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中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 黄晓

发表时间:2020/6/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6期   作者:黄晓
[导读] 摘要:现阶段,时代不断进步,人们在充分享用水利工程带来的有利条件时,还需要高度重视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对河道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临沂市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监理中心  山东临沂  276000
        摘要:现阶段,时代不断进步,人们在充分享用水利工程带来的有利条件时,还需要高度重视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对河道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对河道自身的损坏,所以这就需要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增强对河道生态护坡技术施工的应用,以便于促进水利工程和谐稳定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最大化。
        关键词:河道;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生态护坡
        引言
        生态护坡技术作为生态河道工程的重要一环,对于维持水生态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受到以往建设理念和自然因素的影响,传统的河道护坡技术在支持农田灌溉和保护水土方面具有一定的成效,但是尚且存在一些功能缺失的问题,例如涵养水源、污水净化、生态平衡等,这些也是生态护坡的应有之意,应纳入生态护坡的功能目标之中。
        1河道生态护坡的主要功能
        1.1防洪抗旱
        水利工程项目的现代化发展已经将生态护坡技术作为关键技术之一,随着应用措施的不断成熟以及技术的不断更新进步,河道生态护坡工程质量也不断提升,从而促使其稳定发挥作用。通过完善的河道生态护坡工程的构建,能够帮助进行防洪以及抗旱。在生态护坡技术下,河道的水流能够被科学的调整,并符合水域实际。而当遭遇洪水时,由于生态护坡工程中含有丰富的植被,因而能够对洪水侵蚀进行一定程度的抵挡。而在气温较高的季节,生态护坡工程中的植被还能够释放自身的水分从而对河道内的干旱状况进行有效缓解。
        1.2河道生态护坡工程的生态功能
        生态护坡和传统护坡工程之间最大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其既有基本的防洪固堤功能,又可以维系河道的生态系统平衡,从另一方面来看还可以保护河道生态环境。生态护坡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将保护生态环境当作第一工作,与此同时还需要按照植物自然生长规律与自然环境保持物种之间生态平衡系统,落实人与自然和谐的设计理念。鉴于这种情况,选择合适的植物品种,进而实现河道护坡植物和周围植物的和平共处,进而完成生态护坡物种的多样化,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工程施工过程中对河道环境的损坏。
        1.3具有景观功能
        生态护坡技术要依据生态理念,一切以绿色环保为主。护坡植物多采用原生态植被,如林木、花草种植等,人员需要合理安排植物的间距与种类,减少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对环境的破坏。在进行生态护坡施工时,利用原生态植物护坡的这一做法可以修复被破坏的河道水域,恢复原有的自然生态景观,使水利护坡工程达到美化环境的目的。在进行护坡施工时,施工单位要对区域内的植物有所了解,选择与当地自然环境相适应的植物种类,达到植被与护坡相结合的目的,最终实现景观与工程和谐统一。
        1.4自净功能
        除以上三个功能外,水利工程当中的生态护坡施工还拥有一个较为重要的功能——自净功能。由于生态护坡与植被关系密切,因而具有极为强大的自净功能,可以对周围水质进行净化与改善。如果有污染物掉入河流之中,还可以通过生态护坡区域植被,对其中的细菌进行弱化或者吞噬,最终使水源得到净化,水质有所保证。
        2水利工程中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
        2.1网格生态护坡技术
        运用石头、混凝土等材质制定网格结构规划,精心设计网格生态护坡,把植物种植网格正中心,构成具有综合效益的网格生态护坡模式。

由此可以看出,网格生态护坡技术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空间,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同时在实际工程中明显可以大力推广其具有的综合效益。在现场施工过程中,网格生态护坡技术不需要使用难度较高的技术,所以具有明显的施工效果,同时成本能够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中,在保护生态的同时,还能供观赏。然而网格生态护坡技术与其他技术相比较而言在适用过程中会耗费大量的成本,这就需要工作人员根据工程的实际要求、预算设计等,全面考虑护坡资金的可承受能力,结合不同时期的护坡发展状况优先选择网格生态护坡技术。
        2.2土工材料固土种植技术
        按照使用材料和施工方式的不同,可以将土工材料固土种植技术划分为土工单元固土种植与土工材料网垫固土种植。这两类种植方法都是使用率工程力学和植物学的相关特征,使用土工材料的力学特征完成对植被的加固,进而使土工材料固土种植技术具有的防洪固堤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土工单元固土种植需要使用高密度的化工材料进行相应的处理,使其逐渐形成蜂窝状的结构,接着在蜂窝中填充其他植物或者是草皮,进而把土工材料的植物学与工程力学进行系统整合,在堤岸中充分发挥其具有的加固作用。土木网垫固土种植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得到广泛运用,其主要是把植物种子与沙土放进高分子的化学材料制成的网垫中,这种网垫使用的材料具有较强的柔韧性,从结构设计方面来看,这种网垫的高度与空间可以为植物的生长提供有利条件,植物的根系能够透过网孔扎入到泥土中吸收营养快速成长,最后和网垫构成整体,如此一来既降低了洪水的冲刷作用,同时又提升了堤岸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2.3生态型混凝土护坡技术
        生态型混凝土护坡技术也能够实现对河道坡体的有效防护。在应用该技术时,工程人员需要在搭建混凝土框格,并在其中浇筑无砂混凝土,在无砂混凝土中,植物可以借助其孔隙进行生长,从而植物能够与混凝土结构有效的融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该混凝土结构下的生态护坡系统的特征较为明显:首先可以对生态型混凝土进行分类,即土工格室层和有机客土层。有机客土层主要包括生物性添加剂、草炭、石子和保水剂等,在施工时,要将该层连接到坡面原状土壤中。而在生态型混凝土土工格室下,植物在其中生长时其根系会逐渐扎入下部土壤,通过根系的不断稳固,能够与坡面形成相应的竖向网状结构,接着植物的根系会不断的纵横延伸,从而能够形成三维立体根系网,此时,喷播层便能够与坡体更加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其次,在生态型混凝土护坡施工过程中,工程人员还会在其中增添能够提升土壤生物活性的添加剂,从而能够有效降低土壤碱性,使土壤微环境具有更高的活性;最后,若使用网格生态护坡技术,施工人员需要在设置网格时,采用砖石混凝土砌块或现浇混凝土结构材料,在形成网格后,要将腐殖土填充之中,以满足植物的栽种要求。在网格生态护坡中,植物具有较高的生长活力,而在进行网格生态护坡施工时,工程人员应关注采用新型技术,即现浇网格护坡技术,以此提升网格生态护坡的建造水准。
        2.4植草砌块型护坡技术
        在采用植草砌块型护坡时,工程人员需要对材料质量进行严格把控,主要包括多孔混凝土和保水材料,此外,还要在构建植被型生态混凝土时,在其中加入缓释肥料和表层土。植被型生态混凝土的基本骨架是由多孔混凝土构成的,植草砌块型生态护坡具有一定的孔隙,能够满足植被的生长需求,且能够有效的降低混凝土表面温度,使其与植物生长要求相符。通过构建植物砌块型生态护坡,能够有效的防治边坡被雨水大面积冲刷,且成本较低,施工快捷,因而值得被广泛推广。
        结语
        现如今,社会的不断进步,时代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使用生态护坡技术能够为我国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同时还可以使生态保持平衡,达到生态和经济共同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姚军.乡镇水利工程中的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农村实用技术,2019(12).
        [2]张延菊,张哲.水利工程中的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珠江水运,2019(21).
        [3]张超.浅析河道生态护坡.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