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思政”背景下“课程思政”融入中职英语教学的实证研究

发表时间:2020/6/5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4期   作者:王娟
[导读] 中职学生正处于形成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中职英语作为职业教育中重要的一门文化基础课,承担着提高中职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重任。

山东省青岛卫生学校外语组    王娟   266071

摘要:中职学生正处于形成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中职英语作为职业教育中重要的一门文化基础课,承担着提高中职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重任。在“大思政”的背景下,如何以课堂教学为依托,将中职英语课程教学内容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在知识传授的同时进行价值引领?本文将通过实例呈现英语课也能上出“思政味”。
关键词:大思政;课程思政;中职英语;实证研究
        一、研究背景
        (一)、中职英语融入“课程思政”研究现状
        当前国内外对“思政课堂”的研究主要围绕着思政教育、课堂教学、高校思政、高职院校思政课、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以及各种教育实践和教育改革。“课程思政”的研究对象主要是高职院校的学生以及高校思政课程。中职学校“课程思政”的研究目前还在探索阶段,“课程思政”结合中职英语教学模式的研究目前还是空白。
         (二)、“大思政”背景下对英语教学和英语教师的要求
        英语作为一门文化基础课,不能像德育课那样摆事实讲理论,也不能像专业课那样重技能讲操作。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只能在语言教学中找到德育渗透的切入口,“润物细无声”的渗透品德教育。这要求中职英语教师们,在备课过程中善于提炼课程中蕴涵的文化元素和育人点,并将其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民族危机意识、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信心,将知识学习融入到理想信念层面,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在实际教学中,如何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文化价值观,帮助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增强中职英语教学的思想性,是值得所有中职英语教师思考的问题。
        二、“课程思政”融入中职英语教学的实证研究
        英语作为一门综合素养课,如何以课堂教学为依托,在知识传授的同时进行价值引领?以我校使用的山东省中等职业教育规划教材《英语》第二册第九单元第二课The green plants are helpful to us(绿色植物对我们有益) 为例进行阐述。
        (一)、挖掘“课程思政”的切入点,提炼育人元素
        本单元的主题是关于nature(自然),这个主题正符合当下“绿色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的建设方针,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相一致,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树立保护自然、爱护环境以及家国意识,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提高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充分了解中职学生的认知及心理生理特点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我校2018级护理大专班的学生,她们入学成绩较高,具备良好的英语基础和词汇能力。学生求知欲较强,喜欢生动活泼、多样化的教学互动模式和课堂氛围,对新鲜事物接受能力强,思维敏捷,动手能力强。她们十六七岁,正处于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三)、围绕“立德树人”进行教学设计
        1. 课前准备
        (1)发放导学案,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预习导学,完成重点词汇和短语的查找,以此了解本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2)通过学习通App发布课前任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种预设绿色植物(竹子、松柏、虎皮兰和杨树)进行英文介绍。学生通过课前搜查资料,小组合作的方式制作ppt。



        2. 课堂实施
        (1)、 展示及新课导入
        每组学生代表上台通过PPT课件分别介绍虎皮兰、竹子、松柏、杨树这四种常见绿色植物的特点、作用、文化和精神象征,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树立家国意识,获取正能量。
        (2)、头脑风暴
        通过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绿色植物对环境的重要性,以此唤醒学生对绿色植物的热爱及环境保护的意识。结合所学专业和未来工作,让学生深入思考绿色植物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人文情怀。
        (3)、讲授新课环节,通过三遍听力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掌握与植物有关的单词、短语,通过思维导图提炼出绿色植物的用途,以此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热爱自然的意识。
        (4)、口语交际
        通过导入话题、呈现句式、练习对话及角色扮演四个步骤练习讨论环境问题的句型,将语言输入转化为语言输出,在语言联系中强化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5)、小组任务
        播放2019年北京世园会的宣传视频,引出世园会的主题:绿色生活,美丽家园(Live green, live better!),让学生分组讨论作为学生如何践行绿色生活方式, 建设绿色校园。通过这一环节将学生的环保意识进一步升华到行动层面。
        3. 课后拓展
        通过分层次布置作业让学生进行课后拓展,完成小组书面报告,制作废物利用的手工作品以及拍摄展现绿色生活和绿色校园的图片、视频,以此将环保意识和绿色生活内化于心,并外化于行。
        三、中职英语课程融入“课程思政”的一些思考
        (一)、语言自身传播价值理念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从为什么要学英语的角度为出发点,思考学英语对于自己和国家有什么现实意义?通过教师引导,让学生从内心深处萌发爱国主义的情怀,建立文化自信。
        (二)、课前任务预设育人元素
        导学案的完成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团队协作精神以及集体主义思想。课前对四种预设绿色植物进行资料收集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热情,了解竹子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弘扬积极向上、不屈不挠精神,传播正能量。
        (三)、教学环节渗透德育目标
         1.汇报展示和头脑风暴环节是热爱环境、环保意识的唤醒阶段。
         2.讲授绿色植物的重要性激发化学生的环保意识。
         3.口语交际环节通过语言应用强化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
         4.结合北京世园会的视频展示和小组活动将环保意识升华为到行动层面,践行绿色生活的方式,建设绿色校园。
         5.在课后拓展中学生通过实际行动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建设绿色校园,将环保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四)、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相结合
        本课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总书记“绿水清山就是金山银山”为价值引领,帮助学生形成环保意识、践行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的同时,充分挖掘教学环节的其他思政和育人元素,在知识传授中实现价值引领,实现课程思政和英语教学的有效融合。
作者简介: 王娟 (1982—) , 女, 山东青岛人,汉族, 硕士研究生学历, 讲师, 主要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