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地籍测绘中的GIS技术应用

发表时间:2020/6/16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8期   作者: 赵俊杰
[导读] 近年来,GIS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因其能够将获取的数据准确快速整合
        摘要:近年来,GIS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因其能够将获取的数据准确快速整合,将视觉化效果、地理信息分析、大规模的数据库操作进行系统化的集成应用,被应用于土地地形地籍测绘工作中,使得地形地籍测绘更加精准,加快了地形地籍测绘工作的速度,提升了工作效率。本文对地形地籍测绘中的GIS技术应用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地形地籍测绘;GIS技术;应用
         1GIS理论概述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一种以计算机为运算核心的空间地理信息数据测量采集、储存保管和分析运算的数据管理体系。GIS的数据处理方式将测量出来信息分为2种: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然后基于这2种数据在专用的地理分析软件中构建成易于识别和分析的图层,然后在通过图层组建成完整的空间地理信息模型,再借助GPS全球定位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支持,快速、实时地进行地理地位和动态追踪工作,以达到为空间地理数据分析、动态预测和科学管理之目的。该技术目前在地理环境评估、城市建筑测量、城市地图测绘等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
         从专业学科的认知角度来看,GIS涵盖了地理空间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学、统计测量学等各种专业学科知识,它具有高度的专业融合性和技能独立性,因此从事GIS工作的技术人员需要掌握数门相关专业领域之知识,方能驾驭这门综合性技术。从具体的工作需求来看,GIS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实际情况制定可行性方案,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从我国城市测绘要求角度出发,如今城市建筑规模和体量都越来越大,建筑样式复杂多变,再加上一些新材料的应用,这对地理测量的精确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凭借其工程量小,有效简化测绘工作流程,节省时间和人工成本;时效性强,在卫星定位、视频监控等先进科技的支撑下即时获得测绘数据结果;精确度高,其测绘数据信息的采集录入、运算分析和整理储存都是计算机自动化完成等优势,必将成为未来城市测绘的主要方式之一。
         2技术特点
         GIS技术在实际应用中,所具有的特点有∶第一,用户数据处理。在GIS技术应用中,即能够在同工程实际情况相结合的基础上,结合采集获得的地理信息数据对工程模型进行制作。在该过程中,工作人员即能够将数据资料导入到模型中,以此更好的建设工程后期建设;第二,空间分析查询。在该功能中,通过分层处理方式的应用,在经过采集获得原属土信息数据后,即能够将其输入到GIS中,通过计算机的应用分析相关信息数据。同时,也可以通过空间操作的方式进一步查询相关数据,同时做好深入的分析工作;第三,系统监理。根据具体工程建设的测量目的,通过GIS技术的应用,即能够根据工程区域水资源、土地资源与矿物资源信息情况对相关的专题信息系统进行建立,以此保证在工程建设当中,对工程建设区域的地理信息进行全面的了解与掌握;第四,二次开发应用。在GIS中,包含了图像处理、数据处理、数据提取以及信息模块变量提取模块。通过信息模块变量提取模块的应用,即可以通过软件系统将函数进行输入,进一步分析工程相关数据。在构成二次开发函数资料库后,GIS则将具有强大的输出功能,对工程测量运营成本起到有效地降低效果。
         3系统功能模块
         在GIS中,其功能模块包括有∶第一,设备管理功能。在该功能中,即能够使系统以及处于其中的相关功能同时运行,在实际工程测量工作进行中,能够对问题数据进行针对性的检修与处理。在该功能应用中,首先需要对工程测量范围进行确定,联系具体时间做好对应设备的选择,便于启用模糊检索功能。之后,即能够对既定目标进行快速的搜索,在线路上做好模拟挂牌处理。同时,在地理信息系统中也具有标表以及图形打印功能,能够在对工程测量流程进行简化的基础上获得更高的测量工作效率;第二,地图管理功能。应用GIS技术的应用,即能够对一定的图库信息进行储存,在对图库整合转化处理后,对具有精准特点的绘制分析图以及电子地图进行形成。在实际工程测量中,即可以充分联系工程需求将这部分地图实现对所需格式的转化,同时应用该系统进行相应的图件矢量化、无缝拼接以及误差纠正处理;第三,辅助作图功能。

在该功能当中,能够帮助测量人员在工作中更好地进行设计工作,以此实现勘探技术水平的提升。同时,该模块还能够对数据库数据导入工程进行有效的简化,以此实现工作效率的提升;第四,分析功能。在该功能具体应用中,能够分析显示数据,且具有辅助决策的作用,能够刚好的对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作用进行发挥。同时,在GIS技术空间分析、缓冲区分析功能的应用,也能够有效实现工程测量质量的提升,以便在后期工程具体实施中做出准确的判断与决策。
         4地形地籍测绘中的GIS技术应用
         在环境资源领域,特别是地形地籍测绘当中,GIS技术具有很强的优越性,其专业化和标准化的技术应用是有效实现图像测量、数据测量功能的基础。加强对信息化建设领域的投入,使计算机仿真在数据应用中更加成熟,同时深度结合地理信息,全面推动了地形地籍测绘中GIS技术应用的深度和广度。利用GIS技术,还可以为国家相关行政部门提供丰富、复杂的地理信息,加以有效性分析,以此来完成相关工作。
         过去用传统方式来完成地籍图形和面积核算工作,效率非常低,且常常会出现误差。而利用GIS技术后,地形地籍的测量不再需要繁琐的对比图形来计算,而是主要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面积测量、界址点的测量以及地籍控制等。这样操作的工作内容更多的是由计算机来操作完成,很容易实现自动化和信息化的整合,从而减轻了地形地籍测量工作的任务量,并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完成碎部测量环节后,系统会自动累积形成特定点号或编码,从而促使最终呈现出离散性的数据。由于不同点位之间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因此可以构成一个完整的结构区域。在进行具体的碎部测量时,测点的选取和测量非常重要,首先,目标点位信息要合适,必须确保精准无误后方可开展下一步工作;再次,还要根据不同的测点协调测量采集,保证测量数据的完整性;最后,利用计算机整理所测量的数据图形,来实现地理信息的应用。
         外业调查记录时,以GIS技术为图形应用平台,大型数据库作为后台运行基础,将不同县(区)的地理数据做好调查记录和整理。在这个环节,要注重相关绘制软件的应用,利用计算机信息提取技术,对测量目标土地的利用统一调配,不仅要完成地块尺寸、范围和面积,还要对取得的信息进行数字化转化,以便于技术人员以及相关研究人员完成对目标土地图形的分析。
         地形地籍测绘时,GIS技术还可以利用其自身数据库,校准土地调查数据并进行整理,提升土地资源利用率,使得现代化的土地管理方式成为一种可能。
         结束语:总体来看,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发展以GIS技术为代表的多种测绘技术成为一种必然。在实际的地形地籍项目检测与运行过程中,参与单位必须要重视整个技术应用环节的成本把控,在协调力度和制度建设上加强规范化运作,保证测绘数据质量,为相应政府机构和需求单位提供相关数据,从而为土地开发利用、有效控制使用成本和提高土地利用率提供强有利的支持,为国家建设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颜亦勇.谈论GIS技术在地形地籍测绘中的应用[J].世界有色金属,2017(06):230+232.
         [2]钟金明.地形地籍测绘中GIS技术的运用分析[J].科技风,2014(04):39.
         [3]曹明.GIS技术在地形地籍测绘中的有效应用[J].技术与市场,2019,26(10):167+169.
         [4]文鹏飞.浅析GIS技术在地形地籍测绘中的应用[J].冶金与材料,2018,38(04):99-100.
         [5]黄科新.地形地籍测绘中的GIS技术应用[J].中国勘察设计,2020(01):96-9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