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应用探讨关朕

发表时间:2020/6/16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第6卷3月7期   作者:关朕
[导读] 随着部分城市降水量的增加,城市排水系统的负担越来越重
        摘要:随着部分城市降水量的增加,城市排水系统的负担越来越重。雨水淹没了一些城市设施,造成了更严重的经济损失。在其他城市,水资源是稀缺的。这座城市正遭受严重的旱涝灾害。水资源短缺阻碍了城市的发展。海绵城市的概念可以提高城市雨水的利用率。下雨时,它会聚集在路上形成地表径流。如果雨水的容量超过城市排水系统的容量,城市道路区域将出现水问题。问题发生后,城市交通环境造成严重障碍。城市环境与海绵城市节水系统的结合,可以节约城市水资源,提高城市生态建设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海绵城市;市政道路设计;应用探讨
        导言:地球上的资源不断被消耗,人类可以利用的各种资源越来越少。为了保护地球环境,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各国都开始思考新的发展战略。随着我国城市的不断发展和扩大,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我们需要修建各种各样的城市道路。市政道路建设与城市的发展息息相关。为改善城市频繁积水、上涨的局面,海绵城市建设需要进一步充分利用雨水资源,满足城市用水需求。
        1“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建设中的重要性
        近年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这种建设理念主要是将城市形象比作一块大海绵,表现出城市道路的弹性和吸水能力。海绵城市既能解决暴雨对城市的影响,又能充分利用雨水,将雨水转化为资源,满足城市用水需求。近年来,国家和政府都十分重视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强调城市的生态和长期可持续发展。我国部分地区降水量大且集中,将导致城市暴雨影响、房屋被淹现象或大量积水。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城市的正常运营和发展,也会给一些家庭或企业造成损失。不仅如此,在临河的一些城市,雨季来临时,河里易出现涨水现象,洪水会对城市造成不良影响。因此,要稳定城市发展,减少居民流失,就必须建设“海绵城市”。因为这种城市建设理念可以在城市中建立良好的排水系统,疏通或渗透城市多余的水分,更好地抵御暴雨洪水的影响。不仅如此,它还具有回收雨水资源的作用,可以满足城市用水需求。
        2 海绵城市的应用价值分析
        2.1优化城市排水情况
        在城市道路建设过程中,排水系统的建立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在降水天气充沛的地区,如果排水系统设计不合理,城市在面临大量降水时容易发生“内涝”。同时,城市降水带来的水资源经简单处理后可作为城市居民生活用水。海绵城市概念的应用可以实现降水的再利用。例如,雨水收集装置可以设置在城市低洼处,也可以设置在城市绿化带内。这种设计方法不仅可以减少城市水资源的浪费,而且可以缓解城市排水系统的工作压力。此外,在海绵城市设计中,湿地公园被视为降水的最终聚集地,可以有效储存水资源,提高城市排水系统的工作能力,提高城市水资源的应用价值。
        2.2减少城市排水污染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水污染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特别是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许多城市污水处理系统一直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导致城市排水污染逐步加剧。例如,在一些城市的经济发展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城市溢流现象,即城市排水系统超载、水流过流。生活污水经发酵后,不仅会产生难闻的气味,还会产生一些散布在空气中的有害细菌,从而威胁城市居民的健康。海绵城市设计的应用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具有较高基础性能的水资源可作为城市绿化用水或生活用水重新收集利用,对缓解城市水资源压力有一定作用。
        2.3 改善城市水环境
        在现有的城市水环境类型中,黑臭河道是一个城市水资源污染问题。黑臭河的出现,不仅会影响城市的美丽,而且黑臭河中的丰富污染物,极易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在海绵城市的设计过程中,可以通过改善河流的供水系统和前期的改善措施,优化城市的水环境,逐步恢复城市河流的原貌,提高城市的整体美感。同时,在市政道路排水方面,应用海绵城市理念,可以合理利用降水天气带来的水资源,如储存的雨水可以作为绿化用水,有效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对促进城市水环境良性循环具有积极意义。


        3“海绵城市”理念下市政道路设计
        3.1人行道设计
        在城市街道的设计中,人行道必须始终被视为一个重要的因素,因为它对人们的正常活动有着重大的影响。“海绵城市”的概念也应遵循路缘设计,充分利用人行道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对于以往的人行道设计来说,雨天的人行道很滑,而且由于人行道的排水功能一直没有得到设计者的重视,经常出现积水的问题。这将影响人们的正常行为,并在后期施工中留下一些安全问题。因此,在这一施工理念的实践中,设计者需要重新考虑上述问题,如设计排水性能好的管道,避免积水问题,进而提高人行道的安全性。
        3.2车行道的设计
        首先,道路和人行道的设计变化不大。然而,道路比人行道表面大得多。如果路面不透水,经过长时间降雨后,路面将产生热岛效应。因此,在道路设计中贯彻“海绵城市”的原则,不仅要考虑道路的功能要求,还要考虑道路的结构特点。对此,可对道路建设提出以下建议:(1)必须选择合理的材料,促进雨水快速渗透,防止大量积水在路面上。(2) 选择透水性好、施工工艺水平高的施工材料对巷道的施工也十分重要。由于施工组织设计等因素,本单位将按施工图纸进行设计和施工。(3) 必须合理控制排水沟的高度和深度,使排水沟附近和周围的水全部流入排水沟。
        3.3合理配置植物
        在市政道路建设过程中,绿色植物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具体来说,根据相关规定,设计需要满足相应的条件:(1)根据道路环境和城市功能,工厂必须安装美观的配置。(2) 为了保证植物的正常有效生长,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其生长特性。(3) 设计必须认真考虑储排水设施的相关性能要求,合理布置厂房,以达到储排水效果。(4) 设计中对选择适宜的绿色植物有一定的要求,必须根据不同的要求选择不同的植物。
        3.4绿化带设计中的应用
        (1) 储存雨水时,绿化带的设计必须正确合理,必须超过道路高度,绿化带的总高度必须符合一定的标准和要求,不能过高。此外,要合理设计沟道分布,保证沟道分布均匀,提高绿化带雨水收集率。(2) 相关人员必须从主要解决方案入手,即如何建设绿色城区,并间接逐步实现水资源过滤渗透管道的安装等方面,全面解决这一问题,从而完善和完善绿色城区的过滤功能。这不仅使水资源比以前渗透得更快,而且提高了水的清洁度。(3) 必须采取正确合理的措施。降低了天然水体的排放速度,降低了蓄水能力。针对这一问题,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全面考虑自己所在位置的结构,从当地地形和环境出发,做出合理的布局。例如,可以在排水口设计明沟。这样,在相应的暴雨期间,水域就可以完全储存在绿城区域。比如雨后,可以通过水管合理排水,既避免了雨水无法排出,又提高了水的循环利用率。此外,可设计渗透装置,使雨水渗入地层。(4) 为了使城市排水比以前更快,设计师可以将雨水直接连接到排水沟。
        结束语
        现代城市建设正逐步走向生态化、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海绵城市作为一种先进的理念,可以应用于城市道路工程设计中,减少对城市环境的不利影响,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在发展中,海绵城市理念将成为现代市政道路建设的主流理念,为工程建设提供指导,值得进一步发展和应用。
        参考文献
        [1]高火林.城市道路设计中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18(4).
        [2]佚名.“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应用[J].绿色环保建材,2018(10):238+240.
        [3]杭欢.“海绵城市”理念在道路工程设计的应用——以沈浦泾路-清泉路为例[J].建材与装饰,2018(13).
        [4]佚名.基于海绵城市理论的白马河社区湿地景观设计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