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 刘国挺

发表时间:2020/6/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6期   作者:刘国挺
[导读] 摘要:机械工程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可显著提升机械工程的整体性能,使其产品具备多元化的特点。
        大连金鼎石油化工机器有限公司  辽宁大连  116103
        摘要:机械工程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可显著提升机械工程的整体性能,使其产品具备多元化的特点。基于此,笔者概述了机电一体化技术,分析了其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机械工程;一体化技术
        1机电一体化技术概述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本质是电子技术,其是结合了机械相关技术以及信息相关技术而形成的一项综合性技术,在各项性能方面有着比较大的优势。我国最早使用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行业是电力企业,其通过该技术持续的增强发电水平,并且利用其对发电设施进行监测,这也使电力行业的机械工程自动化得到了飞速的发展。通过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能够实现对各项机械设备的集中操作与管理,工作人员只需利用计算机,就能够对相关设备进行远程的操作以及监控。
        2机械工程中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优势
        2.1生产能力高
        合理地利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就能够对现场机械设备进行较为全面的管控。在这种情况下,再按照之前制定的工作流程开展各项制造工作,不仅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企业的资金投入数量,还可以节省一批后期的设备维护资金,最终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增加,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机械设备的生产能力。
        2.2安全性能高
        在开展各项机械设计制造工作时,由于受到内、外不同因素的影响,导致工作过程中存在着部分风险问题,并严重地影响到了工作的正常开展。面对这种问题,就可以有效地利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对整个制造过程进行全面的监管。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及时地发现工作过程中存在的各类问题,还能够针对这些问题采取合适的措施进行解决。防止由于问题发现不及时,而导致问题的影响范围进一步扩大。最终,达到缩短工作周期,减少工作消耗并增强工作安全性、可靠性的目的。
        2.3较高的使用性能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在开展机械设计制造工作时,虽然也有一定的管控技术作为支持,但是由于受到技术水平等问题的限制,导致最终的管控效果略为一般。但是如果能够合理地使用机电一体化技术,那么便能够实现对原有管控系统的简化,并达到“一键式”的管理效果。通过对管控系统的简化,不仅可以确保制造工作的有序开展,还能进一步优化机械设备的使用性能。
        2.4适用范围大
        在机械设计制造工作的过程当中,机电一体化技术能够发挥出的作用极为明显,且其适用范围较为广泛。也就是说,除了能够为工作的革新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以外,还可以使其中的设计和管理功能进一步凸显。同时,通过对数据信息的分析和比对,能够发现工作中存在的各项漏洞问题,并派遣专业技术人员对这些漏洞问题进行修补和完善。
        2.5维护方便
        如果仅仅只依靠传统的人工检修和维控技术,根本无法针对机械设计制造工作中出现的各项问题,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和解决,而机电一体化技术却可以对工作采取全面的监管和扫描。在这种技术的帮助下,即使是工作当中的一些极为微小的问题,也能够得到及时的解决和完善。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设备的维修效率,还可以降低由于机械损耗而造成的经济损失,最终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增加。
        3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
        3.1监控技术的应用
        从目前我国机械设计制造行业的发展状况来看,随着新型技术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的确使制造工作得到了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但是由于受到内、外多重因素的影响,导致在工作的实施过程中,很容易便出现一些无法避免的问题[1]。如机械设备的故障、原材料的供应等问题,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工作的整体效率以及质量。面对这些问题,就必须要合理地运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对工作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实时的监控。同时,针对制造过程中的一些重点和难点环节,也要进行细致的检测,以此来提高工作整体的安全性以及工作效率。


        3.2数控技术的应用
        机电一体化作为一种新型微电子技术,再加上其自身具有的各种技术优势,使其在机械设计制造工作中的应用范围,已经逐渐扩展到了机床操作等方面。除此之外,数控技术还能够利用一些操作性较强的编程方式,形成一种新型智能技术,其主要是利用主轴箱发出的各项命令,实现各项机械操作[2]。同时,在后期操控机床设备时,利用数控技术还可以使不同类型的命令以递进的方式进行转换,防止由于命令执行延误,而影响到工作的整体效率。
        3.3传感技术的应用
        一般在传感技术的应用过程中,都需要将基本的机电一体化技术进行一定程度的拓展,并且还要结合不同设备中的元件构成,规定不同类型的信号转化工作,以此来实现各元件之间工作的合理分配,并为工作的正常开展提供必要的保障。
        3.4生产线的应用
        ①仿真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能够将后期工作过程中的管理、调控和操作这三者,按照适当的顺序进行整合,并且对工作中的工期、能耗等问题进行模拟计算。之后,再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对这些计算结果的优化,最终选出最适合工作需要的生产模式。除此之外,该项技术的应用,甚至还能够促使仿真技术和制造产业之间进行有机结合。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拓展工作原有的可视化以及仿真化效果,还能使企业内部的工作人员都加深对于机械设计制造工作中各项工作内容和基本流程的理解和认识,从而最终实现提高生产效率和工作质量的目的。②机械应用。在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帮助下,能够将光电技术进一步延伸到制造工作的其它工作环节当中,并且还能够使多元化制造技术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优化,最终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3]。比如说,如果在食品加工生产线中,合理地运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并且使生产过程中的操作和生产都实现可视化,那么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的流程化竞争优势。
        3.5包装机械
        在工业生产领域中包装机械的应用范畴也非常大,常用规格的包装机械设备,由很多零部件构成,使得操作起来比较困难,并且对包装机械设备的养护成本以及维修成本都非常高。除此之外,即便包装机械发生了故障,相关维修人员也能够通过维修或是更换模块,在第一时间内将故障问题处理掉。
        4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机械工程领域中的发展方向
        4.1系统化
        整体而言,指的就是全面的进行管控,进而对于用户所发出的命令能够精准并且有效的完成。
        4.2模块化
        机械工程之中有着各种各样的品类,其也伴随社会的进步而变得愈来愈复杂,但是模块化的研发,不仅能够有效的控制其生产成本,还能够显著的提升机械工程的整体性能[4]。
        4.3互联网化
        互联网具备开放的特性,工作人员只需要对集控中心的计算机进行操纵,才能控制生产现场的设备,互联网可以冲破时间以及位置的约束,这样一来就能够显著提升机械工程的安全性能,同时也保证了准确度。另外,由于各行各业都在倡导节能减排,因此环保化以及微型化也是其未来发展的导向。
        结束语:
        总之,机电一体化是将机械、电子设备和信息有效结为一体,将新型技术应用于新的领域中。将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在机械工程中,能够带动机械工业的快速进步,机械工程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非常重要,机电一体化是机械工程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于涛.探究机电一体化系统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J].内燃机与配件,2019(24):190-191.
        [2]孟广松.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J].内燃机与配件,2019(22):190-191.
        [3]郭振华.基于机电一体化系统在矿山机械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世界有色金属,2019(17):293+295.
        [4]吴世杰.简析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上的应用[J].南方农机,2019,50(21):2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