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高速进步,我国在文化方面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这种新时代的巨大变迁下,档案工作需要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顺应新形势的要求,充分利用丰富的文化资源将我国档案馆建设成爱国主义基地。下文结合浙江省档案馆新馆建设中一些心得就新时代档案馆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行了一些论述,以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必要的借鉴与帮助。
关键词:新时代;爱国主义基地;浙江省档案馆新馆建设
经济的高速发展为我国人民提供丰富的物质基础,而精神层面的不断充盈也显得更加重要。新时代下的档案馆建设工作需要积极响应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突出爱国主义教育,将爱国主义精神的内涵广泛的传播,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工作尽一份努力[1]。
一、加强对建设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作的深度认识
(1)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是新时代对档案工作的必然要求
首先,近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档案馆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不断的提升,这为我国档案馆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2]。其次,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各级党委政府以及社会组织机构对于档案工作给予了充分的重视以及大力的支持。另外,近年来我国一直倡导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想,这也成了全国人民的普遍夙愿,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必须大力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爱国主义精神,以此来促使全国人民团结一致、万众一心而共同奋斗。
(2)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档案工作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
不断创新是一个行业不断发展前行的动力与源泉,对于档案工作也是如此,而创新的核心在于要根据当前的形式与时俱进。档案工作应当继承传统、转变观念、推陈出新,不断改变原有的工作方式,为自身注入新鲜的血液与活力,也使得自身工作在新时代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而将档案馆建设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正好顺应时代的发展,同时也可以使我国的档案建设工作永葆青春。
(3)融入爱国主义教育是档案工作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中的重要体现
档案馆中保存了各个历史时期的档案资料,其内容也极其丰富,涉及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等各个领域。这些档案资料是我国的历史文化瑰宝,其很多内容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档案馆可以借助爱国主义教育为窗口,分模块与篇章向广大人民进行展览,让群众们在观看以及阅览的过程中不断激发自身的自豪感……在这个过程中,群众得到了知识的增长与情操的陶冶,而档案馆也在潜移默化中完成对群众的爱国主义教育,这也符合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要求。
二、强化对建设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作的基础建设
(1)加强硬件设施方面的建设----从藏为主走向藏展兼顾
基础设施的完善对于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工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也是基地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与前提,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着手。首先,政府相关部门应当给予有力的支持,进而通过改建、扩建等方式建立起新时代的新型档案馆,进而为更好的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工作提供基础[3];其次,档案馆的工作开展应该顺应群众的习惯与要求,例如利用新媒体等视觉化设备将档案资料更加完美的呈现出来,以达到最佳效果。
以浙江省档案馆为例,初建于1965年,老馆为1983年迁建至曙光路45号,原有馆舍仅5000余方,虽多次改扩建已无法适应新时代档案工作要求。2009年浙江省政府选址杭州城西丰潭路建设新馆,随将以现代公共档案馆形式与全民见面、对话、共生[4]。
(2)不断丰富档馆藏文献资源----从政务拓展到全民
首先,在不断丰富档案馆资料之前应该加强对现有资料的保护,避免因保存不当而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其次,应该不断扩大馆藏资源的范围,除了保持日常接受原有档案之外,还应该将当地的一些民俗文化以及风土人情等囊括进来,以此为档案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工作提供丰富的资料与素材。如浙江省档案馆新增“杰出人才”、“浙江方言”、“记忆浙江”、“档案故事”等板块,既丰富了馆藏,又拉近了与广大市民群众的距离,大大增加了档案的可读性与公众参与感。
(3)建立完善有效的管理机制—-从封闭走向开放
要想建设成新时代下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档案馆在工作管理方面就必须朝着制度化、规范化的方向去发展。首先,档案资料的审核、移交、展览、巡讲等环节都必须制定严格的标准与计划;其次,对于档案馆各项工作的执行必须严格要求,不能出现尸位素餐、蒙混过关等等现象;另外,健全的监控机制对于工作计划的实施与落地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这也能为档案馆工作的制度化与规范化提供基础性保证。浙江省档案馆新馆在满足基本的档案保管、维护、整理等功能基础上,强化档案查阅、档案展示、档案教育等现代公共档案服务。打破原有封闭型的管理模式,大力拓展对外服务功能。总之,只有在完善而有效的管理机制下,档案馆的爱国主义教育工作才能够得到顺利的开展。
三、突显档案馆在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作方面的表现
(1)展现地域特色,突显丰厚的文化底蕴
档案馆的爱国主义教育受众主要是当地群众,故其展览内容应当充分体现出当地特色。我国本身就是一个历史悠久且底蕴深厚的古国,每一个地域的人民都曾在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如浙江省档案馆“难忘浙江事”展览以点带面地勾勒出浙江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近180年间的风云激荡、沧桑巨变,展示了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浙江成为中国革命红船的起航地、改革开放的先行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萌发地的伟大实践。
(2)紧扣社会热点,不断提高其影响范围
社会热点也是人民群众所关注的问题,其中很多内容与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将社会热点问题融入到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工作中不仅有助于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也可以极大地激发群众的积极性。一方面,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应该以政府党委的中心工作为指导,围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重点、焦点,切实并及时地举办出高水平且高质量的爱国主义展览。如浙江省档案馆“大写浙江人”展览重点展示124位对浙江经济、社会、思想、文化发展有重要影响的杰出代表人物,成为当地历史名人和现当代优秀人物事迹的重要展示平台。
(3)加强交流合作,提高自身的整体实力
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工作需要不断改进,其中少不了与外界的交流与合作。首先,档案馆应该加强与当地机关及学校的交流,开展长期合作关系,定期举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其次,不断加强各档案馆之间的交流,各馆之间相互合作,以达到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目的;另外,各档案馆还应该注重境外学习与交流,充分借鉴其他国家的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工作,从中汲取经验并探索出适合自己的新型展览教育方式,以充分扩大爱国主义的教育效果。如浙江省档案馆“走进档案”展览首次引入“档案博物”概念,通过档案载体从甲骨文到电子文档的演变历程,向人们呈现了中国档案事业的发展简史。
结语:
综上所述,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时代赋予档案馆的责任,同时也是其自身不断发展的要求。档案馆中收藏着大量丰富的档案资源,其本身与我国的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通过爱国主义教育的方式正好将其紧密结合,同时也为新时代下的档案工作注入新活力。以上皆为笔者的个人浅见,在档案馆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方面还有很多更好的方法与观点需要相关工作者在实践中不断去发现、去创新。
参考文献
[1] 陈丽丽. 新时代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新方案设计研究——以吉林地区为例[J].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2):62-63.
[2] 王贞, 刘立. 《国家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作规范》解读[J]. 中国档案, 2019(8):34-35.
[3] 张琦, 王英玮. 《国家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作规范》内容及存在问题探讨[J]. 北京档案, 2019(5):21-26.
[4] 李侃, 倪铮亮. 档案的解密—以浙江省档案馆新馆为例阐述现代档案馆建筑理念的变革[J]. 浙江建筑, 2012(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