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税降费的潜在财政影响与风险防范

发表时间:2020/6/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6期   作者:高艳
[导读] 摘要:新时期经济发展下,我国财政制度发生很大变化,减税降费对企业经营给予了一定的政策支持。
        身份证号码:652301 19730302xxxx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乌鲁木齐市 830011
        摘要:新时期经济发展下,我国财政制度发生很大变化,减税降费对企业经营给予了一定的政策支持。但同样对政府财政造成一定影响。文章以此为基础对财政影响与风险防范展开探讨。
        关键词:减税降费;财政问题;风险防范;财政风险
        引言
        新政策的实施,通常会产生双面作用,减税降费政策亦是如此,一方面降低了企业和个人税费负担,增加了企业和个人经济效益空间,给企业创造了一个人良好的营销环境,拉动了人们消费,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卯足了后动力;另一方面大范围的减税降费,致使财政收支平衡面临一系列挑战,尤其地方财政面临可持续发展挑战。如何应对减税降费产生的影响,实现地方财政的可持续发展与稳增长是当前相关人员着重思考的问题。
        1减税降费的涵义
        虽然自金融危机以来,“减税降费”就构成了积极的财政政策的重要部分,但“减税降费”一词最早在2018年被提出,对此国家对减税降费的涵义做了明确规定。减税降费分为“减税”和“降费”两部分,其中“减税”就是“税收减免”,通过降低税率或减少税基或两种方法兼有来减轻纳税人、缴费人的税收负担,目前主要通过针对大税种(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的大规模减免来实现;“降费”就是“取消或停征行政事业性收费”,通过取缔未经相关部门批准、越权设立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来减少税费。减税降费政策独具中国特色,体现中国政府财政收入结构与企业和个人税收负担的特征,其实质就是经济资源的再分配。自实施以来,减税降费政策一直处于不断修订和完善的过程,从最早提出的“结构性减税”到“定向减税和普遍性降费”,再到“普惠性减税与结构性减税并举”,均体现出根据现实状况不断做出调整的过程,以满足我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2减税降费的潜在财政影响分析
        2.1部分小微企业获得感不强
        在落实政策过程中,发现个别企业法定代表人的主要精力专注于经营,对企业的税务政策和风险不甚了解,即使税务机关加大力度对其培训辅导,往往被简单地认为是财务的事情不愿参加,甚至还认为是扰民的事情。在财务管理中,考虑经营成本的原因,只简单的外聘报税财务,因此财务与企业法人代表在税收上交流不畅,财务只是简单完成法定代表人交给的申报、领购发票等工作,因此,即使企业在税务机关辅导中及时了解了优惠,但改革获得感并不强烈。
        2.2政策调节不到位
        当前企业的发展,所面临的经济形势比较严峻,我国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减税降费政策,但是从现实发展来看,还是普遍存在着行政效率不高、浪费财政资金的情况,这就说明还存在进一步提升行政效率的可能,并为减税降费争取一定的空间。具体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强化逆周期的调节是必要的,但是在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的过程中,尤其要注意财政的承受能力,进一步防范财政长期的风险。
        2.3各种隐性风险问题滋生
        如今减税降费规模持续增加,涉及了较广泛的范围,短时间内基层财政收支压力会显著提升,其中大多数的地区收入增加速度相对缓慢,不过借助合理的统筹等措施,受到了减降的影响,因此收支压力得到了一定的缓解。不过一些减收效益相对突出的地区,要是没有得到可靠的支持来弥补财力的缺陷,支出强度会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甚至是产生由于过度着急促进经济增长,进而相对依赖大规模基建的发展,如此会产生三保得不到保障,财政支付相对困难,潜在的风险爆发等问题,这些风险因素需要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


        2.4减税降费超出预期,财政压力较大
        今年实施的新一轮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政策减降的税费突破了2万亿元,如此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数额进一步减少中央和地方政府收入,这可能致使债务负担过重的地方政府出现入不敷出问题,地方政府财政赤字规模进一步扩大。这种情况下,政府必须认识到“过紧日子”的必要性,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营造积极良好的营商环境。
        3减税降费风险防范措施
        3.1继续维持经济增速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财政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前提就是保持经济的增长,只要经济在不断的发展,国家的财政收入就有了一定的保障,就能够作为减税降费政策的坚实后盾。但是从目前的经济现状来看,经济增速呈现连续下滑的趋势,要想在2019年度保住6%~6.5%的预期目标,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国家的调控,强化逆周期的调节。其主要体现为增支、减收和发债。对增支来说,由于财政支出对经济的拉动效果在减弱,所以当前社会的财政支出,主要就是对支出结构进行优化和填补一些短板,比如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进行增补,加大对脱贫攻坚政策的投入等。当然,调控并不是改革,这些财政调控手段只能起到外部的刺激作用,要想提升经济的增速,还是得靠内在动力,不断进行革新,对生产关系进行调整,以此适应经济的发展。
        3.2加强财政管理,规范预算编制
        财政作为国家开展各项实践活动的基础。故而,地方财政预算需经济社会规划、年度任务紧密结合起来,确保财政发挥出高效能。首先,加强财政管理。现如今,我国地方财政预算编制时,尚未考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致使财政预算编制缺乏合理性、科学性,致使财政支出频繁出现超支等问题。故而,加强地方财政管理,将地方经济社会规划建设任务与地方财政预算紧密结合起来,确保地方财政预算具有可操作性。二是规范预算编制。地方财政预算编制的规范,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地方财政年度预算编制需与单位年度经济规划和具体任务相结合起来,并综合考虑地方财政实际情况,确保单位经济规划与地方财政实力相匹配,避免地方财政超支等问题的发生。另一方面,地方财政预算编制需严格遵循国家现有相关法律,严厉打击一些非法行为。同时,强化地方财政预算约束力,确保地方财政年度预算执行期间,不会出现增加预算等问题。
        3.3合理统筹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改善财政支出结构
        如今需要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和市场的边界,对于政府来说,需要合理地承担自己的责任,遵循市场原则来提升整体的财政支出效率。在政府活动的范围中需要控制好行政经济的增加速度,避免存在经费过度增加的情况,在这个时期需要增强对于三公经费的控制。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并且会在一段时间中处于一个发展中状态,虽然经济持续增长,不过可能会产生下降的情况,因此不可以在短期把民生支出提升到超过经济发展的水平,需要参考自身国情来进行落实,确保民生保障可以处于一个合理的状态。
        3.4继续做实做细减税降费政策
        所谓做实就是将减税降费政策落实到每个纳税人、缴费人,使税费的减降做到最大化,使纳税人、缴费人享受的税费红利实现最大化。所谓做细就是减税降费的工作需要细心、细致的品质,并要求做到细枝末节,让每一位纳税人、缴费人都能享受减税降费政策带来的甜美果实。因此,这就需要政府不仅要算好大中型企业可能享受的大额税费减免的账目,还要算好小型微利企业享受普惠性减税带来的小额减免的账目。同时,税务机关需要派遣尽可能多的专业人员深入企业,为涉税企业普及政策知识和提供咨询服务,解决纳税人因嫌繁琐复杂而不进行纳税申报的情况,以降低纳税人、缴费人少享利的可能,使减税降费政策真正惠及每一位纳税人、缴费人。
        结语
        综上所述,减税降费背景下地方财政可持续发展及稳增长面临一系列挑战,地方财政唯有予以政策等措施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优化地方财政支出结构等,才能为减税降费拓展空间,保障地方财政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柳美芝.当前我国减税降费的现状、难点及对策建议[J].财经界(学术版),2018(19):119-120.
        [2]李娇,孙越.减税降费的必要性、效果分析及路径建议[J].经济研究导刊,2019(25):72-73+75.
        [3]文峰.减税降费背景下财政可持续性问题研究[J].财政监督,2019(18):5-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