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煤田地质局第二勘探队 安徽省芜湖市 231400
摘要:岩土工程是当前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过程中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主要是针对岩石、土壤进行的勘测探查。因此,在实际勘察过程中,地质技术手段的应用是保障勘察工作顺利进行的有效途径,加强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基础地质技术应用探析,是提高勘察水平和工程建设的重要条件。
关键词:岩土工程;地质勘察技术;探讨
1、基础地质在岩土工程中应用的必要性
在进行岩土工程的施工时,要结合实际的施工场地周围环境,详细的了解拟建场地的岩土参数,在一定程度上进行高质量的岩土工程施工,确保整体工程施工的先进性及适用性。为获得岩土工程中基础地质的相关信息,多采用标准贯入试验﹑双桥静力触探﹑孔隙水压测试等多种原位测试手段结合室内土工试验数据来精确得到地基体的岩土参数,通过测量得出地质的准确数据,为岩体工程的施工及监测提供便利条件,在施工时地基的荷载不能超过地基的有效承载力,确保岩土工程的建筑物的整体质量不被影响
2、常用的基础地质勘察技术
岩土工程的勘察工作,在工程项目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主要目的在于全面掌握施工区域的具体情况,为后期的设计和施工,提供重要的数据依据。在勘察工作中,勘查技术多种多样,常见的基础地质勘察技术如下几种。
2.1钻探技术
岩土勘察的主要目标,是工程施工区域的地下岩层及其土层,钻探技术的使用,能够有效地对地下岩层土壤进行详细观测,保障勘察工作地有效性和未来工程施工方案的合理性。此外,在选定钻探手段地基础上,要根据期望达到的钻探效果,来选择钻头和钻孔。
2.2槽探技术
我国地质状态复杂多样,各地区地质条件相差甚远,所采用的基础地质勘查技术也不尽相同。喀斯特地貌地区和岩溶地区就因其地质结构颇为复杂,不利于钻探技术的使用。在此情况下,可以利用槽探技术来进行勘察。槽探技术使用难度相对较小,实施过程更加方便,在及时实施过程中,负责勘察的工作人员能够在工程内部,对勘测对象的地质状态等多方面的地理因素,进行最为深入直接的探测,从而获得更具可靠性的勘测结果和全面的地质信息,确保岩土工程的顺利开展。
2.3地探技术
在地探技术使用的过程中,根据所探测的弹性动态、循环性,以及土层岩土波速等因素,在仪器中产生的不同反应为主要的依据,对施工区域地质的实际情况进行数据分析,为顺利建设岩土工程提供科学的技术保障。在地探技术的使用过程中,因其具有技术性强、探测结果准确性高的特点,在岩土勘察中得以有效推广,其使用率也在日益增加。
3、岩土工程地质勘察主要内容
3.1岩土工程勘探和取样
岩土工程勘探和取样,是在地质测绘的基础上,根据工程建设对工程施工方案的施工区域的计划,对施工区域的具体地质构成、地下土壤水流构成、岩层的走向等各方面的信息进行综合的搜集。在进行勘探和取样时,需要利用钻探技术和探槽挖掘等,对工程区域的地下情况进行初步的判断,特别是在地铁、隧道等深层次的工程建设中,勘探和取样工作必不可少。
3.2现场检查和监测
岩土工程的现场检查与监测工作主要是对工程建设场地的检查与核实。在进行工程现场检查与监测工作时,需要充分结合地质测绘与勘探取样的分析结果,进一步分析之前获得的勘探结果,然后监测当前工程建设过程中所涉及的岩土工程问题。岩土工程的现场检查与监测工作是对岩土工程的勘察,是工程建设的重要技术数据,是项目建设过程中施工方案与技术得以合理调整与有效实施的关键。
3.3水文地质测绘
水文勘察中的测绘需建立在对所在区域的高度了解的基础上,主要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第一,了解当地地下水的形成条件,包括气象因素;第二,对地质层进行勘察,确定当地的地貌特征;第三,充分了解当地给水与排水情况;第四,了解含水层的具体位置。
4、关于岩土工程中基础地质勘察技术的应用
4.1地质资料、信息的搜集
地质资料和信息的搜集是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基础地质技术实施的基础。对勘察地区的地理资料进行提前的搜集和整理,可以帮助勘察人员进行有的放矢的勘测,提高工作的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投入。在我国当前的工程勘测过程中,由于地质地貌复杂多样,而工程建设的范围又越来越广,涉及的区域越来越多,很多地方由于在地质普查和地理情况勘测中,没有进行足够深入的测绘和勘测,在当前的勘察工作开展时,如果能对之前的资料进行提前的搜集,并根据当地部门对这一地区的了解,可以方便勘察工作开展中,勘测人员对地质技术的选择和使用。比如在一些碎石过多的地方,进行地探技术的使用时,影响因素较多,在进行技术准备时,就可以选择其他钻探和槽探技术。
4.2对基础地质岩土的室内测试
室内测试是目前基础地质技术中亟需改进的一项内容。在进行室内测试操作时,通常需要在样本采集完成并且送至实验室之后立刻进行,以最大限度减少环境变化对样本的影响。同时,在进行岩土样本的采集操作时,需要依据实际采集样本的形态,选用相对应的采样设备,例如软土样本的采集,应选用薄壁取土器进行;对于硬质土样本的采集,应采用双动或单动的二重管取土器进行。在实际采集过程中,需要避免对样本的的破坏。此外,不同地质土样的性质也存在较大的差异,例如,红粘土天然含水量大,孔隙比大,但强度高,压缩性低,不具湿陷性;软土的含水量较高,但其承载力却相对较低;粉土的定性较为复杂,在进行此类土样的采集操作时,需要确保直接超过0.075mm的颗粒质量低于总质量的1/2。粘土定性过程中,需要对其粘粒的含量进行充分的考虑。在进行剪切作业时,需要严格遵循《土石实验方法标准》中的有关操作要求,快剪试验适用于渗透系数低于10~6cm/s的细粒土,其他类型的土石则不适用。如果粉土地质的性质较差,其剪切试验仅能够作为辅助资料,三轴剪切试验可确保土样受力的合理性。在实际测验过程中,需要对排水情况进行严格的控制,以确保测验质量。
4.3原位测试
原位测试需要工作人员全面掌握相关规范和标准,并严格按照其中要求进行测试。不可在实际测试中为减轻任务量。减小难度,从而随意更改测试方法,这必然会导致测试错误并引发严重后果。在实际的测试中,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开展工作,才能保证测试位置处于缩颈,以实时明确孔底的残留情况,及时的查明最软弱地层所在的位置。根据标贯自沉、自陷状况为依据,从而获得精准数据。静力触探试验的设备是静力触探双桥探头,同时使用微机对所获取信息进行收集、处理以及描绘出触探路线。
4.4野外勘察
第一,做好地质勘察钻探的分层工作,然后依据岩土的具体情况进行分层记录,在此过程中,需确保记录的完整性。第二,原位测试操作必须严格依据有关操作规范进行。同时,在进行静力触探试验操作时,首先需要进行定身调零工作,此过程中,需要对温差变化情况进行密切的关注,以减少零漂情况,避免外界因素对触探的影响。在进行标准贯入试验时,必须严格依据有关规定,先做好孔深、杆长等相关事项的校正操作,然后对测试位置进行严格的控制,此过程中,需要对软弱地层中的标准贯入下降情况进行严密的观测,以确保勘察数据的真实性与有效性。此外,在探查软弱地层时,可采取连续贯入的方式进行,以及时发现夹层的存在。在地下水勘察过程中,需要尽可能确保在钻孔结束之后的24h再次观测,以减少各方面因素对勘探结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林贤蓬.勘察技术在岩土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西部资源,2017,19(2):135.
[2]张建磊.岩土工程中基础地质勘察技术的探讨[J].低碳世界,2019(25):91-92.
[5]王德强.岩土工程勘察外业工作的技术与措施[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