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城市规划中进行生态城市规划的必要性,接着分析了生态城市规划特点,最后对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城市规划;生态城市;规划设计
引言:
随着城市建设的逐步发展,很多问题衍生出来,因此,加强生态城市规划迫在眉睫。人们要保护自然环境,使建筑和当地环境相融合,既为人们生活提供良好的环境,又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这需要所有人共同参与,也需要政府部门指导和宣传。
1 城市规划中进行生态城市规划的必要性
城市的规划是对现代化城市今后进行扩宽的主要手段,就城市的整体性发展存在着跨时代的意义。所以在规划发展期间,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把生态建设作为相应的发展点,不断完善与优化美好环境,令人们生活得更加幸福。通常情况下,城市规划中进行生态城市规划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1 社会生态化必然趋势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与此同时,优质的生态环境,可以让广大人民群众更好地生活。因此,要求政府以及相关部门采取针对性的手段,在实际规划期间结合生态城市建设做好相应的规划与指导工作,显然城市规划在生态发展期间是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的。
1.2 经济生态化发展要求
一个城市的发展通常与生态建设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从当前的发展趋势来看,在对一个地区的经济好坏进行评判时,主要是将以下两点作为参考依据:一是地区总体资源的利用率;二是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2 生态城市规划特点
2.1 倾向经济发展
纵观城市发展历程,其形成和发展离不开经济建设的推进,所以,城市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济建设发展的好坏,而且城市经济强弱也体现了城市的魅力。在今后对城市进行生态规划建设时,要侧重经济发展,吸引更多人才,发展经济才是城市未来的出路,人才多了,对城市发展建言献策,城市才能进入良性循环,因此,生态城市建设和规划要立足经济发展,切实为城市长远发展做好铺垫。
2.2 倾向城市安全
城市是人流的聚集区域,人口密度相比农村要大很多,而且车辆也与日俱增,这些都会对城市的基础建设造成一定压力,安全问题也就突显出来,没有安全,城市也就谈不上发展,因此,生态城市规划要把安全问题放在第一位。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城市发展需要一个安全的环境,只有确保安全,才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好的服务,塑造更好的城市形象,在招商引资上,安全也是最基本的要求。需要注意的是,开展生态城市建设和规划要掌握好度,不能忽视安全,要以城市安全为前提。
2.3侧重城市服务
城市为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都提供了很便捷的服务,这也是城市发展的意义,因此,生态城市规划时要注重城市的服务功能,务必满足人们最基本的服务需求,在此基础上实现对城市的生态建设和保护,以确保城市的健康持续发展。实践证明,传统的城市建设规划已经落伍,只有把生态建设纳入其中,才能和城市的服务功能相辅相成,进而提高人们在城市的舒适度,保护自然环境,促进城市生态建设。
2.4 侧重城市气候
城市的气候条件由城市的地理位置决定,城市生态建设和规划要做到因地制宜,切实考虑该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不能违背当地的气候条件,遵守地域性原则。例如,在进行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时,要分析城市的水文、地质、气候等条件。植被选择方面,要遵循自然规律,种植符合当地生长规律的植被,避免因为地域差别、水土不服而导致植被无法生存,防止浪费人力、物力和财力。这样做的主要目的在于保持城市特色,保护当地自然环境,最关键的是,避免因为地域性不同而重新施工,节约资金和资源。
3 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
3.1 因地制宜创建园林景观
城市是人类活动生活的场所,人们除了一般的物质需求外,还要有较高的精神需求,那么,进行城市规划设计工作时,就需要全面考虑到园林景观的设计效果,通过园林景观设计,把城市历史、文化体现出来,使城市的特征更加突出,所以说,园林景观是有效将城市定位和城市历史文化结合的重要载体。园林景观包括人文与自然两种景观体现,人文景观主要是通过人类的塑造,建成人文景观,包括雕塑及绘画等艺术形式,通过人类的设计,能够更好地体现城市特点和风情。自然生态景观就是城市原有的风貌,不是人工设计建设的,比如植物、水及花草等等,通过有效的栽种,使城市更加美好漂亮,充分展现城市的活力,体现城市生态效果,形成可循环的生态净化。
3.2 构建科学的生态城市空间结构
城市生态需要合理有效地构建,形成更加科学的生态城市布局空间,对于一个城市的发展来讲,结构设计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结构设计需要全面结合好目前自然资源情况,同时,更要全面考虑到城市整体设计,使自然生态与人类活动规划有机结合,这样,才能构建具有特色的生态城市,使人们的交通出行、生活娱乐、购物休闲等结合到一起,实现多功能整体设计。结构设计时,要因地制宜进行生态优化配置,充分利用特色资源,形成新旧结合、远近结合,对一些迁出的工厂、老城区改造,要保证原来历史文化和生态,这样,才能形成整体的城市结构,提高城市美感。
3.3 构建全面生态城市规划网络
城市建设会涉及到自然环境,一些城市建设过程,破坏了当地的自然环境,影响了未来城市发展。就目前情况看,我国城市生态系统相对脆弱,要有长远的思路,从大循环系统出发,全面做好绿化建设,实现生态环保目标,通过大环境的改良,使整体生态城市建设得到改观。要有大的格局,建设大的网络体系,生态城市规划网络构建要全面进行把握,形成整体的建设部署和规划,以大格局建设可持续发展环境。
3.4 绿色城市交通规划策略
城市交通是人们出行的基础,就目前情况看,一些城市拥堵现象非常严重,随着私家车数量增长,运输物流业发展,路上的车辆越来越多,导致了现有的道路无法满足发展需求,道路满载或超载现象也更加严重,城市拥堵已经成为各个城市发展的瓶颈。车辆上路的增加,也增加了对环境的污染,废气排放量增长,导致城市空气受到影响,雾霾天气越来越多,影响人们的生活。全面强化绿色交通是当前重要的任务,城市规划时,需要做好公共交通设计,全面鼓励人们公共交通出行,减少尾气排放,合理利用好城市的道路。提倡环保意识,有效鼓励绿色交通出行,在有条件的城市,提供步行或自行车交通形式,改善当地的城市环境。
4 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应用
4.1 充分考虑当地的环境承受能力
要结合当地的实际,充分利用好自然景观,不断加强生态规划设计能力,合理生态健康发展。要对不同的用地空间进行分析,有效引进不同的物种,使不同物种共同生存在一个空间,建设生态循环系统,要全面满足自然条件要求,更好地推动生态建设发展。结合当地环境承受能力全面做好设计规划,确保植物健康成长,结合环境实际承受能力,更好保护当地的生态,降低破坏。
4.2 充分考虑到城市多功能混合标准
城市综合性强、结构复杂,要全面考虑到多功能型城市建设,要多角度分析,满足生活需求的同时,保证城市生态建设,合理选择设计方法,建设综合体的城市。
结束语:
在城市发展规划期间,当地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应将目光放在生态规划的目标与原则上,并在此基础上把人们的生活质量当做发展对象,并做好相应的调控与治理工作。不仅如此,还要进行全面、细致的计划,在具体发展期间一定要做到实事求是,只有这样才能令城市的发展更加美好,使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潘立爽.关于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的探讨[J].智库时代.2019(03)
[2]于立平.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城市规划研究[J].花炮科技与市场.2019(01)
[3]朱志国.论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J].居舍.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