;保证成品混合料的水泥剂量、含水量、级配符合设计要求且保证一直不变;必须有足够的拌和能力保证连续摊铺。水泥碎石铺装必须采用摊铺机作业。在进行路基选材时,首先选择材料应满足需求且保证质量,坚决杜绝不良企业为自己谋利而在选材上偷工减料。在施工过程中不建议选择片石的材料来进行施工,因为材料的不同就需要不同的压实度的要求,关于一些砂石,土,煤灰等细料,在进行建筑的过程中应保证每一层的厚度上的一致,误差也应控制于规定范围之内,保证在出现问题时可以及时解决。
5结语
随着交通量的迅速增长,我国各大省市的道路面临巨大的压力,载重车辆比例增加,施工水平的高低不同、导致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逐年缩短。 这样的情况不利于交通运输,又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为了妥善解决这些问题,上级批准公路部门进行大中修项目,并推行新技术,提高公路工程建设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罗斌.浅谈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的技术措施[J].河南建材,2017(02):63-64.
[2]李季.保证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的技术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10):223.
[3]罗宝莲.保证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的技术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7(01):257-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