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分层教学,提高初中政治教学质量

发表时间:2020/6/5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4期   作者:赖嫔华
[导读] 分层教学就是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实施学生分层、教学分层、练习分层、辅导分层、复习分层和评价分层,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快乐,增强自信心,挖掘潜能,使学生个性得到发展的一种教学模式。

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育才中学  赖嫔华
    
【摘要】:分层教学就是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实施学生分层、教学分层、练习分层、辅导分层、复习分层和评价分层,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快乐,增强自信心,挖掘潜能,使学生个性得到发展的一种教学模式。
关键词:  分层教学   初中政治    策略
        本论文的研究,有助于一线政治教师建立“以生为本”意识,研究学生、分析学情,基于学生需要设计课堂教学,巧用分层教学模式来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每个学生潜能发挥。
        一、提出“分层教学”的背景及意义
        我校是一所城镇中学,处于城乡结合点,生源90%来自农村,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加上每个教学班有40~50多位学生,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方法很多不适应学生个体差异存在的现实,不能面向全体学生,学生的学习思维、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的培养严重受到阻碍,导致初中学生的学习分化严重,致使农村学校教学质量较难提升。在学校进行分层教学的大背景下,政治课也进行分层教学。政治课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了相应的学习目标,重视学生间的差异,强调教师在教学中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在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上进行区别对待,使不同层次学生都能得到较好发展,进行因材施教,逐步实现有差异的发展。
        二、政治分层教学策略
        1、学生分层
        经过七年级半学期教学过程中,我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将我校七(2)班的学生大致分成三个层次:A层次是基础较扎实,学习能力较强,学习自觉性较好,成绩较好的;B层次是基础和智水平还可以,学习自觉性一般,有一定上进心,成绩中等;C层次是基础和智力水平较差,接受能力差,学习自觉性也差,成绩不好。
        2、备课分层
        对学习目标进行分层。在学生分层的基础上,以教材和大纲要求为基础,对各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再根据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设计好不同层次和梯度的教学内容、课堂问题、课后作业等。如,在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第六课第二课时“师生交往”这一课的教学中,我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参要求对学习目标进行了如下分层:(1)教学相长的基本内涵、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尊重老师的重要性。(2)怎样做到教学相长?怎样建立良好的师生交往关心?(3)如何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怎样处理与老师发生的矛盾?第(1)是基础题,是C层次学生的学习目标。第(2)是提高题,是B层次学生的学习目标,第(3)是难题和拓展题,是A层次学生的学习目标。
        对课堂检测题目进行分层。


例如,在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第六课第二课时“师生交往”这一课的教学中进行检测时,我对检测题目进行了分层:憨实基础——相信自我的选择题定为C层次:提升素质——战胜自我的题目定为B层次;放飞思想——超越自我的材料题定为A层次。
        对课后作业进行分层。例如,在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第六课第二课时“师生交往”这一课的教学中,我对课后作业进行了分层:概念性的简答题定为C层次;需要阅读后,进行材料再理解后才能解决的题目定为B层次;需要动脑筋思考才能完成的题目定为A层次。
        3、授课分层
        分层授课采取“先班级导学,而后小组讨论学习,最后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方针,授课时着眼于B层次中等学生,辅导A、C层优差两头学生。
在授课时,先简要提问式复习上节课的内容,而后导入新课。开始新课,先多媒体展示堂课上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带着分层学习目标(问题)进行自主分层学习新课。
        在自主学习时,鼓励低层学生在完成本层次学习题目后,再努力尝试完成高一层次学习目标.如,在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第六课第二课时“师生交往”这一课的教学中,(1)教学相长的基本内涵、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尊重老师的重要性。这些是C层次学生要完成的.(2)怎样做到教学相长?怎样建立良好的师生交往关心?这些是B层次学生要完成的.(3)如何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怎样处理与老师发生的矛盾?这些是A层次学生要完成的。B层次和C层次学生在完成自己的学习目标后,可以努力尝试上一层次的学习目标。
在自主学习后,让每组派出代表展示本组自学成果,必要时老师进行提示、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最后老师做出适当点评、评价。
在学生展示结束后,进行课堂反馈,若学生还有疑问,让学生提出来,老师提示、引导学生去解决;如学生没有疑问,老师可针对教学重、难点进行再拓展知识并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解决。
在小结学习内容后,进行课堂检测(分层测试),然后布置作业(分层作业)
 4、评价分层
        最后进行评价分层,就是老师在检查学生练习或单元检测时,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确定不同的评价标准,不同层次的学生只要完成好本层次的任务即为优秀。如在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第六课第二课时“师生交往”这一课的教学中,进行课堂检测。憨实基础——相信自我的选择题定为C层次;提升素质——战胜自我的题目定为B层次;放飞思想——超越自我的材料题定为A层次。他们能完成并做对即为优秀。
        我们学校实行分层教学起步不久,政治科也相应尝试分层教学,所以还需要继续更深地探讨和实践,但政治课分层教学已经初显成果:学生很喜欢学习,有成就感,老师也教得很开心,达到师生教学相长的良好状态!
课题批注: 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   编号:FJJKXB18-4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