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临沂 276000
摘要:工程造价管理贯穿于整个项目体系中,但部分建筑项目在进行造价管理时,面临着工程造价控制体系不完善、信息共享机制不健全、施工环节与数据分析环节相脱轨等问题,严重影响整体建筑进度。在BIM技术的应用下,可为造价管理体系建构信息监管平台,令数据信息运行更加精准化,以此来提升工程造价管理的工作质量。
关键词:BIM技术;建设工程;造价管理
引言
近年来,BIM技术在我国建筑业的应用较为广泛,其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价值也开始受到业界高度重视,相关研究的大力涌现便能够证明这一认知。基于此,本文将结合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理念,围绕BIM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运用开展全面探讨,希望研究内容能够为相关从业人员带来一定程度的启发。
1BIM技术的优势
1.1信息集成化的优势
信息数据库是BIM技术的核心,其是通过三维立体建筑模型进行构建的,信息量较为庞大,囊括了从建筑工程设计到施工到运维等全阶段当中的各类信息资源,通过交互插件转化成数据模型,实现了各个阶段的数据交换,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中的各项信息与基本模型信息之间的一致性,为工程造价管理快速的提供了有效的信息数据。
1.2提升协作能力
由于在BIM技术中项目团队成员需要共同工作以增强模型有效性,设计师需要生成相应的3D信息,施工方需要进行冲突检查,造价师增加成本估价与核算,所有信息会在模型中相互融通并电子生成,信息资源可以共享与交互,这使得模型构建过程中可以实时反馈及在线修正,因此该技术的应用可以增强项目团队协作,有助于全项目生命周期中对于项目进行整体管理。
1.3提升详细成本计划阶段的成本计划效率
一项定量研究结果表明,从BIM技术5D模型中自动提取数量的能力减少了生成成本计划的所需时间,但由于模型中包含一些不可靠信息,使得数量提取工作变得复杂。然而,但即使是由相对缺乏经验的造价师进行详细成本计划,5D模式也比传统模式更有效,特别是在减少误差和所需时间方面。这使得5D模式的应用会促使成本规划更高效,造价师能更快速处理大量数据。而且用综合成本数据库嵌入到5D模型,帮助简化工作频率的工作,不用依靠数据存储外部应用程序使用成本核算项目,数据能够被应用于项目和更新所需的进口日期信息。在需要时,数据可以用于在一个软件中计算项目成本。这些集成成本数据库的好处之一是所有相关信息都存储在同一位置。
2BIM技术在建设工程项目造价管理中的应用
2.1决策阶段
依托建筑信息模型可将工程项目中的数据信息建立一种网络架构,以此来为工程项目中的鞠策信息提供精准化、科学化的数据保障。与此同时,在BIM技术的可视化功能下,可将各类建筑信息进行整合,并建立直观化、立体化的建筑模型,令项目负责人员只需通过数据模型便可对各类建筑信息进行解读。在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下,依据神经网络算法可对数据库内的信息进行精准分类,以保证各项目环节内投资估算的精准性。此外,在BIM技术的应用下,可对项目工程内的局部问题进行核对,在数据库内的定向化参数指标下,可对前期施工方案进行系统自检,以此来排除项目工程中的隐性问题。通过建筑信息模型,可将实体建筑信息映射到网络单元内,并进行相应的数据存储,以此来作为参数基准的辅助值,以此来增强数据库的应用范畴,令造价评估更具精准性。
2.2设计阶段
建设项目设计阶段是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阶段,因为建筑工程的施工图纸一旦确定,工程造价的70%也就基本确定了。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种种原因设计单位、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之间缺乏沟通,尤其是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在施工前更是缺乏交流,还因为施工图纸的平面性,各单位的技术人员在短期内很难发现所有的技术问题。所以在施工期间经常会出现变更、签证等现象,不能很好的控制工程造价。为了改善这种现象,可以利用BIM技术来建立各专业图纸的三维模型,然后在施工前进行碰撞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调整,这样就可以把问题解决在设计阶段,减少在施工阶段的变更现象,节约成本,提高施工效率。
2.3招投标阶段
招投标阶段一直以来都是建筑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常情况下大多依靠人工的方式对工程量进行计算和分析,其中投入的人力、物力及资金都非常大,而且以人工的方式进行计算很容易出现误差,无法为工程量的计算结果提供有效保障。另外,一些计算人员在对工程量计算时,没有严格按照规定的原则和标准,导致招标方与投标方在工程量计算结果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性。所以在整个操作过程中,要结合实际情况,对BIM技术进行科学合理的利用,通过固定的数据计算标准和模式,对工程量进行准确有效的计算。
2.4BIM技术在施工阶段的应用
在建筑工程施工期间,投资额是造价控制的主要依据。合理利用BIM模型,从全方位把控建筑工程的空间形态及各方面的信息,并以此为依据不断完善模型设计,有效地避免了二维平面设计中存在的各种冲突问题,推动了建筑与结构的有效结合。利用BIM技术不断优化建筑施工阶段的各项数据,并通过模拟试验提前找出其中存在的不足,有效降低了工程变更的概率,确保了工期,控制了施工成本,为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2.5BIM技术在工程竣工阶段的应用
凭借着BIM技术的时效性、真实性与准确性,可对建筑建模做出改变分析,保障建模效果,提升BIM技术在竣工阶段造价管理的精确度,防止误差出现。与此同时,造价管理人员也会建设数据库,将合同信息、项目变更条约、施工进度、计量与支付信息录入数据库。到了竣工结算阶段,造价人员与验收人员调取并查询数据库内的资源,凸显造价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为工程造价管理提供档案保障,提升结算效率,方便工程尽快投入使用。BIM技术在工程项目建设中可以作为各方沟通媒介,彰显造价内容的公正性,设计方、建设方、施工方可以通过BIM技术平台完成沟通。项目主体单位应用BIM技术平台得到造价数据的共享,了解当前成本支出情况。造价人员及时更新材料与设备等方面的数据,为技术人员与施工人员提供参考,及时修改数据,提升信息传输效率,使造价信息以最为快捷的方式在项目主体间流转。在未来,随着BIM技术的革新,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应紧跟时代的脚步,强化工作时效性,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目前的工程造价计价模式已经存在很多年了,有些地方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需要慢慢改进,适应市场变化。各施工企业也需要尽快编制自己的企业定额,在竞标中发挥企业优势,降低工程造价。BIM技术的引入和应用被称为是建筑业的又一次变革,其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和可出图性等优点已显而易见,必将在工程造价管理中发挥巨大作用。但是,目前由于BIM技术还不太成熟,各界人士对BIM技术也在不断的学习、认识、探索和适应等过程中,所以,BIM技术要在工程造价管理中占据主要地位,还需要一段适应的过程。
参考文献
[1]韩学才.BIM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施工技术,2014(9):97-99.
[2]徐卓华.BIM在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中的应用[J].建材世界,2016(2):76-78.
[3]汤建勇.工程造价管理中BIM技术的应用研究[J].上海建设科技,2016(3):67-70.
[4]方芳,刘月君等.基于BIM的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研究[J].建筑经济,2014(6):59-62.
[5]操双春.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造价管理研究[J].工程经济,2016(2):14-16.
[6]孟森,刘欣等.浅谈基于BIM的工程造价管理[J].工程建设,2012(5):7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