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交通事业发展迅猛,公路工程施工技术也在不断革新。随着道路标准要求的提高,公路工程施工中对沥青砼公路的施工管理也更为严格。为了提高沥青砼公路施工质量水平,需要对其施工技术的合理运用进行不断探究,做好原材料的管理和施工过程的控制,通过收集技术资料,为我国公路工程发展提供数据支持。
关键词:公路工程;施工;沥青砼;施工技术
在公路沥青砼路面施工中,材料对于沥青砼路面的质量和性能影响非常巨大。通过对材料的管理控制,可以保证公路质量满足设计及使用需求。在材料控制中,对砂、骨料及沥青性能有着相应的标准,因此需要控制好材料的采购,做好相关的检验工作。在施工阶段,沥青砼路面的铺筑及碾压工序需要重点管理,从而提高公路工程质量。
一、沥青砼公路施工技术运用中原材料的管理及控制
(一)细集料的指标控制
细集料是沥青砼的主要组成部分,通常来说高等级的沥青砼公路中,人工机制砂的性能要优于天然砂,所以在高等级的沥青砼公路施工中,要求必须使用人工机制砂[1 ]。具体来说,机制砂具有如下优点:首先,机制砂表面性能好,能够与沥青有效结合,提高沥青混凝土性能。其次,人工机制砂在外观上较为均衡,通过碾压成型后,细集料表面粗糙,能够相互嵌合增加摩擦阻力。但是机制砂也存在一定的缺点,例如在加工制作过程中会出现较多的粉尘,与沥青拌和后会影响沥青混凝土性能。因此,在细集料的管控中,要做好含泥量检测,严格进行细集料进场及使用控制。
(二)粗骨料的指标控制
骨料对沥青砼路面性能有着非常巨大影响。通过研究发现,粗骨料的粒径会影响沥青砼路面的抗车辙能力、使用年限和疲劳耐用度等,因此,在沥青砼路面的施工控制中,要重视对粗骨料的性能的检测[2]。通常来说,在沥青混合料拌中,选用的粗骨料最大粒径不能超过沥青砼路面厚度的2/3,通过粗骨料粒径的控制步进可以提高沥青砼的和易性,同时还能提高路面的平整度及抗车辙效果。
(三)沥青原材料的控制
沥青原材控制除了常规的指标之外,还要重点对沥青的酸碱度进行管控。在沥青混凝土拌和过程中,当沥青混合料的酸度过高时,会影响沥青与集料的结合,造成沥青混凝土性能的降低。影响沥青酸碱度的主要物质为沥青中含有的沥青酸,因此在沥青原材的选择时,需要选取沥青酸含量较低的沥青原材,以提高沥青砼的性能,保证公路工程的质量水平。
二、公路工程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前准备工作
(一)公路工程路基的验收
在公路工程沥青混凝土路面铺筑之前,需要对路基进行验收。通常情况下,路基主要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新建路基,一种是利用原有路面形成的路基。为了保证公路质量,需要确保路基压实度及弯沉符合要求,之后在进行沥青砼路面的基层施工[3]。在铺筑过程中需要采用集中拌合、机械摊铺,以确保基层高程、平整度符合要求。
(二)检查材料及机械设备
在沥青砼面层铺筑之前,需要对材料和设备进行检查。首先,要确保沥青砼符合设计及相关规范要求,在实施路面铺筑过程中,能够及时稳定供应,保证施工过程顺利进行。其次,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所需机械必须到场,并且能够正常运转,完成路面铺筑需要。通过材料及设备的施工前检查,能够避免在施工过程中由于设备故障和沥青混合料供应问题影响施工[4]。
(三)沥青混凝土路面试验段
在高等级的沥青混凝土路面铺筑之前,需要进行试验段的铺设,已确定沥青混凝土路面铺筑过程中的控制指标。
其主要试铺数据采集包括以下内容:
1、通过试验段施工确定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中施工机械的配合方案,选择最佳的机械配置方式,提高路面施工效率和质量。
2、沥青砼拌合站在试验段施工中,通过混合料的试拌可以确定拌合站在正常运转下混合料的生产速度,确定沥青砼拌和所需要的温度及时间。
3、通过试验段的铺筑,确定沥青混凝土路面铺筑过程中摊铺温度、摊铺速度、虚铺厚度和施工工艺等。从而为沥青路面的正常施工提供参考和指导。
4、确认沥青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案形成的路面质量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对质量问题进行调整修改,以保证公路工程整体质量。
三、公路工程沥青砼路面施工阶段技术运用
(一)沥青混合料的生产
沥青混合料是组成沥青路面的主要材料,因此沥青混合料的生产尤为重要。影响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因素很多,其中包括沥青混合料拌和的时间、拌和温度、热矿料的二次筛分以及沥青用量等。为了保证沥青混合料性能稳定且符合设计要求,集中拌和是最佳的选择5]。在沥青混合料的指标控制中,混合料温度是关键内容。普通混合料出厂时,温度为190摄氏度左右,到达施工现场进行摊铺时,要保证初碾压温度160摄氏度左右,以确保沥青混凝土路面性能质量符合要求。
(二)沥青混合料的运输
为了公路工程施工顺利进行,在沥青里路面铺筑过程中,沥青混合料的运输线路要进行合理的规划。运输距离不宜过远,导致沥青混凝土质量降低。运输机械根据运输路线的具体情况,最好采用吨位较大的自卸卡车,以减小混合料在运输过程中的温度流失和颠簸离析。在混合料的运输过程中,运输人员要根据天气情况对其进行苫盖、保温、防水等措施,以防止混合料受到污染,影响使用性能。
(三)沥青混合料的摊铺
在铺筑前,需要进行测量放样,对沥青路面铺筑厚度进行确定。为保证虚铺厚度符合要求,定位基准钢线支柱间距不宜过大,以防止重力影响,造成钢线下垂,通常钢柱间距在5-10米之间,使用拉线器拉紧[6]。在铺筑过程中,要对铺筑完成的路面进行观察,以防止出现影响路面质量的问题。新铺筑完成的路面严禁踩踏走人,防止对虚铺路面造成扰动,影响路面平整度及碾压效果。
(四)沥青混凝土路面碾压
碾压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的重要工序。通过碾压能够使沥青路面达到设计密实度,并且表面平整。在沥青路面的碾压过程中,首先要确保沥青混合料温度符合要求,否则影响沥青混合料和易性,对碾压效果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初压要在沥青混合料铺筑后尽快完成,碾压过程中压路机速度不宜超过3Km/h,在碾压过程中不可进行骤停和长时间停留,造成路面变形。
结束语
综上所述,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影响沥青路面性能的因素较多,因此需要对其进行重点控制。首先,生产沥青混合料的粗细骨料、沥青原材需要符合要求。在正式施工前要进行试验段的铺筑,收集相应数据为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提供参考和指导。在施工过程中,拌和、运输、摊铺和碾压的管理控制是保证路面质量的关键,需要施工管理人员加以重视,以确保沥青路面质量符合要求。
参考文献:
[1]刘祥平.浅析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公路工程路面施工中的应用[J].祖国,2018(10).
[2]尹小红.沥青混凝土公路施工技术在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8,No.138(08):165+167.
[3]王建峰.公路工程施工中沥青砼公路施工技术浅析[J].名城绘,2019(9):0030-0030.
[4]冯进斌,李小宾.浅析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公路工程路面施工中的应用[J].科技经济导刊,2019.
[5]王进平.公路工程施工中沥青砼公路施工技术浅析[J].城市周刊,2018(51):30-30.
[6]范张强.公路工程施工中沥青混凝土公路施工技术[J].商品与质量,2019,000(003):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