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及质量管控研究张鹏

发表时间:2020/6/16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3月7期   作者:张鹏
[导读] 在土木工程建设中,我们必须意识到施工技术和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摘要:在土木工程建设中,我们必须意识到施工技术和质量管理的重要性,有效地控制混凝土施工的各个环节,避免频繁返工,确保工程建设的安全稳定运行,建设最低的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因此,土木工程项目更好的造福人类。土木工程系统是非常强大和相互联系的。混凝土施工是土木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土木工程的影响是不容置疑的。混凝土施工技术直接关系到混凝土结构的性能和整个工程的质量。在施工前,有必要了解混凝土结构及产生问题的原因,以便在施工中注意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问题。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管控;研究
引言
        混凝土是由石灰、水以及水泥按一定比例相混合而成的,由于其在还未凝结时有较强的可塑性,能满足不同土木工程的施工需求,而且制作比较简单。因此在土木工程建设中,混凝土的使用范围比较广泛。所以相关施工人员必须掌握混凝土施工技术,通过提高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切实提升土木工程的整体建设效果。
1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概述
        在土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需要消耗掉大量的混凝土材料,混凝土材料的质量对整个工程,结构的承载力以及稳定性形成了重要的影响,因此,混凝土施工强度是工程开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控制因素。混凝土材料当中主要包含了水泥、石块以及各种添加剂等,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施工强度和水泥原材料的质量有着密切的关联,水泥材料的强度越大则说明混凝土的后续施工强度越高,二者之间通常形成一种正比的关系。除此之外,这混凝土材料搅拌工作中,必须要保证使用洁净程度较高的水体资源,严禁使用生活当中的污水或者是工业废水等,以免对混凝土施工材料的质量产生不良的影响,同时混凝土材料当中的砂石材料也有着特殊的要求,必须要保证砂石原材料不能存在大量的杂质,防止影响到工程混凝土施工的整体质量。
2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
        2.1混凝土的材料选择
        混凝土的材料选择需要大量的材料用于固土。混凝土施工质量受原材料的影响很大。如果混凝土材料的质量不达标,混凝土结构在搅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气泡,逐渐降低工程结构的施工强度,影响土木工程的施工效果和质量。此外,当混凝土材料中有害物质过多时,施工强度会降低。由于有害物质与混凝土之间的物理和化学反应,混凝土结构的变形将影响整个土木工程结构的可靠性。
        2.2半成品混凝土配制不合理或不及时
        半成品混凝土配制不合理或不及时将严重影响木工混凝土施工质量,浪费各种原材料。生产厂家在拌制混凝土时,应严格遵守有关的国家规范和行业标准。如果不能有效地浇筑和振捣混凝土,必然影响土木工程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增加质量控制的难度,影响混凝土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的发展。例如,在一些大型土木工程中,由于操作人员对浇筑和振捣混凝土不重视,混凝土质量下降,控制水平下降。
        2.3对混凝土结构的养护不足
        如果混凝土热量不能够有效地散发,那么就会导致混凝土结构的内外温度差异较大,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些裂缝,不仅影响混凝土质量,还影响混凝土美观。在混凝土结构使用阶段,需要进行及时有效的振捣,以帮助混凝土散发其中的热量,并且也能够极好地增强混凝土结构的强度,以此满足建筑建设需求,切实保障混凝土的建设质量。在实际施工阶段,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例如在浇筑完混凝土结构后,施工人员未能定期对混凝土进行浇水养护,甚至直接忽略养护步骤,严重影响了混凝土结构,也对施工建筑整体质量带来很大的影响。
3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3.1完善质量管控体系。
        运用“信息化、现代化”的技术手段,灵活运用计算机和网络系统工具,完善现有的质量控制体系和预警体系。根据建设项目的结构和技术特点,科学规划建设项目,深入研究承包商和业主的各种管理制度。

建设单位可以聘请行业专家参与建设方案体系的建设。分析施工环境的质量和特点,使其切实可行。在项目交付给法院之前,安排美的监护权射击和临时工作,确保完美的责任系统在计算机行业,推进各级,落实具体工作,防止权利和责任的混乱,并做好这份工作。优化项目施工控制、监督管理。对项目施工各方面进行动态监控,通过现场测量和校准提高施工水平。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详细的测量试验,保证了数据信息的准确性,为下一步的施工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借助于网络系统、数据库等先进技术,提高了信息数据的准确性。协调、控制和管理施工现场,避免返工和延误,处理各种突发事件,做好预测,避免工程成本的增加。
        3.2科学合理地进行原材料配比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必须要对混凝材料的原材料进行准确的配比,混凝土配置的比例将会对混凝土的成品强度起到关键性影响,同时也会对整个建筑后期的安全性形成保障性作用。首先,在混凝土材料的配置之前,必须要对原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同时依照标准的设计数据对各个原材料的混合料进行确定,防止不良的杂质出现在混凝土材料当中。其次,在材料配置工作中需要保证原材料的使用顺序,原材料之间需要进行充分的搅拌。
        3.3重视混凝土的保养维修
        大部分施工单位在浇筑完混凝土后,不注重混凝土后期的保养维护环节,导致混凝土抗裂性不断下降,产生裂缝等严重施工问题,影响整个施工过程的进度及质量,不能保证土木工程建设的稳定性。因此,施工单位应安排具体的养护人员,遵循一定的保养维护标准,提高混凝土的养护效率。一般而言,混凝土施工完成后,养护的时间要在二十八天以上,要做到持续养护,中间不能间断,才能保证混凝土最终的稳固。同时,养护人员要注重混凝土的喷雾环节,在混凝土施工完成的十二个小时内,应进行必要的洒水操作,但也要合理安排洒水量以及洒水频率,能够保证混凝土的表面足够湿润即可,避免过量的水,破环混凝土的结构。总之,只有不断对混凝土进行保养维修,才能确保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完整度。
        3.4混凝土运输处理措施
        在混凝土材料的运输过程中,必须要保证混凝土材料的稳定性,如果没有对混凝土材料进行充分的搅拌,很容易造成材料出现离析等问题,同时部分混凝土材料出现凝固等现象,造成了后续的混凝土施工效果存在偏差。由于受到工程整体的施工状况以及施工外部条件的限制,在混凝土浇筑施工完成之后没有进行有效的处理,经常会造成混凝土出现大量的空气,使得整个混凝土的升强度受到了不良的影响,这一问题也需要引起生物人员的高度重视。
结束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结构施工是现阶段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的一项最为重要的内容。从本质上来讲,建筑工程的混凝土技术,其含义十分的宽泛,其不但包括施工技术,还涉及了竣工后期的养护、维护等工作。所以,建筑工程人员必须重视混凝土施工中的每一个细节,分析和研究混凝土施工中的每一个细微的流程,最大程度上来实现混凝土技术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白安黔.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J].中外企业家,2018(32):77.
        [2]黄玉军.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8(13):205-206.
        [3]樊子钊.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初探[J].建材与装饰,2018(28):35.
        [4]张世磊.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及质量管控分析[J].民营科技,2018(05):103.
        [5]秦一川.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及质量管控分析[J].居舍,2018(14):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