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学生们由于年龄较幼小,心理难以达到较成熟的状态,因此如何与小学生们进行有效的沟通是班主任面临的一个重难点。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不能将日常对待成年人的方式生搬硬套至与学生关系的处理中,否则会适得其反,不利于创造良好的班级氛围。教师与学生间的关系影响着班级的整体气氛,而班级的气氛好坏直接作用于各科教师的教学结果,如果没有和谐的师生关系,班级管理工作将无从谈起。作为班级的直接管理者,班主任必须要以身作则、公平公正、温和耐心、张弛有度,与学生打成一片,真正融入班级之中。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小学生;班级管理;和谐关系;师生关系
一、引言
除了在学校的师生关系,班级管理工作还对学生家长和班主任的关系提出了要求,作为学生的父母,家长往往也非常关注学生在学校的情况,近年来学生家长和教师之间发生的冲突事件越来越引起舆论的关注,而这些事情往往便是由师生间的冲突延伸升级导致,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规避此类事件的发生。
二、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现存问题
(一)关系疏远
小学生们还未真正踏入过社会,还处在家庭的羽翼之下,且由于年龄造成的生理限制,许多事情从心理和生理上都难以独立完成,尤其需要成年人的帮助,而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直接管理者,尤其应该注意这类情况。
但目前在很多小学班级中,师生关系比较疏离,很多班主任仍然抱着“应试教育”的心态,将学生的主课成绩放在首位,“唯分数论”的现象仍然比较普遍,让学生对教师存在较大的畏惧心理。
(二)有失公平
小学生由于年龄的幼小,自控力还不强,由于家庭氛围以及先天遗传等因素,有的学生个性温和乖巧,但有的学生却比较调皮冲动,为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带来了困难。部分班主任对于“乖学生”和“坏学生”态度天壤之别,对于“坏学生”先入为主地判断他们的责任,大声指责,在他们向教师寻求帮助时态度粗暴,导致学生的“畏师”心理,与教师关系疏远;同时因为教师的不公平,还会影响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造成班级的不和谐。
(三)缺乏责任感
班主任往往还担任学生的某一主要科目的授课工作,因此班主任还要将大量的时间精力放在备课上,对于班级的管理工作的投入,很多时候取决于班主任的责任感,如果班主任缺乏责任感,则会缺乏对于班级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很多时候对于学生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对于学生的提问或求助采取敷衍搪塞的态度,而不是深入学生之中,真正尽到班主任的职责。
三、小学班主任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方法
班主任对比普通的科任教师来说,最大的不同在于还要负责班级日常事务的管理,帮助学生在课堂内外更好地成长。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关乎班级事项能否正常开展,还影响着所有学科的教学成果。而对于心智尚不成熟的小学生来说,教师的一举一动都对他们有着巨大的影响,因此班主任需要时刻注意自己在班级的言行,以身作则,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要公平地对待学生们,不偏不倚,互相尊重,避免影响教师与学生间、学生与学生间的关系;要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正向引导学生的思维;面对困难要迎难而上,积极进取。
(一)把握学生心理特点
俗话说“对症下药”,只有掌握了症结才能有效地医治,而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同样如此,只有了解了症结所在,才能构建和谐的班级关系。而把握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才能了解“症结”,从而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倘若不注重学生的心理,班主任很难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使得班级管理混乱。
小学生在经历幼儿园的学习生活后,对于同学关系、师生关系会有一个浅显的概念,并且有了一定的自我意识,在步入小学阶段,经历了系统的学习后,独立性逐步提高,但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控制力仍然较弱,上课走神是非常普遍的事情,有的学生甚至通过一些违反课堂规定的方式吸引教师注意,扰乱课堂秩序;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自控力逐步得到提升,但随着前几年的学习,其兴趣点逐步明显,很容易出现“偏科”的情况,不利于其整体发展。作为班主任,在面对这些不同的情况时,不能简单地通过惩罚、批评这种粗暴的“一刀切”方式来解决,而是要进行深入地分析,了解造成这些结果的原因,对症下药,让班级管理工作可以有序高效的展开。
(二)保持尊重的心态
尽管拥有班级的整体管理权,但是班主任并不是学生的“上帝”,班主任和学生的身份是平等的。班主任不能保持高高在上的姿态,每个学生都是拥有独立人格的个体,要以朋友、家人的心态来面对学生,打破师生间的壁垒,从而取得更好的交流结果。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与兴趣点,作为班主任,应该最终学生的个性和兴趣,而不是为了方便管理或者取得高分而扼杀他们的特性。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在不影响学生学习的情况下,班主任应鼓励学生拓展自己的兴趣爱好,让学生们发挥所长,如鼓励爱好书法绘画的学生负责班级黑板报编制工作;在课余时间举行体育比赛让爱好运动的同学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让爱好写作的同学参与班级宣传工作……让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同时也能体会到作为管理者遇到的困难,加强对教师的同理心,更有利于和谐关系的构建。
(三)宽柔并济
作为班主任,必须要尊重学生,但这并不意味着放纵。小学生因为年纪问题,有些必要的价值观还未完全形成,难以抵御一些诱惑,导致误入歧途的恶果。在面对这些情况时,班主任必须宽柔并济,在必要的方面对学生严格要求,对会造成严重后果的事情,如安全问题、暴力问题等提出严厉的批评并作出相应的处罚,以免学生再度犯下类似的错误。
四、结束语
和谐的班级关系,不仅有利于班级的管理,还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健康,班主任的管理工作非一蹴而就,而是要不断探索,因材施教,选择最合适的方式,帮助学生的成长,为他们的日后学习发展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丁雪.论小学班主任管理过程中如何与学生构建和谐关系[J].课程教育研究,2019(36):198.
[2]曲维菁.如何构建小学班主任与学生的和谐关系[J].华夏教师,2019(23):83-84.
[3]全峥.探析小学班主任管理过程中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J].华夏教师,2019(15):79.
[4]黄雪兰. 浅谈小学班主任管理过程中如何构建与学生的和谐关系[C]. .教育理论研究(第六辑).: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