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混凝土结构裂缝将影响工程质量和整个建筑物的安全。在浇筑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注意混凝土的裂缝控制方法,综合控制选材、配合比和试验。以保证其承压和抗压强度不低于建筑初步设计图纸规定的质量要求。只有保持混凝土质量尽可能高的国际水平,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整个建筑的安全性,促进建筑业及相关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并加以反思,对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工程质量、建筑施工、混凝土裂缝
现阶段,建筑工程的质量越来越受到混凝土裂缝的影响,在建筑施工工程过程中,混凝土裂缝防治技术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技术,施工人员也需要重点关注。其中,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混凝土防治技术都存在着直接的关系,决定着建筑的整体安全和质量。为此,进行建筑施工过程中,要针对混凝土裂缝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施工中要进行相应的措施,将施工的整体质量进行提高。
一、建筑施工工程中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
(一)水泥水化热产生的裂缝
进行混凝土浇筑中,水泥水化的过程会有大量的热量产生。通常情况下,水泥进行浇化后,就会释放大量的热量。与此同时,水泥进行水化过程中,所释放的热量速度和水泥的种类以及混凝土实际配比都存在着关系。如果水化释放的热量在混凝土内部出现时,热量就会被释放,但是此时混凝土在中心的位置就会温度升高,此时外表的温度很低,出现了很大的温差,造成内部有很大的压力,然而表面出现了拉应力,此时拉应力到一定数值,就会导致混凝土的表面有裂缝出现,严重影响着工程的质量。
(二)楼板形变产生裂缝
进行建筑施工过程中,建筑单位在工程进度上有所缩短,将模型过早的拆除,甚至混凝土还没有完全凝固时就加大了负载,让混凝土的楼板出现了弹性变形,导致压力过大,造成了裂缝的出现。此时楼板出现弹性变形,是由于混凝土还没完全凝固就承受了太大的压力,导致裂缝。
(三)温度产生的裂缝
混凝土进行浇筑或者澆筑完成后,会因为气温的变化导致裂缝出现。进行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会有一定的温度,在水泥水化的过程中会有大量的热升温现象出现,浇筑完成后容易遭到空气温度的因素,温度出现变化或者温度有叠加的情况出现,此时就会有裂缝发生。另外,空气温度升高过程中,混凝土浇筑温度就会升高,空气温度降低,就会造成混凝土内外的温度有一定的差异。如果快更年期温度下降太快,就会导致有很大的温度应力,就会有混凝土开裂的情况出现。
(四)混凝土配比不当产生的裂缝
进行建筑施工工程中,混凝土材料配比中,要严格地参照相关的规定采取合理的配比,不然就会导致建筑工程中出现裂缝,影响工程质量。通常情况下,进行混凝土配比过程中要关注下面两点:第一,水和灰要严格控制在 0.24 ~ 0.38范围内;第二,普通的砼应该控制在 0.6 以下。为此,强度和同一种类型的水泥,要严格按照混凝土强度等级采取比例。进行水泥水化中,如果水很多,就会导致有大量的水残留在混凝土中,出现气泡等,就会让混凝土的负载能力有所下降。
二、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裂缝控制措施
(一)混凝土结构和混凝土原料要合理
要想让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裂缝的发生率有所降低,就需要将混凝土的结构采取科学、合理的设计,同时在混凝土的原料和配比上进行合理的选择,做好施工机构工作和施工材料方面。第一,进行建筑施工工程过程中,需要针对混凝土结构设计问题进行前期的处理,选择合适的混凝土结构,防止建筑工程中裂缝的出现。
例如,选择混凝土材料要是低强度,就需要将抗裂采取计算,同时要针对抗裂相对薄弱的位置采取关注,结构设计没有满足变形余量时,就要针对构造的配筋增加,才能针对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采取有效地调整。第二,进行建筑施工过程中,针对混凝土的原料和配比要合理的选择,严格地按照混凝土强度和流动性指标采取科学、合理的配比工作,才能让水泥水化释放的热量造成裂缝的几率有所降低。
(二)做好混凝土的浇筑施工控制
进行建筑施工过程中,要针对混凝土建筑施工的工艺采取有效地控制,将浇筑环节中所有的施工细节进行处理好,避免有楼板的裂缝出现。第一,在楼层的混凝土浇筑施工要尽量在一天内完成,针对楼板的定位、测量要进行合理的安排,不能有强度大的工作,例如,材料的吊卸和大幅度的振动行为。第二,要针对吊卸的施工材料,进行全天分批吊运安排,材料要尽量做到少吊,防止混凝土浇筑后楼板所承载的压力太大。第三,如果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就能进行支模施工。需要关注的就是在吊卸和材料放置的模板选择要进行合理的安排,要在支撑架搭设之前,要将立杆和横杆的支撑点进行确定,才能让楼板承受压力有所降低,起到保护应力的作用,防止楼板有裂缝的出现。
(三)使用一定的添加剂
进行建筑施工过程中,要将混凝土裂缝进行有效地控制,可以采用加入适量的添加剂。目前,随着混凝土技术的进步,现场混凝土浇筑工作人员已经掌握了先进的防治方法和控制手段,就是要添加一定的添加剂。实践可以得出,混凝土裂缝有效地防治其中一项就是合理的使用减少防裂剂,不但让混凝土的用水成分有所减少,同时还能将混凝土的收缩性有所提高,水泥的稠度不但得到了改善,将混凝土出现变形的几率大大降低。
(四)做好混凝土的施工后期养护
进行建筑工程裂缝防治过程中,不仅要针对建筑工程控制进行中做好准备工作,同时针对施工的后期养护工作也要提前做好,让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有所保障,让裂缝出现的几率有所降低。第一,针对保温的养护工作要进行加以重视。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保温养护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不但让大面积的混凝土浇筑块内部温差有所降低,同时还能让混凝土的块体将应力有所下降。混凝土块体的应力有所降低后,此时就需要利用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让混凝土的抗裂能力大大提高,才能有效的控制温度,实现防止裂缝的目的。第二,针对养护环境的温度要进行控制,将内部的温差进行减少,降低温度的应力。第三,针对浇板浇捣养护工作要加强,让混凝土养护工作得到落实。进行浇板浇捣的养护工作中,在高温环境下的浇水养护工作要重视,不但可以将温度出现的裂缝进行降低,同时还能让混凝土收缩的压力有所下降,裂缝的控制工作才能更好的完成。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施工工程中工程的整体质量是混凝土裂缝问题直接影响的,同时影响着建筑工程的实际效果和使用的寿命。为此,针对建筑工程出现的裂缝要研究造成的原因和技术的防治,同时要针对混凝土结构和材料配置环节做好设计工作,将浇筑的过程进行控制,施工工艺要使用先进的技术,同时施工后期的养护工作要做好,才能从根源将混凝土裂缝问题进行解决和处理,让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有所提升。
参考文献:
[1]安向阳. 建筑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施工控制方式刍议[J]. 中华民居(下旬刊), 2014(3):00359-00359.
[2]周倩. 刍议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成因及控制措施[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09).
[3]刘海东. 刍议房屋建筑中钢筋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防治[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21):185-186.
[4]谭红建.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及防治[J]. 门窗, 2017(8):7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