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变电设备运行稳定性分析

发表时间:2020/6/11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6期   作者:王明亮
[导读] 摘要:对于变电设备来说,影响其运行稳定性的因素比较复杂,在供电系统中,变电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德京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福建宁德  352100
        摘要:对于变电设备来说,影响其运行稳定性的因素比较复杂,在供电系统中,变电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确保供电系统正常运行,需要提高变电设备运行的稳定性。为此,本文通过分析影响变电设备运行稳定性的因素,提出提高变电设备运行稳定性的措施,为确保变电设备平稳运行提供参考。
        关键词:变电设备  稳定性  电力系统
        一、影响变电设备运行稳定性的因素
        对于变电设备来说,影响其运行稳定性的因素比较复杂,主要涉及招标阶段的材料质量、施工阶段的施工质量、运行中的检修质量,以及出现问题后的治理措施等。在供电系统中,变电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确保供电系统正常运行,需要提高变电设备运行的稳定性。为此,本文通过分析影响变电设备运行稳定性的因素,提出提高变电设备运行稳定性的措施,为确保变电设备平稳运行提供参考。
        二、提高变电设备运行稳定性的措施
        为了提高变电设备运行的稳定性,需要研究分析变电设备日常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同时根据问题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整治措施。
        一是使用新材料、新工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各种新材料新工艺不断问世并投入使用。为了提高变电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可以用新材料、新工艺取代传统的旧材料、旧工艺,借助新材料、新工艺提高变电设备运行的稳定性。
        传统的螺栓式T型线夹。在变电设备中,传统螺栓式T型线夹的连接方式存在一些不足:首先,传统的T型线夹通过压舌点接触的方式连接导电,并且每个线夹的螺栓数量比较多(一般为8个),在力矩方面,由于人工螺栓压接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进而造成主导电回路压接不良。其次,在对变电设备进行检修时,需要打开T型线夹,甩开引线,由于零部件数量过多,进一步增加了检修变电设备的难度。新工艺压接线夹。新工艺压接线夹连接方式的优势:一方面借助配套口径的压接钳可以将不同截面的压接线夹进行一次压接成型处理,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力矩的均匀性,同时可以有效避免主导电回路发热被烧损:另一方面对于螺栓数量压接式线夹只有2个,同时采用双备母+防松锁片工艺处理,进而降低了设备检修的难度。
        二是补强接地、防雷保护。对于供电系统来说,在运行过程中,容易受雷击、雨雪等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进而引发馈线跳闸现象。

在防雷方面,传统的接地系统(接触网分相隔离开关和机构箱)一般通过公用的方式进行接地,这种接地方式都是被动地避雷,没有主动的防雷措施。为了弥补传统防雷的不足,同时汲取经验教训,需要对变电设备抗雷击能力进行补强处理。首先,利用补强方式,对电动隔离开关本体、机构箱等进行接地处理,并进行分开设置操作,同时分开高低压接地绝缘,防止接触网设备发生故障,进而确保低压变电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其次,将浪涌保护器加装在接触网开关供电电源和接触网分相机箱内电源线的前端,借助浪涌保护器提高变电设备的防雷能力。最后,通过加装绝缘板,以及对二次线进行整理的方式规避放电现象。
        三是通过创新缩短判断故障的时间。对于变电设备来说,在日常运行过程中,文字、红灯等方式是主要的报警信息,如果报警信息比较多时,在这种情况下,按照先后顺序,新的报警信息将会掩盖它前面的报警信息,这时最早发出的报警信息容易被值班员忽视,在排查故障时,需要逐条核对报警信息检查其是否复归,这种排查方式不仅信息量大,而且需要花费大量的故障排查时间,并且容易遗漏报警信息。对此,可以借助光字牌对变电设备的故障情况进行监测,缩短判断故障的时间。
        四是对控制方式进行改进。变电设备在实际运行中普遍存在无人监测的现象,其电源电压一般为10千伏和27.5千伏,由于27.5千伏的电压质量较差,所以10千伏电源较为常用。但是10千伏电源容易受外界的影响,进一步增加了线路发生短路的概率,进而造成电源频繁切换。为了提高变电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可以将断相保护加装在10千伏电源的低压侧。当变电设备发生线路单相接地时,借助断相保护可以对低压电源进行闭锁处理,防止其频繁倒切。另外,也可以将时间延时装置加装在低压切换回路端,通过延时的方式错开10千伏线路发生故障后的备投、重合闸时间,进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低压频繁倒切。
        三、结论
        综上所述,变电设备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可能会面临各种不确定性问题,在制定措施时,需要对实际问题进行综合分析,为了确保变电设备的稳定运行,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通过总结经验教训,对设备进行认真的检查、试验,消除各种隐患和缺陷,对运行中的设备进行状态监测和分析,及早发现故障苗头,及时安排处理。规范设备检修流程,严格验收标准,进一步提高变电设备运行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 李坚、郭建文.变电运行及设备管理技术问答.中国电力出版社
        【2】万千云、梁惠盈、齐立新、万英.电力系统运行实用技术.中国电力出版社
        【3】马振良、吕惠成、焦日升.10-500kV变电站事故处理与分析.中国电力出版社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