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有效的课堂教学

发表时间:2020/6/5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4期   作者:梁棉琼
[导读] 在课堂教学改革的浪潮中,要深入钻研教材,创设情境,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心理上的愉悦感,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广西桂平市社步镇中心小学贺律分校   梁棉琼  537209

内容摘要:在课堂教学改革的浪潮中,要深入钻研教材,创设情境,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心理上的愉悦感,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理清有效课堂的教学思路,注重追求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有机整体,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有效、课堂教学
        语文教学的生命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课堂教学改革的浪潮中,课堂教学形式更加丰富,师生交流更加畅通,学生兴趣更加浓厚,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做到与文本有机结合,真情演绎文本内涵,提升孩子们对文本的感悟,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呈现实效。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兼顾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养和个性塑造的过程。作为语文教师,有必要静下心来思考一下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取决于教师是否能让小学语文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一、钻研教材是有效教学的前奏
        我认为,要实施有效教学,深入钻研教材,正确到位地理解文本,把握价值取向。要做到明确目标,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巧妙进行教学设计。促使师生共同参与学习,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1.钻研课文题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钻研教材先要琢磨题目,课文题目不仅反映了课文主题,而且暗示了行文线索,是学生理解文章、把握文章内容的第一级台阶。利用文题设疑求答,能激发他们阅读课文的兴趣和欲望。在钻研教材时,先和题目对话,从课题出发,扣住突出反映题眼的重点句段,以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目的。 
        2.利用文本关键词语学生深入思考。只有经过深入细致地阅读,方能领悟课文的主要内容。去发现作者的意境、微妙的手笔。因此,先让学生从字、词、句、段、篇章以及标点等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对课文了解。有效地开展师生互动学习,是教师与学生对文本再度加深使之理解得到升华。这是非常丰富的教学资源。
        钻研教材是有效教学的前奏,透彻地把握教材有助于教师组织教学,使之从容不逼、得心应手。充分发挥教材的功能,使学生获得预期的进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创设情境是有效教学的开端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量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让他们置身于一种探索问题的情境中,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新知识。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心理上的愉悦感,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如果我们在课堂中多设置情景,让孩子自然地走入文本,理解文本,营造温馨和谐、清新活跃的语言环境,语文课将会由机械传授、盲目灌输变为积极地、正确地、有效地引导,学生将会由被动地接受改为主动地探索、积极地配合、热情地参与,就成为真正生动有效的课堂。
教学中,情境创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既能调动学生感情、点燃激情,又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性思维。  
        三、有效课堂的组织实施
        有效课堂的组织要注意以下五个方面:
        (1)注意学习目标的落实问题。


关注课堂情趣与情感问题的体现(即课堂教学三维目标的落实,一是知识和能力的提升,二是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方法,三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体现)。课堂组织要联系实际、关注生产生活,结合热点、焦点问题并注意德育方面的渗透。
        (2)要重点提升课堂总结与知识树的建立问题。
        (3)要想好高效课堂的整体设计和流程问题。
        (4)努力构建自己的课堂模式(即要适合本学科特点、建立自己的课改教学思路和操作流程)。
        (5)注重学情调查与反馈。一查独学、对学和群学,二查小展示和大展示,三查导学案的整理(反馈)与达标测评。
        四、理清有效课堂的教学思路
        教学思路(课堂流程)是课堂走向高效的有力保障,也是高效课堂的关键。有效教学课堂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1、独学(自学)。朗读(阅读)课文(本)2-3遍;了解本(章)节课的大致内容并做好课堂的预习笔记。如:语文学科要了解作者(文学常识)、弄清生字词、欣赏优美句段等;数理化学科要弄清基本概念、定理、公式、看懂课本例题等;英语学科要弄清单词的拼读、句意、语法、了解文本并翻译(含听力部分)等;要弄清学科固有知识结构和框架。预习中的质疑,要求学生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和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
        2、展示。小展示由组内解决,班级内搞大展示,先易后难,由简单到复杂,展示的题目要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展示的原则是:太容易的(或者太难题目)不作为展示的内容。出现问题最多的要重点展示。展示的方法,不同学科方法不一样,如:语文学科中可以是展示对字词的理解,对文章句子的欣赏,对写作方法的领悟,可以是背诵优美句段、作文的审题、写作提纲、材料的收集、即席表演等等;数理化学科中可以展示对基本概念、定理、公式的理解和应用,实验的探究过程和结论的生成过程,方法技巧和规律的总结等等;
        3、展示中的质疑和追问,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学生对课本(文章)中有哪些不同的理解,有什么想法,有什么疑问,组与组之间进行语言交锋(即小组合作、探究)。
        4、拓展与总结。学生学了这节内容(这篇文章)有什么收获?还知道了与这节内容(课文)相关的哪些内容?试着写一段话进行总结,提升规律、找出解题的思路和方法。也可以是整理导学案、梳理知识要点。
        综上所述,有效课堂教学十分注重追求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有机整合,在知识教学的同时,关注过程方法和情感体验。把过程、方法视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从而在课程标准的高度突出了过程方法的地位;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探索、思考、观察、操作、想象、质疑和创新等丰富多彩的认识过程来获得知识,使结论和过程有机融合起来,知识和能力和谐发展;有效课堂教学关注学生的情感生活和情感体验,努力使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努力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时代的要求,是课堂教学自身发展的要求,愿我们的教学课堂真正成为有效的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吴晓荣,赵命华.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A] .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一)[C].2016
[2]王德春,张世生,洪华平.新课程有效课堂管理行为的研究[A] .《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二卷)[C].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