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施工技术与质量提升对策

发表时间:2020/6/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6期   作者:唐佳燕
[导读] 摘要:水利工程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不但可以满足发电、灌溉、养殖的需求,也可以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环境。社会经济的发展让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的发展速度急速提升,因此为了更好的将水利工程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将施工技术合理落实,并强化施工质量。
        桂林利源水电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广西桂林  541001
        摘要:水利工程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不但可以满足发电、灌溉、养殖的需求,也可以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环境。社会经济的发展让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的发展速度急速提升,因此为了更好的将水利工程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将施工技术合理落实,并强化施工质量。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提升对策
        引言
        水利工程关乎国计民生,其本身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往往居于自然环境较为恶劣的地区,故而对于施工技术要求也就更高,这也意味着只有做好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的管理,才能有效促进水利工程整体建设质量的提升。认真审视我国水利工程施工技术之中所存在的问题,需要从完善管理体系着手,改进施工方式,推行科学性技术指导,以确保水利工程得以高效、安全、优质的安全。
        1水利工程施工特点
        水利工程施工中,其主要对象是土方、混凝土和机电安装等,水利工程的建设目的是发挥蓄水、防洪等功能,因此要求其具备一定稳定性、防渗性和承压性,对施工有着严格要求。实际施工中,要严格依照规范进行。水利工程对地基要求较高,在地质条件复杂的情况下要保证地基处理到位,避免产生严重的质量安全隐患。且水利工程建设与水域施工密切联系,需结合水文条件和建设要求,做好水下作业施工等,一般尽量选择在枯水期进行施工。水利工程施工中存在较多安全隐患,很多作业环节需要在露天和水下进行,因此面临着复杂的施工环境,施工难度也更大,施工现场面临严峻安全隐患。而水利工程施工周期长、人员流动强,导致风险进一步加剧,需要注意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在安全施工前提下,充分应用相关施工技术,保证工程建设质量。水利工程施工内容复杂,施工现场管理、施工内容都比较复杂,常常是多学科交叉,加大了施工管理难度。
        2水利工程施工技术
        2.1施工导流和截流技术
        此种技术在建设施工的过程中经常被使用,一般情况下,施工人员会根据实际的建设进度以及周围环境进行分析,并利用分批次的导流和截流方式,加强围堰建设。施工过程中,最普遍使用的一种导流围堰方式是土石围堰,还有其余两种分被为水土石围堰以及混凝土围堰,但是以上两种形式并不被经常使用。截流在整个工程建设期间是一种较为关键的环节,如果在施工建设的过程中,没有定期的采取截流措施,就能够严重干扰整体施工建设的进度,甚至还会拖延工期,出现截流失败的情况,同样会影响工期。针对上述情况,工作人员应当针对此项技术进行合理的管理,防止干预后期的施工状况。通常情况下,使用截流的方式共分为以下几种方式,分别为立堵法、平堵法、立平堵法、平立堵法以及定向爆破法等,使用较为常见的是立堵法以及平堵法。平堵法是利用船舶、浮桥等工具做以截流,立堵法会分为单戗、双戗以及多戗等方式,平立堵是按照立堵和架桥的方法截流。
        2.2土石坝施工技术
        土石坝是将石料、土料和混合料采取多次碾压,从而改善其中的密度,之后借助抛填的方式建设挡水坝,根据实际的需求,也可以建设成为分土坝、土石混合坝以及堆石坝。主要成分为泥土和砂石的是土坝,卵石、石渣以及多种混合式的石料为堆石坝,两种材料在混合之后建设的坝体为土石混合石坝。此种技术的施工可以根据当地环境的资源就地取材,较为方便,并且降低前期对于材料的资金投入,整体建设要求不高,总体施工结构较为简单。
        2.3混凝土施工技术
        混凝土施工前要先进行材料准备,该过程中需控制好混合料配合比,将其分开堆放避免混杂在一起。拌和时控制好拌和时间,避免混凝土离析。运输环节要在车辆上涂抹隔离剂,防止运输中混凝土出现粘结情况,根据实际需求组织运输车辆。接着是混凝土浇筑环节,在浇筑前要先做好准备工作,首先是基础面处理,比如过渡层的设置等。比如在施工中遇到软土地基时,需要设置好过渡层,岩石地基可以不设置过渡层。

其次要处理好施工缝,要避免将施工缝设置在应力集中区,然后进行混凝土整体浇筑。要注意悬臂式托座不可设置施工缝,否则会影响到施工缝混凝土强度。一般采取分层浇筑方式,要在下层混凝土浇筑初凝前浇筑上层混凝土,浇筑之前铺筑合适厚度的水泥泥浆。浇筑过程要连续进行,而避免出现裂缝问题。施工后要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养护,具体养护时间视实际情况而定,后期养护到位才能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
        3水利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提升对策
        3.1转变管理理念
        与以往相比,我国水利工程的施工与建设更具自动化和系统性,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的不断引进不仅提高了施工效率,减少了施工人员工作量,同时也为工程质量的大幅度提升提供了充足保障。在这种情况下,施工管理若仍沿袭传统的管理模式,一来会导致制度的烦琐性,致使管理工作事倍功半;二来还很有可能会产生反作用力,影响工程质量的提升。因此,转变施工管理观念势在必行。作为工程施工管理人员,应紧跟时代发展,虚心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经验,不断创新管理模式,同时还要将先进的管理理念不断传达给其他工作人员,让全员都能够做到与时俱进。实践证明,只有做到全员理念的改革和更新,才能够保证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为工程质量的提升奠定基础。
        3.2把好材料关
        在水利水电工程中,所使用的材料十分复杂,任何一种施工材料的质量均会对整个工程产生影响,尤其对于一些具有保质期、掺和比例要求的施工材料,在实际的施工务必要对其质量和性能进行实时性的把控。同时,对于所有的施工材料要建立严格的运送、报检制度等,并且也要设置相应的监督机制,从而有效保证施工中所使用材料的安全性。
        3.3加大工程质量监督力度
        要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质量监督体系以及执行标准,并且还需要加强对整个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监督力度。对于施工前期的方案设计、质量检查结果的统计分析以及质变后做修改的施工方案等,均需要对其进行严格监督。在监督过程中,为了将监督责任落实到个人,可建立质量监督个人责任制,以此有效保证日常工程施工的质量监督与管理。
        3.4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在水利工程质量要求不断提高的今天,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也尤为关键。为了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必须针对他们进行全面提高,并对较优秀的新员工进行严格的培训,也应该适当地提高管理人员的报酬,一旦发现考核成绩不合格的管理人员,则重点关注并对他们进行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增强他们的工作责任感,让他们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认真地对待,让管理人员能够以更加积极的状态投入工作中,以此提高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
        结语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是关系我国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重要工程,在经年累月的建设发展过程之中,已然取得了十分耀眼的成就。不过,以施工技术管理工作而言,尚有许多问题尚待解决,对于水利工程质量控制而言,施工技术管理无疑是关键性问题,故而需要依照实际情况,逐步完善管理制度,积极引进先进的施工技术,合理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的综合化管理,推动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郭丙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现状与改进措施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5(5):118-120.
        [2]徐惠萍.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现状及改进措施[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8(11):86-87.
        [3]范文静.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和质量提升策略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9,4(16):154-155.
        [4]黄斌声.浅析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质量控制措施[J].2017(24):00087-0008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