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高支模施工在土建施工中的应用 历亚南

发表时间:2020/6/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5期   作者:历亚南
[导读] 摘要:这几年,随着土建项目施工质量的不断加强,人们对工程施工标准要求更加严格。
        天元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临沂  276000
        摘要:这几年,随着土建项目施工质量的不断加强,人们对工程施工标准要求更加严格。高支模施工技术实现了有效优化改进,具有可操作性强、承载能力大等特点,目前在建筑工程项目领域被大规模创新应用。因此,土建企业的管理工作人员必须明确关于高支模施工技术要点。
        关键词:高支模;土建施工;应用
        引言
        结合实际调研可以发现,土建工程中高支模施工很容易出现规范性、安全性等方面的问题,这类问题往往源于施工准备、验收及拆除等环节。为保证高支模施工技术较好服务于土建工程,正是本文围绕该课题开展具体研究的原因所在。
        1高支模施工技术
        高支模技术主要是在具有一定高度的建筑物内,通过搭建支撑模板开展实际施工作业。这种技术是一种高空作业技术,它对施工作业的高度有一定的要求,同时,对所应用的混凝土模板构件形状也有要求。混凝土构件的高度有大于8m,构件的跨度要大于18m。在高支模施工过程中,模板构件的总重量要大于10kN/m2,模板构件的载重量要超过15kN/m2。施工人员需要采用竖向的构件,其支撑高度要超过6m,这样就可以完成整体高支模施工的设计、测量以及安装等工作内容。最后,再使用混凝土浇筑的方式,来将混凝土构件与建筑主体结构相联系。由此可以看出,使用高支模施工技术会辅助工程建设,提高土建工程的施工效率和整体工程的质量,保证项目顺利实施。
        2工程实例
        某工程本身地理位置较为开阔,资金投入量较大,所以,具体施工作业也具有一定的规模性,技术性要求更为严格。具体而言,本次项目的地下室较多,即3层,总长宽高数据依次为260m、50m、27m,其中,包含了7层框架结构,设定地下室高度也由实际施工需要决定,即5.0~8.3m。在该项目中,由于施工设计中将东西两面以及中间等分别作为配电地下室与地下车库,所以配合设计了相应的支撑点,即27m高的10根柱子。具体的高支模技术应用则在下文展开论述。
        3高支模施工在土建施工中的应用
        3.1施工准备
        在正式应用高支模施工技术前,施工准备工作不应被忽视,具体的准备需结合土建工程现场实际,并从组织、人员、材料、机械设备等方面入手。在正式施工前,施工人员必须重点熟悉施工图纸并开展针对性审查,高支模施工技术的交底也不容忽视,同时需围绕企业标准、国家标准、验收标准等开展针对性研究。以木材为例,需保证木材不存在霉变、虫洞等现象,并开展针对性的承载力测试,以此保证正式施工的顺利、安全开展。
        3.2科学安装高支模支架
        高支模工程具体的安装作业要求首先必须以梁线位置的合理校准为基础,从而保证后续的水平控制线效果,进而保障高支模整体核心判定工作的科学性与可靠性、精确度等。高支模末班的搭设作业必须以钢管的铺设作用为基础,进行有序的模板安装,即正面与侧面的有序性,随后再进行龙骨架的架设作业。上层模板与加设支架的具体安装必须由楼板的荷载能力决定,即前者必须以后者能力为根据,从而提高整体架构的稳定性。此外,出于模板自身质量的考虑,要求整改安装过程中必须进行合理的故障检查与排除,从而避免如接缝故障、漏浆等不良现象的产生。而混凝土的浇筑作业则要求首先进行相应的清洁作业,保证木模板内无积水、无杂物等。需要注意的是,高支模施工的安装过程是一个众多体系联合的过程,意味着技术信息的通畅性。所以,该阶段要求如水、电等模板以外的安装也必须得到有效考虑,从而避免各安装体系因信息的不通畅性而导致相关问题出现。具体表现为,合模作业必须以合模通知书为准,以此方可进行合理的合模作业,具体作业仍需要得到有效管控。


        3.3高支模验收
        在土建工程中,高支模施工作为较为常用的施工技术,其实施要满足国家安全标准,并且要求对应的施工管理人员有过硬的专业素养,经过专业培训,同时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的操作技能,如此便能加快施工工程进度,提高工程质量,加强工程安全防控。作为危大分项工程,高支模分项的专项施工方案应会同当地专业技术人员对高支模安装设计环节进行全方位监测,专家组进行专业评审,确保高支模技术符合国家要求。对高支模的安装工作严格监控,一旦发现问题立即指出纠正,对于问题较大的情况,要成立专门的研究小组进行探究分析,制定出高效可执行的解决方案,确保土建工程的高质量高性能。在结束高支模安装工程之后,需要相关质检机构对工程进行验收,保障工程的高质量。
        3.4高支模拆除
        拆除是高支模施工结束前最后一步,该步骤也是建筑完成的标志。拆除工作看似简单,但实际却关系到土建工程的整体安全和质量,进行拆除时,拆除人员需要保持足够的耐心和谨慎,不能贸然动手。拆除实施之前要保证所有细节工作到位,然后分步骤进行,具体如下。
        (1)侧模的拆除,需要先确保构件表面和棱角不会因其受损才可着手操作。
        (2)拆除低模梁长大于8m时,需保证混凝土强度为100%,梁长不大于8m时,需要保证混凝土强度为75%,而悬臂构件,需要达到100%可动手拆除。
        (3)板底模不大于2m,需保证混凝土强度为50%,板底模大于2m且不大于8m时,混凝土强度需为75%,板底模大于8m时,混凝土强度须为100%,才可动手拆除。
        (4)拆除柱模,需要先将拉杆拆除,再卸去柱箍,以撬棍慢慢撬动模板,使模板脱离混凝土,再分部分运下去。
        (5)拆除墙模板,应先将穿墙螺栓卸下,再除去水平撑与斜撑,以撬棍缓缓撬动模板,使模板和墙体分离,再运送离开,不能随意往下抛扔。
        (6)拆除楼板和梁模时,需先将楼板底模拆出,再拆下侧板摸。拆出楼板模板,要先卸除水平拉杆,再将模板支柱拆掉,只每排剩余1~2根支柱暂不拆除。拆除人员需站在拆除完毕空旷地区,将周围剩下的支柱拆掉,保证木档能自由掉下,再以钩子勾住拉下模板。在模板全部拆下后,应聚拢在一起,统一运出堆放,堆放高度不能超过2m。
        3.5施工注意事项
        土建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应用还需要关注多方面注意事项,包括加强各环节配合、针对性检查高支模支撑系统、严格开展浇筑施工、妥善处理承重部位。为加强各环节配合,应关注水、电、钢筋等不同安装系统的配合,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所有墙板全高和全长拉通不容忽视,墙板垂直度也需要在浇筑过程中及时校正,专人的监督检查应落实于每次浇筑混凝土中;针对性检查高支模支撑系统需关注明显松动,以此全面检查松动部位,可采用加固措施处理松动范围较小情况,如存在较大松动范围,则需要对支护体系进行整体调整,保证支护完整性;严格开展浇筑施工需关注浇筑前的模板表面湿润控制,一般采用分层浇筑方式,浇筑速度控制需以分层情况和浇筑高度确定;妥善处理承重部位需关注外界环境因素影响,管理人员需重点对支撑和扣件部位进行检查,以此设法提升高支模的承载力,更好满足施工需要。
        结语
        综上所述,在土建工程施工过程中,通过高支模技术的应用能够大大提升整体工程的施工效率。本文对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原理以及施工操作方式进行探讨,提出了相关的质量控制方案。今后,还需要加强高支模施工技术的研究,要不断地提升技术的应用功能,以促进我国建筑工程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任道凤.小议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J].居舍,2020(2):65.
        [2]乔兴虎.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建材与装饰,2020(1):58-59.
        [3]郑金龙.基于实例探讨房建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J].门窗,2019(21):9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