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出血的观察及护理特点

发表时间:2020/6/2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2月3期   作者:马瑞
[导读] 急性脑出血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具有病情重、变化快、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
马瑞  
(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白水卫生院;甘肃平凉744029)
【摘要】急性脑出血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具有病情重、变化快、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本文通过21例急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表现,总结了急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观察特点、护理特点及体会,经过全面、精心的治疗和护理,明显提高了急性脑出血患者的治愈率,降低了急性脑出血患者的死亡率。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是治疗急性脑出血的关键。
【关键词】急性脑出血;观察;护理
 
脑出血是指原发性脑实质出血,占全部脑卒中的10%~30%,高血压性脑出血是非创伤性颅内出血最常见的病因[1]。脑出血多在白天发病,如情绪激动,活动过度,酒后或排便用力时,血压突然急骤升高,致脑血管破裂大出血而发病。脑出血急性期具有病死率高、致残率高、并发症多等特点,死亡率高达20%~40%,其中约40%患者在发病后48h内死亡。多数发生在大脑半球,少数在脑干和小脑。近年来随着检测技术的提高和高血压的有效控制,使该病死亡率呈下降趋势,但致残率高。
  1临床资料
资料来源于平凉市医院内科收治的21例急性脑出血患者,基本信息如下:
发病年龄分析:其中男12例,女9例,年龄27~74岁,平均62.3岁。
出血部位分析:其中脑室出血6例,丘脑出血3例,脑桥出血3例,未分类9例。
诱因和伴随疾病分析:有高血压15例,意识障碍12例,发热13例,尿失禁或尿潴溜11例,消化道大出血8例。
本组患者治愈好转18例,占85.7%;未愈3例,占14.3%。
  2临床观察
   2.1意识变化的观察
凡能影响大脑功能的疾病,皆会引起不同程度的意识改变。意识反映了大脑皮质和脑干的功能状态,是分析病情进展的重要指证。正常人意识清醒,反应敏锐、精确,思维合理,语言清楚,表达能力正常。脑出血患者就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病情变化迅速且不易被发现,我们必须具备丰富的专科护理知识和过硬的技术,认真细致观察患者病情,如能早期发现,及时处理可挽救生命,避免死亡。
脑出血患者多死于脑疝。在治疗过程中发现有4例小脑幕裂孔疝,典型的临床表现是在颅内压增高的基础上,出现进行性意识障碍,患侧瞳孔最初有短暂的缩小,以后逐渐散大,直接或间接对光反射消失。而有3例枕骨大孔疝很快进人了昏迷状态。
2.2血压变化的观察
   急性脑出血患者的血压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脑功能,脑出血病人的原发病大多是高血压、动脉硬化。本组病例有高血压史和入院时血压升高者15例,其血压多在21.33~36.67/13.33~16kpa左右,我们应每十五分钟去观察病人的血压变化情况,在测量血压之前应嘱病人休息20~30分钟,以缓解病人的紧张情绪,防止影响血压值。询问病人有无不适,并观察病人的面部表情等。因此治疗时我们除积极治疗原发病外,还要不失时机地预防和治疗并发症,本组患者血压升高伴有脉搏、呼吸减慢的有4例,提示有脑干损伤;血压下降者有3例,提示有延髓功能衰竭,一般把这类患者的血压控制在17.29~18.62/11.97~12.64kpa,若发现血压过高或过低均应及时报告医生,做相应的处理。
2.3脉搏变化的观察
脉搏可反映心功能情况,测量脉搏可在短时间内获得病人的全身状态、循环系统功能状态等方面的资料。我们在给5例患者翻身后,病人自述不适,经检查我们发现病人的脉搏每分钟增加了20次左右,这说明他们有心功能不全,我们立即做了床旁心电图。还有3例患者的脉搏由缓慢充实变为快而弱,并伴有血压下降,提示心功能失代偿,我们准备好强心剂,并及时通知医生进行抢救。
  2.4呼吸变化的观察
  在安静状态下正常人的呼吸频率为16~20次/分,正常呼吸表现为节律规则,均匀无声,不费力,而急性脑出血病人的呼吸不同,由于脑出血压迫呼吸中枢可使呼吸节律和深浅度发生改变。因此严密观察病人呼吸的速率、深浅度及节律的改变就非常重要,它可估计出血部位,为医生提供有价值的诊治意见。

  2.5瞳孔变化的观察
脑血管病患者在急性期常出现瞳孔改变。其中有表现为双侧瞳孔不对称的,双侧瞳孔缩小的,双侧瞳孔散大的,这些改变是不同部位病变在瞳孔上的反映。,所以,当出现瞳孔不对称时,应鉴别瞳孔小的一侧是病变侧,还是大的一侧是病变侧。 
  3.1体位的护理
急性期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发病24~48小时内避免搬动病人,病人侧卧位,头部稍抬高,以免颅内静脉回流,从而减轻脑水肿。脑出血患者多有呕吐,误吸易造成窒息,严重者可窒息死亡,同时缺氧又加重脑水肿。因此,保持呼吸道通畅是一切治疗的基础,当病情稳定后,要经常变换体位,以左、右侧卧及平卧相结合,平卧时间要短,因侧卧位能减少因舌后坠而堵塞呼吸道,并有减少吸入性肺炎的危险。
  3.2粘膜及皮肤的护理
  对昏迷患者眼不能闭合,采用1%氯霉素眼药水点眼2次/d,并用生理盐水湿纱布遮盖双眼以防止角膜受损;用3%硼酸液清洗口腔2次/d,口唇涂甘油以防止发生口腔炎及口腔溃疡;皮肤护理采用整床海绵垫,骨突部位每日用50%红花紫草酒精按摩2次,并涂滑石粉,每2h翻身一次,翻身后用小块海绵垫于患者腰下和骨突部位,以免发生局部组织受压。本组4例患者采用以上措施均未发生角膜炎、口腔炎及褥疮,效果良好。
  3.3饮食护理
急性脑出血病人在发病24小时之内禁食,24小时后如病情平稳可行鼻饲流质饮食。每次鼻饲前应抽吸胃液观察有无颜色改变,如发现胃液呈咖啡色,应高度重视并进行处理。同时鼻饲液体温度不宜超过30°c为宜,每日总热量8368kj,保证足够蛋白,维生素的摄入。根据尿量调节液体及电解质,保持体液及电解质平衡。每日控制1500 ml左右,注意静滴速度。意识清醒后如无吞咽困难,可撤掉胃管,酌情给予易吞咽饮食。
  3.4呼吸道的护理
  本病多有缺氧、呼吸不规则和呼吸分泌物增多等。我们应采取持续低流量吸氧,及时清除口腔内呕吐物及气管分泌物,吸痰管一般经鼻腔插入15~20cm,经口腔插入10~15cm,每次吸痰约10s,一次换一根吸痰管,如痰液黏稠不易咳出,可经口腔滴入痰稀释剂2~5ml(100ml生理盐水中加入α-糜蛋白酶10ml、庆大霉素4万u),使痰稀释后再吸出。本组有5例患者采用上述方法,保证了呼吸道通畅,改善了肺功能,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避免了气管切开。
3.5尿潴溜和尿失禁的护理
针对尿潴留和尿失禁这些病人我们采用了留置尿管术,尿管留置后每天用0.02%呋喃西啉液冲洗膀胱和清洗尿道口2次,每周更换尿管一次,定期做尿液检查。给11例脑出血患者采用了留置尿管,最短7天,最长达180天,经坚持上述方式进行泌尿道护理,无一例发生尿路感染。                                                  
4讨论
通过对21例急性脑出血病人的观察和护理,我们有如下几点体会:
4.1要加强准患者自我防范意识
如前所述,我们所收集到的21例急性脑出血病人的平均年龄为62.3岁,说明60岁以上的老年人是脑卒中的高危人群,可以说他们是急性脑出血的准患者,要做到防患于未然,就要做好老年人群的医疗保健宣传工作,可以从根本上减少急性脑出血的发病率。
4.2密切治疗与护理的衔接
护理康复不是万能的,更不是唯一的,急性脑出血的治愈,主要依靠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当然,医嘱要靠护理工作来实现,因此,治疗和护理要密切配合,紧密协作,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维治.神经病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45-146.
    [2]朱爱珍.501例脑出血的护理体会[J].实用护理杂志,1996,12(7):3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