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工民建建造的标准越来越高,人们早已不满足于朴素适用的建筑风格,随着中西方文化的碰撞,建筑产业呈现百花齐放的势态,各式各样的建筑风格让人眼花缭乱,然而,建筑华丽的身影之下隐藏的安全隐患却常常让人瞠目结舌,先进的建筑还需要有坚实的质量作为保障,这就对建筑施工工程管理者的工作提出了要求。
关键词:工民建;施工技术;管理;问题;解决措施
一、工民建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1、桩基技术要点
在不同的建筑中桩基施工都是其中的重要环节,其与建筑整体的牢固性有着直接的关系。目前所使用的桩基技术主要包括静压桩技术与长螺旋技术,在使用时应与工民建工程实际情况相结合,合理的选择、使用,避免因使用过程中出现微小的偏差给工程质量带来不利的影响。在选择桩基技术时,相关人员应先做好现场勘察工作,并保证现场排水系统运行满足要求,最后确保桩基点位置的准确性,保证桩基技术的施工质量。
2、防渗技术要点
防渗工作是工民建施工中的重点环节,要想保证防渗技术使用效果,应注意以下方面:①建筑外墙防渗技术。工民建工程中外墙起起到了良好的防护作用,若结构层出现渗漏问题会直接影响工程的稳定性,因此在进行外墙施工时应严格做好防渗漏施工,保证施工质量可以达到标准,同时避免在阴雨天施工。②屋面防渗技术。在进行屋面施工时主要使用的材料已水泥、砂浆为主,但是这些材料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这样也给施工带来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进行屋面施工时要想保证防渗效果施工人员应控制墙面的干燥性,达到标准要求。③门窗防渗技术。工民建工程中门窗位置防渗漏也是其中的重点,因此应控制施工质量,避免渗漏现象。④厨卫防渗漏技术。由于厨房、卫生间的管道较多,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应倍加关注。
3、混凝土技术要点
混凝土是将水泥、砂石、水等材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因此在使用混凝土施工技术时应注意以下方面:①严格把控混凝土原材料质量,确保其可以满足工程要求。②强化振捣作业。工民建工程中在进行混凝土振捣作业时应选择专业技能较高的施工人员,保证振捣器扎入位置一次到位,将插入深度控制在5cm处,有效避免给模板、钢筋所带来的振动;将振捣时间控制在20-30s,以此来保证浮浆可以浮在混凝土表面,避免下沉现象;专业的技术人员在振捣作业时应给予专业的指导避免离析现象。若采用插入式振捣器应合理的规划振捣范围并控制与模板间的距离,防止碰撞问题。③混凝土强度与工民建施工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做好混凝土配置工作,在保证混凝土性能的同时提高其强度与硬度。④强化养护工作。通常混凝土浇筑后的12h内会进行养护工作。拆模作业结束后可以在混凝土表面喷水,保证在7d以上,并根据混凝土具体情况对喷水频率进行控制,保证混凝土可以长期处于湿润状态。
4、节能技术要点
节能技术也是工民建工程中的重要施工技术,在进行施工时应注意以下方面:①墙体节能技术。工民建工程中墙体施工所消耗的时间、资源量是最大的,因此应特别关注,合理的使用节能技术可以得到良好的节能效果。具体施工时应先制定设计方案并请专家进行论证,在提升时效的基础上减少资源的使用量。同时还应结合当地气候环境降低其给墙体带来的影响;此外在保证墙体建设质量的基础上实现资源的节约。②屋面节能技术。工民建施工时应做好屋面设计,确保其保温及吸水性,保持屋内干燥。在进行屋面节能设计时应使用隔热性能、吸附性能好的材料。在设置保温层、防水层时应与施工地点气候特点相结合,若气候比较潮湿可以将防水层设置到保温层之内;若时有大风可以将保温层设置到防水层之内,创建舒适的室内环境。③太阳能节能技术。太阳能是世界上最大的可再生资源,也是最有开发价值的能源。随着各种资源的枯竭开发、利用新的资源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将太阳能节能技术应用到工民建施工中可以有效降低能源的消耗量并可以得到良好的节能减排降耗效果。因此在工民建工程施工时可以加大太阳能节能技术投入量,也可以节省天然气资源。④清洁能源的利用。
要想保证工民建工程的节能效果,清洁能源是极好的选择并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二、工民建施工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
1、技术管理组织体系不完善
施工技术管理组织体系不完善是工民建施工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这项问题十分严重。施工技术组织管理一般都是以工程承包的形式进行管理,在进行技术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多数是总包处把握全局,各分包处进行细管。但施工单位的总包单位和分包单位之间缺少沟通和交流,技术管理组织体系不完善,材料储存不到位,堆放不合理,原材料入库合格率控制不严格,增加了管理成本。
2、技术管理制度体系不完善
很多建筑施工单位没有设立一套完整、严格的制度体系,制度管理体系不够完善,很多制度体系与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严重不符,导致安全措施管理混乱。同时,很多操作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在施工过程中为了方便而违章操作,即使管理人员发现也并没有对其进行安全教育,对于施工完成的建筑也没有进行验收检查。此外,项目本身存在一定弊端,管理人员水平有限,直接影响了工民建工程的施工质量。
三、工民建施工技术管理措施
1、强化施工技术管理
施工技术管理过程中应做好规划、组织工作提升管理的灵活性,在合理使用施工技术的基础上规避质量风险,实现综合管理目标。随着工民建工程建设数量的逐渐增多,对施工技术的优化、创新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规避了传统技术中的不足,提高施工技术使用效果。在使用工民建施工技术时应明确技术要点,结合以往经验,发挥出施工技术在工民建工程中的作用。同时还应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利用现代化技术完善施工技术资料及操作要点,采用精细化管理模式,在保证综合管理效能的同时,提高施工技术交底工作效果。
2、强化现场管理
由于工民建工程建设周期相对较长,这样也会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因此要想保证建筑质量应不断强化现场管理工作。在进行现场管理时应做好工序安排,并对每一步施工工序进行检验,上一道施工工序检验不合格不得开展下道工序,对质量进行层层把关,保证质量管理效果。此外,还应强化材料质量管理工作,严格把控材料采购、抽检等工作,只有检验合格的材料才可进场,坚决不得使用质量不过关的材料。现场管理过程中还应对各部门的职能、责任进行明确划分并构建起施工技术及质量管理制度,责任到人;监管部门在进行施工技术管理时应对技术特点、使用要求等进行分析,使管理更具针对性,提升施工技术管理效果并可以避免施工现场风险,实现施工现场管理目标。
3、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
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有效的弥补了工民建工程中的不足,相关的人员应完全掌握新技术的使用规律及要求等,因此来满足施工要求。工民建施工也应不断强化培训工作,明确信息化技术在施工技术管理中的作用,在与以往管理经验结合后提升施工技术管理工作效率,构建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应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对施工技术的使用过程、操作顺序等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从而保证工程建设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施工技术管理是建筑施工管理工作中的基础管理内容,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作用,因此,不断提升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是当前施工单位应当重点关注的管理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1]吴旭昆.浅析如何进一步优化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与提高工作效率[J].居舍,2017(21):129.
[2]谭鸿文.关于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优化措施的分析[J].低碳世界,2017(17):155~156.
作者简介:姓名:朱进(1982年10月24出生年—),性别:男,籍贯:江苏高邮,现有职称:中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土木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