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邓红

发表时间:2020/6/5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4期   作者:邓红
[导读] 随着新时期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办公软件的应用,微课逐渐广泛运用于课堂教学。

重庆市大足区第三小学   邓红  402365 
 
 摘要:随着新时期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办公软件的应用,微课逐渐广泛运用于课堂教学。微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面也得到了有效应用,通过微课设计的自身特色,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微课应用,对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和研究产生了积极影响。
关键词: 微课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在小学教育语文教师课堂的教学中,培养孩子的阅读理解学习能力是语文课堂最重要的一部分。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我们已经作出了不懈努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微课提高学生学习语文能力及素养起到了积极的意义。微课因其短,其精致,辅以科技类有针对性的在线视频课程,开拓了师生的视野,提高了小学生的阅读理解力。
        一 、设计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微课程
        (一)微课要简单
        微课程主要是短小,有针对性的课程,由于我国小学生对于年龄影响较小,不同学生年龄理解力不同。因此,建立的微型课程,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微课的内容不应太硬,没有太多的知识,要尽量简化,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合理的运用不同时间,有针对性的进行课堂讲授。微课的上课学习时间相对较短,通常在十分钟以内,因此,微课课程教学内容要通俗简单易懂,让学生用最短的时间可以掌握正确理解微课所传授的知识。
        (二)符合学生的好奇心
        根据小学生的不同年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微课程设计。尝试设计一些有趣的微课环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好奇心。例如,在课文《遨游汉字王国》中,通过我们老师与学生做文字进行游戏,以出乎意料的形式来讲授课本知识内容,给学生惊喜的发现,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提高小学阅读教学研究效果。
        (三)微课具有趣味性
        在班主任设计微课过程中,不是根据自己的喜好,而要符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要在上课的过程中融入一些学生学习感兴趣的问题、小故事、小游戏等,达到培养学生对微课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师阅读教学的效果。
        二 、微课在语文阅读中的教学实例
        教师在进行微课的设计中,为保证微课教学的顺利实施。需要事先做好准备工作,如,收集相关的微课资源,包括图片和音频资料等,好的微课长度往往不超过10分钟,同时,在整个过程中能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例如,在教学《青山处处埋忠骨》一文时,可以运用微课的形式辅助教师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教师在设计微课时,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本文的教学目标是通过青山处处埋藏的忠诚故事,让学生铭记历史,激发学生爱国情感,同时掌握课文中的几个生词。在明确了教学目标后,教师可以通过设计PPT,在PPT中加入适当的背景图片和音乐,让学生掌握文章内容。对文章中学生要掌握的主要学习知识,教师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配以相应的图片和动画,突出重点内容,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微课的实际应用
        (一)设置教学情境
        由于学生的年龄较小,阅读理解能力较弱,感兴趣的视觉图像往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在语文阅读的实际教学中,教师为了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研究内容的趣味性,让枯燥的内容变得更加容易理解。需要在微课设计中,增加一些比较醒目的图片,用生动有趣的动画效果,设置相应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语文教师在进行《草船借箭》一文的阅读教学时,也许历史故事很难被学生理解,如果仅靠老师进行枯燥地讲述文本内容,就会打消孩子们通过阅读来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微课程的教学设计过程中,可以引入图片和动画,让学生知道自己要学习的内容,并逐渐理解自己要掌握的内容。教师要善于运用把握学生的性格,备课时需要收集天文地理等各种资源,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设计微课,以达到自己教学的目的,增强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二)增强感官效应
        在传统的小学教育语文学习阅读课堂教学中,一味地听老师进行讲述,无法给学生脑海中形成图象感。微课程弥补了过去课堂单一的形式,可以使用微类图片,声音和动画等,帮助学生积极思考,找出文章清晰的线索,及时地掌握老师所教授的内容。让学生再听老师进行讲解时,已通过网络图片及动画形成一个视觉感受,有利于学生的整体认知,同时在制作PPT时,教师还可以适当配合相应的音乐,为学生学习,营造一种良好的教学活动情景,增强感官效应,从而让学生能够准确理解阅读教学研究的内容。
        (三)重点问题仔细化
        微课不同于一般的随堂课。由于它的简短性和目的性,使得微课程划分的关键内容是明确的。教学的基本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微课就是遵循这一点,让学生用最少的时间掌握知识点。在微类的设计中,我们可以集中精力进行问题的仔细探讨,我们要专注于增加动画,图像适量的问题,或更改字体颜色醒目的方式来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在传统的教育教学设计过程中,老师一味地讲述课程学习内容和学生们的交流互动较少,学生就不会自己思考动脑,主动的分析问题等。微课的设计能大大提高信息与师生之间的交换。例如,在教学古诗《从军行》一课时,由于学生对古诗学习的知识积累掌握得比较少,对诗人及其写作背景并不是很了解。因此,教师可以播放配置相关文字和诗人的小故事,让学生熟悉诗人,了解诗人创作的背景,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古诗内容,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理解诗歌的能力。
        微课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使语文课程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的丰富化,多样化,多元化,达到了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学习兴趣的目的,是小学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亮点。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们要注意微型课堂设计的实效,尤其注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根据学生已有的阅读理解能力基础进行科学设计和运用。在新的时期,我们要提高微课在小学教育语文学习阅读课堂教学中的课堂应用效果,广泛培养小学生的阅读理解兴趣,全面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理解能力。
参考文献:
[1]田洪琳.微课在小学语文教育阅读方面的应用与意义[J].新课程?小学,2017(7):103.
[2]姚馨童.微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6.
[3]王艳.小学语文阅读类微课的设计与应用研究[J].课外语文(下),2017(2):9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